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靈與靈修

腓利门书 概览

问候

1-3为本书信的开端语,是按当时一般书信的格式,先提出发信人与收信人,以后发信人向收信人请安祝福,参考罗马书1:1-7。发信人保罗本着他与腓利门的友谊,自称为“为基督耶稣被囚的”,指明自己的目前处境,似乎从书信开始就有意感动这位远方的友人,允其所求。在收信人腓利门方面,他在信心上既是保罗的属灵的儿子,现在见年已高迈且为基督而坐监的属灵的父亲保罗对自己有所请求,岂能不允?保罗此处正如在哥林多后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一样,也提及提摩太,是因为这位爱徒当时在罗马协助自己,也因为可能歌罗西人认识他。保罗称收信人腓利门为合作者,一定是因腓利门在传布福音的工作上,帮助过保罗,且从下节“在你家的教会”一句可知,此种帮助仍在继续中。2节的“妹子亚腓亚”,按经学者的意见,当是腓利门之妻;亚基布颇似乎是腓利门夫妇的儿子。保罗称亚基布颇为“同当兵的”——同当兵的可说是合作者的同义字——是说亚基布也在传福音的工作上帮助了保罗。保罗常将信友生活与传教事业比作战斗(参阅雅各书7:23;哥林多后书10:4;提摩太前书1:18;提摩太后书2:3),因此也将作使徒事业的人称为一同当兵的。“在你家的教会”是说,当时信友常到他家里聚会,举行圣餐等礼仪。他的家就如今日的圣堂,这在圣教初兴时是很自然的事(参阅罗马书16:5;哥林多前书16:19;歌罗西书4:15)。腓利门曾供献出自己的家庭,作为信友集会的场所,这点也帮助我们明了保罗称腓利门为合作者的原因。3节是保罗向腓利门全家祝福,祝福语和以弗所书1:2;罗马书1:7完全相同。参阅罗马书第一章的注释。

腓利门的爱心和信心

4-7节谢恩。保罗一贯的作风,是为他的信友祈祷,更为他们感谢上帝(参阅以弗所书1:16;歌罗西书1:4;腓立比书1:3;帖撒罗尼迦前书1:2;帖撒罗尼迦后书1:3)。这里保罗为腓利门感谢上帝,是因了腓利门所有的爱德和信心。保罗特意将爱德放在前面,是为下边要说的事铺路,因为本书信的目的是要求腓利门行一杰出的爱德行为,收留他潜逃的奴隶阿尼西母。所谓信心是指对耶稣的信心;爱德是指对众圣者即各位信友(参阅使徒行传9:13、32;罗马书12:13,15:25、26;哥林多前书6:1;以弗所书1:15等)所有的仁爱。不过对耶稣的信心,不只是死信心,死的信心毫无用处(雅各书2:14-26)。6节经文艰涩难明,“所同有的信心”,也翻译为“慷慨的信心”,因而对经义也没有一致的解释。“慷慨”一词,按原文作“Koinonia”,原来有“互通”“相通”“共同”“同享”等意。由本句上下文看,这名词不能仅指腓利门与保罗所共有的信心,即不能仅指保罗的信仰也是腓利门的信仰,还应指腓利门不只限于心内,并且表现于外的信仰;换句话说,腓利门是赖着活泼的信心而实行爱德的善举,这些善举能引人认识基督教会的真面目,——殉道者圣伊格纳丢称上帝的教会是爱德的集会——因此也使人归荣耀于基督。保罗现在虽给歌罗西城教会一位领袖人物亦即他的朋友腓利门写信,但所讲的,教会的爱德善举,引人认清基督教会的真面目,而使人去荣耀基督的这端道理,不仅关于歌罗西一地区的教会,且也涉及天下整个的上帝教会,即在无论属于何时何地的基督徒中。在与前节文意紧紧接连的第7节,保罗再度提及腓利门的爱德,而大加赞赏,说这爱德使他的心甚觉喜乐,大有安慰。从下文“我为你的爱心,大有快乐,大得安慰,因众圣徒的心从你得了畅快”一句可知,此处保罗所赞赏的腓利门的爱德,不是徒托空言的爱,而是付诸实践的爱。必是由于腓利门的慷慨大方,穷信友的生活才有了着落,因而他们的心怀颇觉舒畅,也正为了腓利门这一切实际的爱德行为,保罗才在他的祈祷中,时常为腓利门感谢上帝。

保罗为阿尼西谋请求

上图: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布朗杰(Gustave Boulanger,1824-1888年)于1882年创作的油画《奴隶市场》,描绘了古罗马奴隶拍卖的场面,画中七个戴着标签的奴隶正在被拍卖。

