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 第16章 概览
上帝烈怒的碗
- 16:1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圣所里出来,向那七位天使说:“你们去,把盛着上帝烈怒的七碗倾倒在地上。”
- 16:2 第一位天使去,把碗倾倒在地上,就有又臭又毒的疮生在那些有兽的印记和拜兽像的人身上。
- 16:3 第二位天使把碗倾倒在海里,海就变成像死人的血一样,海里所有的活物都死了。
- 16:4 第三位天使把碗倾倒在河流和水源里,水就变成血了。
- 16:5 我听见掌管众水的天使说:“昔在、今在的圣者啊,你做的判断公义;
- 16:6 因他们曾流过圣徒与先知的血,现在你给他们血喝,这是他们该受的。”
- 16:7 我又听见祭坛中有声音说:“是的,主—全能的上帝啊,你的判断又真实又公义!”
- 16:8 第四位天使把碗倾倒在太阳上,使太阳可用火烤人。
- 16:9 人被炎热所烤,就亵渎那有权掌管这些灾难的上帝的名,他们没有悔改,也没有把荣耀归给上帝。
- 16:10 第五位天使把碗倾倒在兽的座位上,兽的国就变成黑暗。人因疼痛而咬自己的舌头;
- 16:11 又因所受的疼痛和生的疮,就亵渎天上的上帝,也没有为他们的行为悔改。
- 16:12 第六位天使把碗倾倒在大幼发拉底河上,河水就干了,为要给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
为容易明了本章的注释,必须先参阅8章要义中有关几个“七组”之间相同与不相同的论述。此处所要讨论的只是有关“七号组”与“七碗组”之间所有的相似与不相似之处:关于不相似之处,已详见前章的要义和注释。为明了起见,今再扼要重述:“七号组”是指上帝惩罚全世界,“七碗组”是指惩罚敌基督的国。这两大“七组”相似之处,是因为这两大“七组”内所记述的灾祸,大都取材于埃及的十大灾祸。今分别来说:“七号组”中的第二位天使吹号角后,海洋中三分之一的水变成了血,海洋中三分之一的活物也都死去:这正与“七碗组”中的第二和第三位天使倾碗后所发生的灾祸相似。第四位天使吹号角后,发生了黑暗:这正与第四和第五位天使倾碗后,使太阳发生变化,使兽的王国变成了黑暗相似(请对比8:7-11和16:3-10)。第七位天使吹号角后所发生的事,显示上帝对恶人的审判和惩罚:这正与第七位天使倾碗后,巴比伦恶城所受上帝的惩罚相似(参照11:15-18和16:17-21,并参照6:12-27解开第六印后所发生的事)。“我听见有大声音从殿中出来”,这声音似乎是上帝的声音,因为是由天上的圣殿里发出来的;但也有些经学家认为是一位天使的声音,或者是四活物中之一的声音。无论是谁的声音,与本节的要义无关。第一位天使把碗倾倒后,发生的灾祸,是“恶而且毒的疮”。关于此灾祸,应注意以下四点:
- (一)此灾祸与埃及第六灾相似(出埃及记9:8-12;申命记28:35)。
- (二)这灾祸只危害“那些有兽印记、拜兽像的人身上”;信徒却得上帝保护免祸。
- (三)这七种灾祸就如由吹七号角所发生的灾祸一样,不仅是为惩罚,也是为警醒恶人回头改过(参阅9:20、21,16:11、21),只可惜恶人没有回头!哈顿(Hadorn)写说:“惩罚多次反而叫人更顽固;使人心中感到更酸苦,更高傲自大;人多次因所受的惩罚,更加抗拒上帝的教训,而拒绝承认上帝的公义。”
