牧靈與靈修

启示录 第9章 概览

上图:蝗虫。

上图:蝗虫。

上图:蝎子。

上图:蝎子。

上图:被称为Apollo of Kassel的一系列阿波罗大理石像的罗马版本,1721被挖掘于意大利Paola湖附近的多米田别墅,现存于德国Kassel的Wilhelmshöhe城堡博物馆。原型是主前450年左右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Phidias)雕刻的雅典卫城蝗虫阿波罗(Apollo Parnopios Παρνόπιος)铜像,被第1-2世纪多米田时代的罗马人复制,有20多个已知的版本。启示录时代的罗马皇帝多米田热衷于崇拜阿波罗,自命是阿波罗的化身,还按蝗虫阿波罗的像铸造了硬币。阿波罗的称号Parnopios(Παρνόπιος,Parnopius )源于 πάρνοψ,意思是蝗虫之主、蝗虫杀手。

上图:被称为Apollo of Kassel的一系列阿波罗大理石像的罗马版本,1721被挖掘于意大利Paola湖附近的多米田别墅,现存于德国Kassel的Wilhelmshöhe城堡博物馆。原型是主前450年左右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Phidias)雕刻的雅典卫城蝗虫阿波罗(Apollo Parnopios Παρνόπιος)铜像,被第1-2世纪多米田时代的罗马人复制,有20多个已知的版本。启示录时代的罗马皇帝多米田热衷于崇拜阿波罗,自命是阿波罗的化身,还按蝗虫阿波罗的像铸造了硬币。阿波罗的称号Parnopios(Παρνόπιος,Parnopius )源于 πάρνοψ,意思是蝗虫之主、蝗虫杀手。

