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靈與靈修

启示录 第14章 概览

十四万四千人的歌

1-5节一段的记载,与前章的记载,可说是一个极尖锐的对照:前章描写奇形怪状的两只巨兽,怎样迫害教会,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但本段却描写羔羊和那些紧随羔羊的圣洁门徒是如何的安乐,读来有令人心向往之的感觉。读了前章的人,恐怕要问:当那两只巨兽攻击基督教会的时候,信友们的遭遇究竟如何?他们的遭遇与解开第六印后相同,就是都处在可怕的环境中(6:17);但在这环境中,上帝自有他的安排,必保护那些蒙受了上帝印记的人。基于这个理由,便可明了7:1-8和14:1-5两处的相似点。这两处所提的教会,不是指凯旋的教会,乃是指在上帝保护之下的战争教会。所说的锡安山,是象征上帝施恩佑的地方。按约珥书4:17和诗篇32:13、14锡安山是上帝居住的地方;按以赛亚书2:2-5锡安是上帝颁布法律,广施属灵恩典的圣山;如果再参阅以西结书40-48章(特别是48:35:城的名字为“耶和华的所在”),可知锡安是象征新约的教会;新约教会的本质和其无可言喻的鸿恩,即在于“上帝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1:23)。既然上帝与信徒同在,那么在兽为害的时候,还怕什么呢?约翰在这里愿意特别指明新约的教会,所以他说在信友的额上不但刻着天父的名号,而且也刻着上帝圣子——羔羊——的名号。“十四万四千人”:约翰用这个象征的数目,是要说明战争教会的信友多得不可胜数。羔羊站在自己的教会中,站在自己的信友中(1:12-16),这是约翰所看见的。除了眼见到的,他的耳朵还听到一种由天上来的声音,这是天使们唱新歌的声音。这歌声响亮得有如洪水过溪,又如轰轰雷鸣;悦耳有如琴韵;天使所唱的响亮而悦耳的新歌,正与世人和那两只巨兽所说亵渎上帝的话(13:4、5、11)相对峙。至于为什么称这首歌为“新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赞颂上帝藉着自己圣子耶稣降生救世施与人类的鸿恩。这首属于天上的新歌,只有那些获得救恩的人,就是那些以羔羊的血洗净了自己衣服的人,才能学会才能咏唱。波绪厄(Bossuet)曾解释本处说:没有尝试过圣人福乐的人,不能明白。约翰在4、5两节继续更详明地描写在额上刻有天父和羔羊名号的信友所有的特点:第一、“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圣经学者主张这话是指那些守童贞的男女说的;不过大多数的圣经学者却反对此说,以为本段经文若与7:1-8相对照,应是指示全圣教会(参阅喝哥林多后书11:2)。因为一切信友,只要各按本人的身份地位,遵守了上帝给他们所定的贞操,就可说是“未曾沾染妇女”;何况按旧约的道理“奸淫”屡次是指崇拜偶像,所以那些没有“未曾沾染妇女”的人,似乎是指那些没有崇拜兽的人。第二、是“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他”:这句话就是耶稣所说“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那句话的反响(马可福音8:34;马太福音10:38;约翰福音21:19)。跟随羔羊是指乐受他所赐的艰难困苦,“使我認識基督,知道他復活的大能,並且知道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立比书3:10)。第三、是“他们口中找不出谎言”,约翰为表示信徒是诚实的人,引用了以赛亚先知的这句话(53:9);这句话的含义,无非是指信徒应是无瑕可指的完人。在无数的外教人中,这十四万四千信仰耶稣的人,实在可称为献给上帝和羔羊的“初熟的果子”。本段即是12-15章中所记的七个异兆中的第三个异兆(参阅12章要义)。这一异兆揭示了基督徒在世上美妙深奥的生活,因为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在基督耶穌裏對上帝卻是活的”(罗马书6:11)。