- (四)这种灾祸不一定只是指形体的痛苦,也能是指精神的苦楚,如9:7-12所记述的灾祸(1,2)。
第二和第三位天使倾倒了他们的碗后,海水、河水与泉水都变成了血。这灾祸不但与吹第二和第三号角后所发生的灾祸相似,也是埃及第一灾的重演(出埃及记7:14-25)。在第三个碗倒后,约翰听见了两个声音:一是掌管诸水的天使的声音,一是祭坛发出的声音;这个插曲将“七碗组”分裂为二(3与4);不过在第六碗以后,按照本书各组的体例,仍有一个插曲,参阅6章要义。按犹太人的信仰,上帝是藉着天使管理一切万物,圣教会也信这个道理,教父如敖黎革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人也阐明了这端道理的意义。在本书内除了掌管诸水的天使外,还提及掌管风(7:1、2)和火的天使(14:18)。掌管诸水的天使在此,一方面赞颂上帝的圣善,有如11:7,另一方面称颂上帝的公义。恶人受“喝血”的惩罚,是按照旧约的“报复律”(所罗门智训11:5-9等)。因为他们曾“流圣徒与先知的血”(这话似乎是指旧约和新约时代的殉道的圣人),所以一到上帝替义人伸冤的日子,给那些倾流义人血的恶人血喝,是理所当然的。此外约翰又听见“祭坛”说话的声音,这似乎是指在天上祭坛前崇拜上帝的圣人们的声音(参阅8:3、4)。他们是代表全体凯旋的圣教会,他们的意愿与天使的意愿全然相同:这原是第7节的普通讲法。但有些学者,有见约翰在此写“我又听见祭坛”,而未写为“我听见有声音出自祭坛那里”,因而认为祭坛说话的声音是基督的声音,因为祭坛是代表基督,基督为信友才是真实的祭坛,而另一方面也与圣保罗以基督为大祭司为中保的道理相合(参阅希伯来书13:20)。这说虽有它的根据与可能性,但仍以前说较为可取。倾倒第四和第五碗之后,发生的灾祸与吹第四号角后所发生的灾祸,并与埃及的第九灾相似(出埃及记10:21)。本来上帝愿意藉第四碗的灾祸,警醒世人改恶迁善,可是世人仍执迷不悟,不知悔改,不知光荣上帝,因此上帝才降下第五碗的灾祸。在此应注意:上帝此次直接惩罚巨兽的宝座,而使这巨兽的王国黑暗无光。所说“兽的座位”与“兽的国”无疑是指罗马城和罗马帝国。约翰要在17、18两章详细讲述的事,此处先下一伏笔。凯撒利亚德安德烈解释这一灾祸的原因说:罗马帝国因为失掉了公义的太阳,所以成了黑暗的(8-11)。12节为第六碗,为明白这节的意思,先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无疑地约翰有意描写一种复仇的战争;(二)在本书中提及战争共七次(6:4,9:13-21,14:11、20,16:12,17:16,19:17-21,20:7-9)。此处暗示这战争是由幼发拉的河以东,即由罗马帝国的劲敌帕提亚人而来;(三)帕提亚人在此只用为象征,约翰愿用这强悍的民族象征这一次战争的剧烈。今问这战争是否是指歌革和玛各的战争(20:7-15)?有些经学家(安德烈等)主张此说;但有不少的经学家认为是暗指17:16所描写的那十位君王攻击罗马的战争。此说似乎合乎作者的原意,因为这些君王,无论是怎样自满自足(以赛亚书10:5-7),毕竟是上帝所用的工具,上帝要藉着他们来惩治那大淫妇,即那异教渊薮的罗马。就如昔日上帝曾使红海干涸,引选民进入应许之地(出埃及记14张),将来也要使幼发拉底河干涸,引这些君王来攻打这座大淫城。
