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 第10章 概览
天使和小书卷
- 10:1 我又看见另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降下,披着云彩,头上有彩虹,脸面像太阳,两脚像火柱。
- 10:2 他手里拿着展开的小书卷。他右脚踏海,左脚踏地,
- 10:3 大声呼喊,好像狮子吼叫。呼喊完了,就有七个雷发出声音。
- 10:4 七个雷发声后,我正要写出来,就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七个雷所说的,你要封上,不可写出来。”
就如在第6章要义中所说的,每到一“七”组的第六幕,就有一项插曲,例如在第六个印,第六个号角,第六个碗后都有一个新异像插入。作者这样布局,是为准备以后所要叙述的事;现在在“七号组”中(8:2-11:14),作者仍采取了同样的方法。本来在9:21述完第六号所发生的灾祸后,自然是要继续记述吹第七号后所发生的灾祸;然而第七号还没有吹,在这间歇期中,约翰看见了天使拿着一卷展开的小书的异像(10章),并听见关于两位见证的预言(11:1-14;其他细节详见注释)。按启示录的结构来说,天使拿书的异像,可说是本书的转折点,这个异像不但是两位见证预言的准备,而且也是12章到19:10或到20各章内所有异像的准备。对一脚踏海一脚踏地的天使,历来不少的经学家,都主张与5:2所记述的是同一位天使,并且认为这位天使即是加百列。对这两项说法我们都表赞同;不过还有些学者认为这位天使是耶稣自己,对这一说,虽然有不少古教父或圣师和现代不少权威学者这样主张,但我们却不敢苟同,因为在全启示录中没有一处以天使指示耶稣的地方。如要更明白10章的经义,应参阅但以理书7:12和以西结书2:8-3:4;至于引其他旧约的地方在注释中另行提出。再者,我们知道,按启示录的体裁,先知约翰虽然并不注重他见到异像的时地问题,而只注重他在神魂超拔中(1:10);可是如果读者注意一下约翰处身之所在,从4:1到9:21似乎是在天上,从10到14章似乎是在地上,为明了这本深奥的书当然有帮助。约翰虽没有说出他何时降到了地上,但他既然“看见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降下……右脚踏海,左脚踏地”(1、2),可知此时他已身在地上。这位天使不能是七位吹号角的天使中的一位,而是“另有一位”,且可说在全书中没有一位天使被描绘得像他那样庄严的,无怪乎有些学者主张这位天使即是“人子”;因为有许多描绘这位天使仪容的语句,在描绘“人子”时也用了。此处:“手里拿着小书卷”,与5:2-5所述上帝右手上那卷密封的书卷,究竟有什么相似和不相似的地方?二书相似的地方,是因为都记载着上帝未来的计划;至于二书不相似的地方,即是一书是密封着的,而另一书是展开着的。其次这小书只是那大书的一部份,因为大书包括上帝对全人类历史的整个计划。而小书只包括上帝对圣教会未来的一切计划;换句话说,上帝要预示约翰圣教会应该在怎样的环境中渡过现世的生活;正当这天使如狮子怒吼的时候,就有“七雷发声”。在这里约翰很可能是暗示诗篇29:3-9,因为圣咏此处曾七次提到“上主的声音”;或者约翰想到从前曾听到的天父的声音;“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站在旁边的众人听见,就说:“打雷了。””(约翰福音12:28、29)。约翰在耶京既然明白了他所听到的这些话有什么意义,现在他在帕特摩岛上也明白七雷的声音有什么意义,所以他要把这些话写出来,但忽然有一个声音禁止他写,这声音可能是上帝或基督的声音。若要问,为什么禁止他写?可能是因为他所听见的话是属于圣保罗所说的那“是人不可说的”(哥林多后书12:4),或者这些话只是有关约翰个人的秘密;也许是因为这些话包含了一些超历史的事实,即谓一些将要发生在人类历史范围以外的事故。最后一说,似乎可取,参阅10:6-11及马太福音24:22;马可福音13:20。
- 10:5 我所看见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举起右手,
- 10:6 指着创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远远的那位起誓,说:“不再有时日了。”
- 10:7 但在第七位天使要吹号的日子,上帝的奥秘就要成全了,正如上帝向他仆人众先知所宣告的。
- 10:8 我先前从天上所听见的那声音又吩咐我说:“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拿过来。”
- 10:9 我就走到天使那里,对他说,请他把小书卷给我。他对我说:“你拿去,把它吃光。它会使你肚子发苦,然而在你口中会甘甜如蜜。”
- 10:10 于是我从天使手中把小书卷接过来,把它吃光了,在我口中果然甘甜如蜜,吃了以后,我肚子觉得发苦。
- 10:11 天使们对我说:“你必须指着许多民族、邦国、语言、君王再说预言。”