三位天使的信息

6-13节一段是描写第四个异兆:即三位天使宣布上帝要来审判的警报。当各位天使高声宣示了自己的警报后,约翰以上帝使者的身份,也插入了一段宽慰人心的话(12、13两节)。这段话,一方面是给三位天使的警戒作一结束,另一方面也是为给以下三异兆作一准备。在实行大审判以前,上帝再次藉天使警告世人及早回头。这位手持永恒福音飞翔于天顶的天使的出现就是这个用意。这位天使的使命,虽与8:13飞鹰所报告的有些相似,但与那解开第一印后,乘白马而出的骑士的使命更为相似(6:1、2及马可福音13:10)。总之,骑士、飞鹰与本章在空中飞翔的天使,都是给世人报告永远的福音的。“永远”二字是表示上帝对救赎人类的计划,丝毫不能更改,永远有他的价值。但是这“福音”,不仅是一个“喜讯”,同时也是警告世人应该悔改,给善人预报赏报,给恶人预报那可怕的审判;亦即是耶稣开始传布福音时的大题目:「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1:15)。飞翔的天使传报的福音,是向全人类,即向“各邦国、各支派、各语言、各民族”传报的。所宣传的要理正与保罗开始对外教人所讲的道理相合。参阅使徒行傳14:25;帖撒羅尼迦前書1:5、9、10;希伯來書11:6。

8节为第二位天使预报巴比伦的灭亡。此处的文句与但以理書4:27;以賽亞書21:9、10;耶利米書51:7、8颇为相似;就意义来说,也没多大分别。因为在旧约中“巴比伦”一名是敌对上帝国的象征,在新约中“巴比伦”一名也是暗示迫害上帝国的罗马(彼得前書5:13)。本节的预言在17、18两章中将有更详尽的叙述,请参阅这两章的注释。本节下半句学者的翻译虽有不同,但意义则一:即是说今日的巴比伦——罗马,有如昔日的巴比伦一样,教导世人如何荒淫,即如何崇拜偶像;可是偶像崇拜不但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并且更容易激起上帝的义怒,来降罚今日的巴比伦和一切顺从她的人。

第三位天使具体地指出崇拜兽的人所遭受的惩罚。这些惩罚都是引自旧约:“喝上帝烈怒的酒”,是指上帝由义怒中所要降下的刑罚,参阅以賽亞書51:17;耶利米書25:15;“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本是所多瑪及蛾摩拉昔日所遭受的刑罚(創世記19:24),日后的先知遂常用来形容世界终结时恶人们所要受的酷刑,参阅以西結書38:22;啟示錄19:20,20:9、14。“使他们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是说这种刑罚永远不会停止(以賽亞書35:9、10)。至于受这种刑罚的恶人,约翰已指明他们是“那些拜兽和兽像,受了它名字的印记的人”的人,就是那些受敵基督迷惑而甘心顺从的人。参阅13章和13章附注。

12、13两节是约翰以新约使者的身份所写的啟示。这啟示的意义不外是:在基督与敵基督的两阵营中,没有中间路践,或者朝拜那象征敵基督的兽,或者因信仰基督耶稣忍耐敌人的迫害,以至流血舍命。信徒所以甘心为基督舍生致命,是因为有死后可获得的“豐盛的榮耀”(歌羅西書1:27)。根据这端道理,约翰便说:凡在主里死去的人,不必等到肉身复活,就在死后,已得到了真福。“在主里死去的人”人,虽然首先是指为主流血舍命的人,但也指那些忠信持守上帝诫命和信德的人。他们在世界上为上帝受了劳苦,甘心背了得自上帝的十字架,一死于主内,即与耶稣结合,开始了他们永远的安息(希伯來書4:4;腓立比書1:23)。“他们的勞苦”即他们在世所立的功劳“永随着他们”。所说的勞苦特别是指爱人的善工,见馬太福音25:31-46。为明了约翰的这端道理,不妨引用米市纳(Prike Aboth VI a)上的一句话:“人死后,随他而去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托拉”——即遵行法律——和善功”。