上图:古代巴比伦城的复原图,幼发拉底河穿城而过。旧约预言巴比伦的河流必将干涸,城会遭突袭(赛四十四27;四十五1-2;耶五十24、38;五十一30-3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围绕巴比伦,幼发拉底河穿城而过,把城一分为二,沿幼发拉底河而建的内层城墙安装了许多铜门,通往城内。波斯古列王围城期间,挖了一条水道,把河水引到从前尼托克里斯王后开凿的人工湖里,使幼发拉底河的水位降至大腿中部,波斯军队夜间从河道攻入巴比伦(但五30)。
- 16:13 我又看见三个污秽的灵,好像青蛙,从龙的口、兽的口和假先知的口中出来。
- 16:14 他们本是鬼魔的灵,施行奇事,到普天下众王那里去,召集他们在全能者上帝的大日子作战。
- 16:15 看哪,我来像贼一样。那警醒、穿着衣服的人有福了;他不至于赤身而行,给人看见他的羞耻。
- 16:16 于是,那三个鬼魔把众王聚集在希伯来话叫作哈米吉多顿的地方。
13-16节一段是第六和第七碗中间的插曲,也就是按照本书每一“七组”所固有的结构而写成的。这一插曲并非是独立的,而是上与第六碗,下与第七碗有密切的关联。这插曲的大意是说:除了那些由幼发拉底河以东进攻的君王外,还有其他的魔鬼的势力来参加这剧烈的战争。来参战的即那如青蛙的三个不洁之灵。这三个淫神,就形状来说,与吹第五号角后从深渊出来的蝗虫相似(9:1-12);就作为来说,正与14:6-10所载的那预报上帝审判的三位天使的作为相反;因为这三个淫神是为大龙服务,那三位天使却是给基督服务;这三个淫神出于地狱中的三位一体的龙、兽和假先知之口(13)!假先知无疑是指第二只巨兽,即由地下出来的巨兽而说的,参阅13:14并注及19:20,20:10。“他们本是鬼魔的灵,施行奇事”:他们既然为大龙服务,当然大龙要给他们行奇迹的能力,就如曾赐给了第二只巨兽的一样(13:13-15)。圣奥古斯丁说:青蛙有两个特性:一是无理取闹的喊叫,二是喜爱栖居于污泥之中。约翰以青蛙来状述这三个神,就是因为他们以虚伪的宣传,并以迷人的淫污来协助世上的君王。三个魔鬼为什么聚集世上的君王呢?有些学者说是为要攻打上帝的国,另有些学者说是为攻打大淫妇——罗马;我们认为:他们聚集的本意是为要攻打上帝的天国(17:12-14,19:17-21),可是上帝却用来惩治那大淫妇(17:16)。这种思想包括在他们“在上帝全能者的大日聚集争战”一句内,其意是说:待上帝预定要惩罚某国的时期一到,为满全自己的旨意,也叫恶人恶神来攻打他要惩罚的国度。这也是旧约诸先知的道理(见以赛亚书10:5-7、13-19等处)。地上君王所聚集的地方名叫“哈米吉多顿”。这一名字的本意是:米吉多。米吉多平原是自古以来有名的战场(民书记4章,5章;列王纪下9:27,23:29;历代志下35:22),因此约翰以米吉多(“哈米吉多顿”原是亚兰语的发音,米吉多是希伯来语的发音,参考约翰福音19:20)象征一处剧烈战争之地十分合宜。15节是吾主耶稣自己说的话,警告自己的门徒,要在这次战争中,时时醒寤祈祷,因为人子有如盗贼,在人不料想的时候来到(马太福音24:42、44);为此,只有警醒祈祷的信友,才能“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是说才能保持上帝的恩典,行善至死(3:4、5,19:8)。
- 16:17 第七位天使把碗倾倒在空中,就有大声音从圣所的宝座上出来,说:“成了!”