这位天使,在宣布上帝的奥秘以前,先指着至高的造物主起誓。这隆重的举动,与但以理书12:7记载的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天使的举动虽然有些相似,但本书中这位天使的誓词却十分深奥庄严,远非达书中天使的誓词可比。这位天使如此隆重宣示他的誓词,因为他所要宣告的上帝的奥秘是涉及全世界的。本来这奥秘,上帝早已通知给“众仆先知”,即新旧二约时代的先知(阿摩司书3:7等),可是现在要再藉着这位天使通知给基督所立的教会。上帝的奥秘包含两端道理:(一)“不再有时日了(或译:不再耽延了)。”(二)“在第七位天使吹号发声的时候,上帝的奥秘就成全了”为明白这两端道理,当知在使徒时代的末期,有不少的信友,因见上帝的应许不但还没有实现,反而一延再延,便失去了他们对上帝应许的信心。因此圣彼得为鼓励当时的那般信友,对于应许的实现时间提出了两个解释:(一)对于时间的观念,上帝和人的看法不同,因为在上帝眼中“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二)吾主耶稣必不耽延他的诺言,虽然他的来临不一定,有如贼人来临的不定;但耶稣必定要来,结束今世的制度(彼得后书3:316)。“不再有时日了”一句,是说我们现世的人已生活于最末的时期中了(约翰一书2:18),基督已降生救世,且已升天;他决不再改变他所说:“是了,我必快来!”(22:20)的诺言,他既许必践。可是,在他来临之前,必有敌基督的出现,这是信友已知的事(参阅帖撒罗尼迦后书);并且在敌基督出现以前还有一种“罪恶的秘密”在活动。照上帝给他仆人先知所预示的,连这种“罪恶的秘密”也属于上帝奥秘的一部分。罪恶的秘密和敌基督几时还没有完全表现于外,上帝的奥秘就还没有实现。一吹了第七个号角,“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11:15);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帝的奥秘已成就了。但是在它“成就”以前,那罪恶的秘密还必须先要实现。所以那位强有力的天使,在宣告上帝的奥秘以后,便交给先见一卷小书,命他吞下。这“小书”异像的插入,一方面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吹第七号角后,直到耶稣再来为止,还要发生许多的事,另一方面,就启示录的文体来说,也是为预备本书以后所要叙述的其他异像,如“七异象”、“七碗”等。我们若明白了本章的意义,对以下数章就不难了解了。“我先前从天上所听见的那声音”是指4节所记的那声音;这声音可能是发自上帝圣父,或者是耶稣基督,吩咐先见者要“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取过来。”这位天使站立的威严姿态,表示他的权柄及于全世界。约翰遵从了天上的命令,遂到天使跟前,接过那本小书。天使吩咐他吞书一事,有如昔日上帝吩咐以西结先知所作的一样(以西结书2:8,3:1-3)。“吃书”是神视中的一种象征行为,与上帝向耶利米所说:“我已将当说的话传给你”(耶利米书1:9)一语有相同的意义。“吃书”的象征表示先见的心灵必须先充满上帝的话,以上帝的话作为自己灵魂的食粮,然后才可以将这些话宣布给世人。上帝的话在口中甜,在肚里苦,是表示上帝的话本来是喜讯,是福音,但它却生出两种不同的效果:为信仰它的人上帝的话自然是甘甜如蜜的,是得救的方法;但为那些不信从的人,却成了苦的,成了丧亡的因由;由此可以推知,上帝的仁慈必要拯救有信仰的人,上帝的公义必要惩罚那些不信的人。不信的人,曾使吾主耶稣在世时非常难过,如今也使耶稣的使徒们很是忧伤。不错,耶稣的使徒有时如他们的恩师一样,因圣灵而欢欣,因为天父将天国的奥理启示给小孩子们,即诚实的人(路加福音10:21、22);然而他们有时也像他们的恩师一样,因世人的不肯信主(马可福音6:6),不肯接受降生为人的上帝圣子,也感到哀伤(路加福音19:41-44;罗马书9:1-5等处)。约翰藉这象征行为所讲论的也就是这一点(8-10)。那天上的声音(4、8两节)又对先见说:“你必指着多民、多国、多方、多王再说预言”:这话说明了约翰预言的对象。从此以后,他所见的神视,所听的上帝的启示等的特别对象即是非基督徒的人民。这些神视、预言、启示等对他们就如以赛亚书13-14;耶利米书46-51;以西结书25-33所说的是一种“重负”,即是对他们的责斥、警告和恐吓,参阅以赛亚书13章要义。本来约翰已经讲过不少的预言(启示录2-9章),可是上帝要他再继续讲预言,并且给他指出他未来使命的真正目标何在。我们以为11节所载的话是概括那小书的内容,因此我们不能认为这小书的内容只限于11章;反之,它的内容包括从11章到20章(有人以为只到19:10,也有人以为到21章)所记载的预言。明白了这一点,便可以了解这本小书与羔羊所开启的那书卷的区别和联系(6、7两章)。那密封而为羔羊所开启的书记载上帝对人类的大计划,这小书却特别预示上帝的国——基督的教会——在今世应在什么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