本章显然分为两段:前段(9:1-12)是描述吹过第五个号后所发生的灾祸,也就是飞鹰所宣布的第一个灾祸;后段(9:13-21)是描述吹过第六个号后所发生的灾祸,也就是飞鹰所宣布的第二个灾祸。这两段内的灾祸,彼此有好多相似之处,不过,其间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即是:前者是直接困扰人的心灵,后者则是治死人的肉身。这两段内的灾难,虽然具有浓厚的末世色彩,可是仍是警戒罚,就是说:上帝降这些惩罚的目的,是叫世人回头改过,免受永罚(20、21节),参阅以赛亚书55:6、7等处。在吹过第五个号角之后,约翰看见“一个星从天落到地上”:无疑地,这颗星即是指一位天使,一位违抗上帝命令的天使。以星指天使的比喻,虽然也常见于启示文体的文学中,可是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耶稣所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那句话(路加福音10:18)。我们以为约翰在此是暗示主的这句话,并且还敢进一步说:这颗星也就是11节所记的那个名叫亚巴顿的深渊使者,也就是12:7-9所记的那条为圣米迦勒所摔到地上的大龙。参阅以赛亚书14:12-15。“有无底坑的钥匙赐给它”:按犹太人的思想,“无底坑”是在地下,内中充满了烈火和恶鬼;由深渊到地面有一洞穴,洞穴口有一盖,这个盖通常锁着,钥匙存在上帝手中,如无上帝的特许,谁也不能开启(9:1,20:1-3)。这位由天上堕下的恶天使领了深渊的钥匙之后所有的作为,与20:1-3所记的那位由天降下的好天使的作为,正是相反;好天使领了深渊的钥匙,是为把大龙制服关闭它在深渊之内;恶天使却把深渊启开,使恶鬼出来,弥漫全地,来苦害人类。按此处的记载,恶魔一开启了深渊的洞穴,则有浓烟冒出,使太阳和天空顿时黑暗(出埃及记19:18),随烟飞出无数的蝗虫,弥满了大地。这些蝗虫所带来的灾害与真实的蝗虫恰恰相反:通常直接遭受蝗虫灾害的是青草和树木,但它们却领命不许损害一草一木,只是伤害那些在额上没有上帝印号的人;通常蝗虫的可怕处是它们的口;但这些蝗虫的可怕处,是它们的尾,如同蝎子一样,只能使人痛苦,却不能使人死亡。这些受难的人,因难于忍受这些蝗虫螫伤的痛苦,直想求死,却不得死(约伯记3:21;路加福音23:30;传道书4:2、3)。这些痛苦,虽然我们不否认能是指示肉身的痛苦,可是我们以为特别是指示心灵上的痛苦(约翰福音8:3)。由此可见,恶人们受良心的责备,心灵显得多么不宁;而忠实的基督徒显得如何心安神乐。这些蝗虫为害的时期只是“五个月”(5);关于这“五个月”的讲法,学者们的意见纷纭不一,莫衷一是。我们以为“五”为“十”之半数,只指示一段比较短的时间。以上所述(1-6),可说是先见者描述这些奇怪的蝗虫所有的能力;以下(7-11)是先见者描述这些蝗虫的形状。约翰对这些蝗虫的描述,与约珥书2:4-6颇为相似:“有一队蝗虫(原文是民)又强盛又无数,侵犯我的地;它的牙齿如狮子的牙齿,大牙如母狮的大牙(约珥书1:6)“蝗虫的形状,好像预备出战的马一样,头上戴的好像金冠冕,脸面好像男人的脸面”。此外,约翰在这些蝗虫身上所加的一些成分,似乎都含有一种寓意,譬如:它们的头上所戴的那顶“像金冠冕”,可能是表示它们是胜利者;它们的“好像男人的脸面”,是指明它们具有理性,因为它们原来是恶天使;它们长长的头发,“头发像女人的头发”,是表明它们的粗野和凶暴;“胸前有甲,好像铁”,是指示它们的凶残的心;“它们翅膀的声音,好像许多车马奔跑上阵的声音”,是指示世人所要受的恐怖;古来犹太人在战争时,所最怕的武器,即是战车;几时他们一听到埃及、亚述、巴比伦等国的战车响声,无不惊惶失措,胆颤心惊。其实蝗虫本无君王(箴言30:27),可是此处所记的蝗虫,却有一个君王,即是深渊的使者(见前),他的名字叫做“亚巴顿”,即“毁灭者”之意,藉以表示它们的本性。约翰在此又以希腊文称此君王为“亚玻伦”,这名字与当时罗马人和希腊人所最恭敬的神阿波罗的名字颇为近似,看来约翰在此似乎含有讽刺之意。统观以上所述,可下结论说:这些奇怪的蝗虫无疑的是指示魔鬼,它们不仅苦害人的肉身,而更困扰人的心灵。

当第六个号吹过之后,遂发生了那只飞鹰所宣布的第二种灾祸。这一灾祸就是信徒们祈祷的结果(见6:9、10,8:3并注)。“从上帝面前金坛的四角出来”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上帝垂允了他们的恳求的表示。这个具有权威的声音,是由一位天使(圣米迦勒?)或是由基督发出的,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个具有权威的声音吩咐了第六位持着号角的天使,“把那捆绑在幼发拉底大河的四个使者释放了”,这四位天使,好似与7:1所记的那四位“执掌地上四方的风”的天使相同,都是毁灭的天使(参阅出埃及记11:4、12、29),是等候上帝的命令来惩罚世上的罪人的好天使。可是为什么在此记述这四位天使是被捆在幼发拉的大河河畔呢?由以色列民的历史,我们知道,攻打圣地的军队大半都是从幼发拉的河那边而来:昔日是亚述和巴比伦的军队常由那里进袭,今日是帕提亚的军队雄踞该处,虎视罗马大帝国,因为我们由罗马史家的著作中得知,帕提亚民族称雄该处达三百余年之久,连罗马人也感到不安。约翰可能即以这些历史作背景,提出了幼发拉的河,作为军队进袭的出发地(16:12)。