- 16:18 又有闪电、响声、雷轰、大地震,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这样大、这样厉害的地震。
- 16:19 那大城裂为三段,列国的城也都倒塌了。上帝记起了大巴比伦城,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递给她。
- 16:20 各海岛都逃避了,众山也不见了。
- 16:21 又有大冰雹从天掉落在人身上,每一个约重一他连得,以致人因冰雹的灾难而亵渎上帝,因为那灾难太大了。
上图:米吉多和耶斯列平原(耶斯列谷)的位置。米吉多城是所罗门重建的驻防城之一(王上九15),位于一个山岗上,山下的耶斯列平原自古就是天然的战场,周围环绕着拿撒勒山、他泊山、摩利亚山、基利波山和迦密山。以色列是古代世界的十字路口,而耶斯列平原是十字路口里的必经走廊,从埃及到大马士革的大路必须经过这里,是古代欧、亚、非各帝国彼此争战的必经之地。
17、18两节所描写的是倒第七碗后所发生的灾祸,即自然现象的错乱(8:5,11:19);在这灾祸中有些与埃及第七灾相似(出埃及记9:13-35)。19-21二三节是描写大巴比伦的灭亡惨状。从宝座那里发出的“大声音”,无疑是上帝的声音,他是人类的大主宰和历史的领导者,说出了一声“成了”。“成了”一语,按比较可取的解释,是指巴比伦(罗马)的灭亡,而不是指世界穷尽。其时巴比伦是敌基督的保垒,竟然灭亡了,将来那些代她而兴的任何敌基督的保垒,也要遭到同样的命运,最后也要轮到敌基督身上:就是那象征敌基督的两只巨兽也要被投入火坑内(19、20两章)。“巴比伦大城”按普通的解释,是指罗马:“分裂为三段”,是指此城的全部毁灭(参阅11:13并注)。当她盛极的时代,好像上帝忘却了她,可是现今上帝记起了她,叫她喝烈怒的酒,即是指上帝的愤怒要完全发泄在她身上。20节的“各海岛都逃避了,众山也不见了”一句,是指一切强盛的大帝国大京城都必趋于灭亡,变为沧海桑田(6:14,20:11;以西结束26:15、18)。21节所记的“每一个约重一他连得”,有些经学家认为约翰在此是暗示一件历史的事实,即耶路撒冷被罗马军队围困的时候(公元69-70年),罗马军队向城内投入的大石弹;这种解释有其可能性。
上图:扼守耶斯列平原的米吉多城遗址。哈米吉多顿大战可能将在山下的耶斯列平原进行。
上图:从米吉多城遗址可以远眺拿撒勒山。主耶稣从小就从北面的拿撒勒山上俯瞰这一片祂将来要指挥末日决战的平原。
神学释义
在注释内已说过,持着七个满盛上帝义怒碗的七位天使的异象,一方面是“七异象组”的第七个异象,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最后“七组”即“七碗组”的序幕。但约翰在描写这表示上帝严厉惩罚的七碗组以前,依照他写本书的体例,先描绘圣者的福乐,作为本组的序幕,见6:9-17,14:1-5。由所征引的三处经文,聪明的读者能推断15:1-4一段所记的一切,主要的是指凯旋的教会,但不敢说只是指凯旋的教会,因为约翰在启示录最末一部份描写教会决定性的胜利时,仍然将教会描写得有几分战争的色彩。约翰这样描写有两个缘故:(1)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坚固、安慰在世遭受敌基督的迫害的基督信徒;(2)因为按约翰的神学来说,就如“永远的生命”以信德和圣洗开始,而在升天后才得以完成,但同是一个生命;教会也仿佛如此,不论她是在世遭受迫害,或在天已与基督同奏凯旋,同是一个教会。虽然如此,谁也不敢否认15:1-4一段所描绘的,主要的是指凯旋的教会。约翰为使在现世受苦的信徒英勇作战对抗巨兽,并为振作他们的精神,就劝他们默想所要获得的永远胜利。