上图: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布朗杰(Gustave Boulanger,1824-1888年)于1882年创作的油画《奴隶市场》,描绘了古罗马奴隶拍卖的场面,画中七个戴着标签的奴隶正在被拍卖。

保罗在前数节已铺好了路,遂在8-12节进而谈到他写此信的用意。腓利门既这样充满信心和爱德,保罗以使徒身分本可以给他出命,可是他说:“宁可凭着爱心求你。”“凭着爱心”四字。正针对前数节所说的爱心;前数节保罗盛赞腓利门的爱心,如今仍因他对众圣徒所有的爱德求他,实使腓利门有不能不答允的情势。同时保罗为激动腓利门的心,还加上自己目前所处的情况:一、他年已高迈(约六十余岁);二、他正在为基督坐监。这也许是保罗在本书信第一节一开笔就自称“为基督耶稣被囚”的所以然。为谁求呢?为阿尼西母。保罗说阿尼西母是他在捆锁中所生之子,就是说,保罗在狱中归化了阿尼西母,使他认识了耶稣,给他施洗,使他重生于基督。阿尼西母原来是个奴隶,今保罗称他为自己的儿子;为阿尼西母求情,也就是为自己的儿子求情。这话何等动人!11节“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此处保罗显然在玩弄字眼,这在译文里是看不出的,因按希腊文“阿尼西母”(Onesimos)一词有“有用”之意。这是说,过去他虽为你无用(因为阿尼西母曾偷了腓利门的东西,见18节与注),可是现在,他既然成了信徒,自当自动地善尽自己的一切义务,可说他如今实是一个名实相符的“阿尼西母”即有用的人了,为此说“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因为他为你有用,所以“我现在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他是我心上的人。”这是本书信的主要思想,亦即写此信的主要动机。“他是我心上的人”再不能有比这更亲切动人甜蜜的话了!一个奴隶在当时连一点人权都谈不到,保罗竟称他为“自己的儿子”,竟如慈父一样地称他为“心上的人。”仅凭这句话,保罗的这一封信,较诸小普林尼(Plinius Junior)在与此类似的光景中为其友人撒彼尼雅诺(Sabinianus)的奴隶向撒氏求情的信,已高出不知多少倍了。腓利门读了保罗这番言辞,又怎能不动心而满全这位年老慈父的心愿呢?

上图:主后4世纪古罗马奴隶颈圈,上面写着:「我逃跑了,抓住我!如果你把我送回主人Zoninus那里,你会得到一个苏勒德斯金币」。奴隶制是罗马帝国经济的支柱,意大利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奴隶,整个帝国有五分之一是奴隶,服务于罗马生活的所有领域。奴隶被认为是罗马公民的必需品,他们通常是战俘、奴隶母亲的后代或被绑架者,在奴隶市场被出售。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必须完全按照主人的要求做任何事,逃奴可能会被处死。如果奴隶杀死了主人,家里的所有其他奴隶都将被处死。一些来自希腊的奴隶受过良好教育,成为主人孩子「训蒙的师傅」(加三24)。一些公共奴隶为帝国建造道路和其他公共设施,担任城市的文员和收税员。古罗马的会计师、医生和妓女常常是奴隶。

上图:主后4世纪古罗马奴隶颈圈,上面写着:「我逃跑了,抓住我!如果你把我送回主人Zoninus那里,你会得到一个苏勒德斯金币」。奴隶制是罗马帝国经济的支柱,意大利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奴隶,整个帝国有五分之一是奴隶,服务于罗马生活的所有领域。奴隶被认为是罗马公民的必需品,他们通常是战俘、奴隶母亲的后代或被绑架者,在奴隶市场被出售。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必须完全按照主人的要求做任何事,逃奴可能会被处死。如果奴隶杀死了主人,家里的所有其他奴隶都将被处死。一些来自希腊的奴隶受过良好教育,成为主人孩子「训蒙的师傅」(加三24)。一些公共奴隶为帝国建造道路和其他公共设施,担任城市的文员和收税员。古罗马的会计师、医生和妓女常常是奴隶。

保罗在11节既说,阿尼西母为腓利门,也为他自己有用,因而在13节继续说,他本有意留住阿尼西母,使他替腓利门服侍自己。保罗既敢说连腓利门也有义务服侍自己,足见二人的交情不同凡响,他必定深知自己虽然如此措词,腓利门也定不会见怪,但他却说“不知道你的意思”,这又是保罗明智和懂人心理的地方。