上图:主后117年的罗马帝国疆域。幼发拉底河位于以色列的东方、罗马帝国的东部边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流入波斯湾。幼发拉底河的东方是当时罗马帝国最大的强敌帕提亚安息帝国。

上图:主后117年的罗马帝国疆域。幼发拉底河位于以色列的东方、罗马帝国的东部边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流入波斯湾。幼发拉底河的东方是当时罗马帝国最大的强敌帕提亚安息帝国。

上图:帕提亚回马箭(Parthian Shot),又称安息回马箭,是一种由帕提亚人所发扬光大的弓骑兵战术。帕提亚人善于骑射,弓骑兵是安息帝国军中的主力。当年安息弓骑兵作战时广泛采用一种战术:于战场上佯作(或实际)撤退,引诱敌人(通常为骑兵)追赶。当敌人追至近身时,突然转身向身后的敌人发箭。由于距离较近,无须高超射术即可重创敌方。帕提亚人利用这一战术,在主前53年的卡莱战役(Battle of Carrhae)中战胜了罗马帝国。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马镫,骑手完全倚靠腿部的压力来引导马,所以这种战术需要精湛的马术技巧,后来主要在游牧民族的弓骑兵中普及。

上图:帕提亚回马箭(Parthian Shot),又称安息回马箭,是一种由帕提亚人所发扬光大的弓骑兵战术。帕提亚人善于骑射,弓骑兵是安息帝国军中的主力。当年安息弓骑兵作战时广泛采用一种战术:于战场上佯作(或实际)撤退,引诱敌人(通常为骑兵)追赶。当敌人追至近身时,突然转身向身后的敌人发箭。由于距离较近,无须高超射术即可重创敌方。帕提亚人利用这一战术,在主前53年的卡莱战役(Battle of Carrhae)中战胜了罗马帝国。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马镫,骑手完全倚靠腿部的压力来引导马,所以这种战术需要精湛的马术技巧,后来主要在游牧民族的弓骑兵中普及。

按以诺书56:5和叙译本以斯拉德四书亦有此种记载。由15节以后开始叙述那四位天使被解开之后所发生的结果。约翰在第15节中,不但说明这一灾祸有其发生的固定时间,并且也说明这一灾祸比开启了“七个印”之后所发生的灾祸还要厉害。可是这一灾祸无论怎样厉害,但还不是最后的惩罚,在他们手下所控制的马队也得了解放,数目共有“二万万”。这一数字可能即是当时罗马人所知道的普世人类的总数;可是这一数字远不能与成亿成兆的天使数目相比(5:11;但以理书7:10)。17-19三节是约翰对他所看见的马队的描述;关于马的描述,有些相似上段所记的蝗虫;由这一描述,谁也可以看出这批马队并不是属于此世的,而是属于下界的,换句话说,就是从地狱中所冲出来的。因为骑士“胸前有甲如火,与紫玛瑙并硫磺”和由马口所射出的“火、有烟、有硫磺”,就是地狱中所有的三种原料;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约翰有意藉此可怕的异像,来警告世人:这属地狱的马队带着地狱的困苦与黑暗来到了世上,着彼等从速回头改。19节前半句:“这马的能力是在口里和尾巴上”。我们可以籍18节的描述得以明了指的是什么;可是后半句:“因这尾巴像蛇,并且有头用以害人。”此语究何所指,不得而知。色尔福(Cerfaux)注释到这里曾写说:“我们应当放弃任何的好奇心……因为启示录并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这种好奇心,这部圣书是要我们观察上帝的义怒将怎样惩罚崇拜偶像的恶习和与此恶习常伴随的淫乱之后,好能按上帝儿子的地位去生活度日。”关于20节,请参阅以赛亚书17:8;耶利米书1:16;但以理书5:4、23;诗篇115:4,此节暗示上帝十诫中的第一诫;21节则是指第六、第七与第八诫,参阅出埃及记19-20;申命记5:1-11。此处“邪术”一词,并非只指普通的巫术,而是指与淫猥崇拜有关的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