上帝的旧选民之所以得胜了仇敌,是因为上帝以“强有力的手和伸展的手臂”保护了他们,基督徒也要赖天父的助佑和羔羊的血战胜自己的仇敌。教会自起初就已以出离埃及为基督徒脱离魔鬼和罪恶的象征(哥林多前书10:1-13;希伯来书3章,4章等),如今在礼仪上仍然如此;为此那些信仰了基督,接受了圣洗的信友,尤其是现已在天——“与主同在”的信友,才真是歌唱“摩西和羔羊的歌”的得胜者。读者应注意“得胜者”这一称谓,在致七教会的公函内(2、3章)是指称基督的真实信徒。当有形的物质世界以绝大的威力迫害攻击他们时,他们始终忠于基督,爱慕天上的宝藏,不惜流血对抗到底,因为他们一向所期待的是“那有根基的”,有上帝为其“经营建造”的城市(希伯来书11:10),如今毕竟显出这些被视为“世上废物”的人实在是多么明智(所罗门智训3:1-8)。
如果我们细察一下“七碗组”所述的恶人所受的惩罚,上述的一切尤其显得如此。因为这惩罚是发自上天上帝的圣殿。由那里出来了七位天使,四活物之一交给了这七位天使满盛上帝义怒的七个碗(15:5-8)。就如人若想充份明白地上的事,最好先应明白几分天上的事;照样,人若不先略略明白永远是什么,也就不能完全明白时间和在时间内所有的人事变迁;就如一切受造物的生存是依赖上帝,为了基督的光荣而存在,同样一切受造物得以保存于世,使之各尽其职,也全是依赖上帝,为了基督的光荣;更何况父已将审判的全权交给了子,因为他是人子(约翰福音5:22)。启示录全书不断描写的,就是基督以父的名义和威权在时间内所执行的审判,以及在今世终结时所要执行的审判。“七碗组”内所描绘的审判,由一方面看来是更普遍,更具体的;可是由另一方面看来,这审判的步骤能说是由永远而进入时间,由时间而回到永远的。
但我们要承认,由在这一“七组”内所描述的上帝的审判推论:上帝不但是坐在宝座上的永恒的威权者,而且也是永生为王的至善者,是光照世人的真理。祸哉!那些一点也不顾及这永恒光照的人,尤其是那些轻视忽略这光照的人;祸哉!那些不愤慨反抗巨兽而与巨兽妥协,或放弃上帝,甚或反对上帝的人。
从前埃及人这样作了,受了罚,得了报应;日后凡效法埃及人固执于恶的,也必要受到同样的惩罚,因为上帝只有一个,他昨天怎样审判了人,今天和将来也要怎样审判。
16章全章所依据的就是这些真理;16章所述的,主要的虽是预言,但也是劝言,劝人回头改过。可叹世人仍没有悔改,因为他们爱黑暗甚于光明(约翰福音3:19,16:15-21)。但约翰仍尽他的先知任务,仍用基督的话劝告他们说:“看哪,我来像贼一样”(16:15)。
16章是劝言也是预言,与以前所有“七组”内所含的预言互相发挥补充。在这篇预言内最奇特的,就是那状如青蛙的三个不洁的魔鬼,他们与由幼发拉底河来的君王相联合。就道理方面来说,这些象征所表示的不外是:大龙不但在政治武力和假先知身上,得到了它的助手,而且也在邪淫和撒谎的邪恶的灵身上找到了它的帮凶;它用这一切来攻打基督的国,同时也以这一切来摧残毁灭自己在世上所建立的国。的确,撒但决不能建设永恒的事!世界如沧海桑田,但只有十字架屹立不动,只有基督的教会,越受攻击越坚强,虽有分裂,但益形扩张;经过多少时代,而更见纯洁,更显活跃,她始终等待她净配降来。
约翰时代这样繁荣的巴比伦(罗马)灭亡了,随后兴起的其他的巴比伦早已灭亡,或必要灭亡,因为她们都属于恶者的权下,都是转瞬即逝,变换无常的时间里的产物,只有在基督内建立的基督教会要永远存留,因为只有她配得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