地上的收割

14节所记是第五个异兆,即坐在云彩上“好似人子的”异兆。这异兆虽是引自但以理書7:13,可是另一方面,约翰也愿以此证明他关于人子所说的“看哪,他駕雲降臨⋯⋯”(1:7)那句预言,现在已开始应验。其实第五个异兆和后述的第六第七两个异兆都是指示耶稣将要施行的审判(馬可福音13:26,14:62)。人子头上戴的金冠冕,表示他是胜利的君王;所拿的镰刀,表示他是威严的审判者。但人子必须等待天父指定的时期来到,才施行审判。这端道理也正合耶稣自己所讲的:“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天使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馬可福音13:32);并且耶稣还明明说过:庄稼的主人,不是别人,而是天父(参见馬太福音9:38;路加福音10:2);圣子耶稣只是奉天父的命行事:“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着自己不能做甚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他才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約翰福音5:19,8:28);为此,耶稣只等待天父的命令,好去施行审判。那位从殿里出来的天使,就是由天父派来向耶稣传报行审判的命令。所说收割庄稼和收剪葡萄的比喻,在圣经上时常表示审判(关于收割庄稼,参阅以賽亞書17:5,27:12;馬太福音3:12,13:20、39;馬可福音4:29;关于收剪葡萄,参阅以賽亞書63:3;耶利米書25:30;耶利米哀歌1:15)。在約珥書4:13同时兼用这两个比喻,在本段中也是两者兼用:收割庄稼,似乎是指聚集义人获享永福(馬太福音24:31);收剪葡萄,似乎是指剪除恶人,使受永罚(以賽亞書63:3;約珥書4:13)。这两个比喻,特别是收剪葡萄的比喻,更表示了胜利的彌賽亞所掌握的审判大权。约翰写这段经文时,似乎想到了以賽亞書63:1-6所记的:“⋯⋯我獨自踹醡酒池⋯⋯ 我發怒,將他們踹下, 發烈怒將他們踐踏⋯⋯他們的血濺在我的衣服上⋯⋯”。这段彌賽亞的凯旋歌即是本章20节的依据。按犹太人的古传说(約珥書4:2、12;撒迦利亞書14:4;息比拉卷三663-697;以斯拉四書13:35;巴錄啟示錄40:1):上帝在末日审判人类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城外:约翰似乎接受了这个传说,因而写说:“那榨酒池在城外被踹踏”。“榨酒池”即是象征上帝发泄义怒向恶人报复的地方。被罚的恶人所流的血那样多,甚至“涨到马的嚼环那么高,约有一千六百斯他迪那么远”。这是象征恶人所受的罚是怎样惨重。“一千六百”是由“四”神秘的数字而来(4×4=16;16×100=1600)。“四”既是一个“至数”,那么“四”自乘再乘百倍是表示一个极大的“至数”,即表示整个大地。关于其他问题,可参阅本章神学释义。