保罗在12节要求腓利门收下阿尼西母。不过,仅仅收下他,叫他仍作奴隶,这还未满保罗的心愿,他更进一步要求腓利门不要再以阿尼西母为奴隶,却要待他有如弟兄一样。在15节保罗以“他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一句来表示自己心中的意思。保罗的用意不外是:阿尼西母的潜逃似乎是上帝上智安排的,因为这样可使阿尼西母信仰耶稣而领洗入教。下半句“叫你永远得着他”,在告诉腓利门:阿尼西母既然已成了基督徒,不论在今世来世就永远成了腓利门的弟兄。因为信友们如果住在基督内,不仅永远与基督同在,而且还彼此结合,成为基督神国的公民,尤其成为基督妙身的肢体。现在阿尼西母既已成为基督妙身的肢体,他在上帝前和在身为基督徒的腓利门前,自然而然不再是个奴隶了;不管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他在上帝前实已获得了“儿子”的尊贵的位份,在基督内实已成为腓利门的弟兄,因此可说,他今后的地位是高于奴隶的,他为保罗是个亲爱的弟兄,为腓利门更是个亲爱的弟兄了。为什么“是亲爱的”呢?因为阿尼西母对腓利门除了灵魂方面的关系外,还有肉身方面的关系。原来按当时的社会制度,阿尼西母乃腓利门家庭的一部分,属于腓利门的家族。总而言之,保罗的意思是说:腓利门!你跟阿尼西母已经有着双层的关系,所以你若真是我的同志,我的朋友,那么你就如同收留我一样地收下他罢!

从8-18节,保罗为感动腓利门的心,用了各种动人的话,请他宽赦并善待他潜逃的奴隶阿尼西母。写到18节,保罗忽然想起,阿尼西母所以潜逃的缘故,原来是因作错了事,使主人遭受损失,或者是因阿尼西母偷了主人的财物。保罗想到这里,便毫无犹豫地写说:“他若亏负你,或欠你什么,都归在我的帐上,我必偿还。这是我保罗亲笔写的。”为得到法律的效验,亲笔签字,在一切契约合同上原是一件例行的手续,所以“我保罗亲笔写的”,就等于说,他愿负全责。但保罗在本节下半句继续说:“我并不用对你说,连你自己也是亏欠于我!”这话颇具幽默感。所谓“你自己”是指腓利门的整个人。毫无疑义,这里是指腓利门的受洗入教,是由于保罗的讲劝,所以保罗的意思是:阿尼西母所欠于你的,只是一点物质的东西,原是身外之物,至于你所欠于我的却是你本人,你永久的命运,你之所以能认识耶稣,因而有获得永生的希望,乃是因了我的讲劝。所以我赐与你的,也就是你欠于我的,是精神的账,是灵魂肉身常生的大事;与阿尼西母欠了你的两相比较,孰轻孰重,可不言而喻,所以保罗说:这我就不必对你说了。既然如此,那么就“兄弟啊,望你使我在主里因你得快乐,并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里得畅快!”也就是说,让我这次因你的应允而得到心灵上的快慰罢,就如(7节)圣徒们的心因你而感到舒畅一样。保罗特别提出“在主里”三字,是指他的喜乐是属灵的喜乐,不是世界的快乐。21节总括前文说明7节业已暗示之意:保罗深知腓利门必定要按自己的心愿去作,不仅如此,就是超过这里所写的事,他也必然照办无疑(这又是保罗用的心理战术),言外是说,即使超过我这里所说的,你还要去作,那么这里所说的事,自然更不成问题了。按一些古今经学者的解释,保罗用“深信你必顺服,知道你所要行的必过于我所说的”一句,在婉转说服腓利门赐给阿尼西母自由主权。本节所用的“顺服”二字,应作广意解。因为保罗并没有正式给腓利门出命,且如8节所说,更好说是在请求他。但从本节也可清楚看出,保罗对自己门人的信心是如何坚固,若不是知心好友,断不敢如此写;同时若没有保罗这番伟大的爱,也决不会如此写。

由本节可充分看出,保罗深信自己不久即将出狱,且还有意再去哥罗森一次,因此希望腓利门和其他信友多为这事祈祷。

最后的问安

在23-25本书信的结尾语里,保罗问候收信人腓利门,跟保罗在一起的人也向腓利门致候。本书信所提及的人名,全和在歌罗西书上提及的相同,只是未提及那号称犹士都的耶数。25节的祝福语和加拉太书的祝福语完全相同(参阅加拉太书6:18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