神学释义

大龙既不能对抗彌賽亞和他的母亲以及他立的教会,又明知自己“只有很短的时间了”,遂变本加厉地藉两只兽来迫害那女人的其余子女,即基督徒。这两只兽,一是来自海中,一是来自地下。所说的两只巨兽,犹如在13章注一和附注内所说的,就是象征“敵基督”的两个势力。因为按约翰所论,“敵基督”并非是一个个体,而是泛指因龙的怂恿而图谋迫害基督教会的一切势力。这些势力遂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反对基督和其神国的团体。约翰所描述的这地下的三位一体,即龙、第一兽和第二兽,与天上的圣三有许多相似和对立的地方:就如基督有两位见证人(11);大龙也有两只兽。耶稣是地上的万王之王(1:5)由天父领受了一切;从海里上来的那只兽,也由龙领受了全权(13:2),并施展于普世(13:7)。基督有狮子的威武,兼有羔羊的和顺;反之,这只巨兽是只非豹、非熊、非狮的残暴怪物(13:2)。羔羊有七角和七眼,即是指上帝的七靈(5:6);但那只巨兽有十角和七头,即是指迫害基督及其天國的七个皇帝(17:9)。羔羊靠近上帝的寶座隆重地举行了就职典礼(14),大龙也为它的两只兽在世上当着它们要攻击的羔羊面前举行了就职仪式(13:4-12)。基督死而复活了,巨兽也受过致死的伤而康复。基督复活后,仍带着五伤;巨兽也常带着它的伤痕(13:3)。基督因上帝性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者(1:8);兽却是先前在、今不在、而又要来的(17:8、11等处)。基督徒钦崇那以宝血的功劳救赎他的羔羊,这是由于聖靈的啟示引導;那因受假先知的欺骗,随从兽的人,也钦崇了第一只巨兽。随从兽的人也好似基督徒一样,都接受了特别的印記:前者因此印記得免迫害,后者藉此印号在迫害的时候,可以获得上帝的保护,并藉着“众徒的忍耐”获得胜利。请看这两大对垒的强烈对比!如果我们要指明这两只兽究何所指,似乎当说:第一只兽虽然是撒但的工具,完全为撒但所占有,所操纵,但它并不是撒但,而是指一种政治的大权,约翰时代,即是指示罗马帝国;因啟示文体的弹性很大,这只兽的象征不但指罗马帝国,有时也指罗马帝国的皇帝(17:11)。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应注意的是:约翰一方面预言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另一方面也预言了第一只兽和第二只兽要与基督在世的王国对抗,直到世界末日。因此理当作这样结论说:在每一个时代内,在各种民族中,直到基督再来临,常有反对基督及其天國的恶势力,常出现那难为教会设法消灭教会的两只巨兽;换句话说,常有运行于世人之中并制伏一些丧亡之子的罪恶的奥秘存留于人间。在人类历史的每一时代里总有“巴比伦大淫妇”及“假先知”甘愿拥护第一只兽,以假敬礼、假哲学迷惑世人,使世人远离基督,成为那兽的奴隶,成为龙的奴隶。具体地说,约翰所见到的那迫害圣教会和迷惑人民的政治势力就是罗马帝国,外教的司祭,对皇帝的崇拜,当时的假知识;可是他也以先知的眼光看到这样的状况要一直维持到那位“凭正义去审判、去交战”,“称为忠信而真实者”的来到,将龙和两只兽投到硫磺的火坑中为止(19:20、21,20:9)。当这两只兽迫害圣教会与煽惑世人的时候,基督徒的处境究竟怎样呢?他们有什么职责?换句话说,按圣约翰所讲(也是圣保罗所讲),“敵基督”已在世界活动(約翰一書2:18),信友们在与敵基督的战争中该怎样作呢?约翰用了两种报道来解答信友们的这项难题。第一项报道是安慰与鼓励的话,第二项报道是些有关敵基督的国要灭亡的预言,具体地说,就是有关罗马帝国的灭亡,因为在约翰看来,第一世纪末的各种情况都指示罗马即是敵基督的化身,因为罗马皇帝尼禄(13:18)不但杀害了彼得和保罗,并按塔西佗的记载,也杀害了很多的信徒。现今在位的豆米仙皇帝,可说是复生的尼禄,他仍然在迫害信友,杀戮信友,实堪称为饮醉圣徒血的巴比伦大淫妇。第一项安慰与鼓励的报道,包括在13:10和14:1-5各节内。这报道在外教人看来似乎奇怪,但对于那些随从在十字架上被钉的耶稣的人,即接受“十字架的宣讲”的人(哥林多前書1:18),这报道却是很合理的。这报道提醒基督徒自己的生活应该效法基督的生活,使基督的生活,重现在自己的生活上;应当和基督一样,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如基督一样听天父的命一直到死。所以,基督徒该乐受现世的各种试探,无论是被囚也好,被杀也好,被充军异地也好,总应表现自己的信德与坚忍(13:20)。此外,他们常该是“童身”的,就是说,不但不该受世俗和大龙的迷惑和沾染,反而应忠贞于那位以自己的血救赎了他们的羔羊。这样他们在现世已与羔羊一同生活,已享受了他特殊的保佑。显然,在这期间圣教会也该推动社会的福利和事业,为把福音的精神贯注在世界上;可是决不要妄想因着自己的服务工作,可与世人获得平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圣教会虽在世界上工作,但不属于这世界;圣教会必要因自己的宣讲,来指责世人的罪恶,因此必受到世人的迫害,事虽如此,但也不必畏缩不前,因为圣教会的夫君和救主早已预言过,且不断地说:“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 ,我已經勝過世界。”(約翰福音16:33)。

约翰的第二个报道,载于14:6-15:1一段内。这一段可说是吾主耶稣所说的上句有关末世言论的注解,因为在这句话内,已明说出基督对敵基督王国的审判和胜利;这一审判和胜利就是藉圣教会亘古常新的力量,即藉福音的宣讲、迫害的洗礼和信友的坚忍,加以准备,加以实现。这也就是本段所记的那宣布永恒福音的第一位天使,报告罗马帝国灭亡的第二位天使,与预言那些崇拜兽和其像的人受罚的第三位天使所表示的。

如果我们细想一下上帝对恶人的惩罚,就不难体味殉道者和一切在基督内死去的人的喜乐,是多么令人心向神往!他们一死,便立时与吾主耶稣同生,享见了上帝。14:14-20所论述的即是人子在天父所定的日期所行审判的前奏,审判时被拣选的善人就如好粮食一样,要收藏在天上的仓库内;反之,那些被弃绝的恶人,就如昔日侵凌选民的以東人一样(以賽亞書63)必受上帝义怒的惩罚。收割庄稼,即是象征赏报蒙选者,榨酒即是象征惩治恶人。关于这两个论题,在以下数章内,尚有更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