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第6章 概览
論施捨
- 6:1 「你們要謹慎,不可故意在人面前表現虔誠,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新的立法者用上边的六个例子证明法律的精神应当是怎样的。耶稣不满意我们纯表面化的行为,但他要求内心的正真义德。本处的话,好像是对5:20的注释。耶稣首先在我们行为上要求纯正的意向,连在我们宗教的行为上也不应当有任何外表的浮夸。耶稣为证明这道理,用了犹太人宗教生活上最习见的三个例子:施舍(2-4),祈祷(5-6)和禁食(16-18);所举的这些例子仅见于马太福音。第一节是下一段的总则:“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善事” 一词当作“善工”解(人行善工不但可使上帝喜悦,也可因此立下功劳)。我们应当小心,不但不该在人前,即在公共场所(5:16)行善工,而且行这些善工也不应当为叫人看见,显示于外,寻找人 的赞扬。为此应当逃避一切外面的夸张。因为夸张已从根本上伤了善工,因为这已不是为上帝,而是为人行善工了。在上帝前既无功勋可言,便得不到什么赏赐了。
- 6:2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叫人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裏和街道上所做的,故意要得人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一个例子论施舍——耶稣先用消极的说法, 讲论怎样的施舍不应当做:不应当像假善人,即法利赛人所行的一样(见15:7;22:18;23:13-15)。他们在施舍时,喜欢“会堂里和街道上”,即在公共地方施舍,“故意要得人的荣耀”,为叫人说他们是仁人善士。“吹号”是假借之辞,是故意把善行显示给人看的意思。 “我实在告诉你们”(5:18),“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是说他们既愿意得别人的赞美,现在实在得了,所以在上帝前再没有什么赏赐可言了。
- 6:3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 6:4 好使你隱祕地施捨;你父在隱祕中察看,必然賞賜你。」
耶稣随后又用积极的说法,论施舍应当怎样作。“你施舍的时候”,即言:施舍当然是该施舍,但不要显示于外。“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是说要极其隐秘,甚至尽可能的对自己也要瞒过去。 那时,“你父在暗中察看”(在父没有隐秘的事),“必然报答你”,必要在天国赏赐你,因为你施舍不是为人,而是为了上帝。
論禱告
- 6:5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裏和十字路口禱告,故意讓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第二个例子论祈祷——先论祈祷时不应行的。耶稣说祈祷时,不要效法假冒为善的人:他们祈祷,只为叫人看见,说他们是热心虔诚的人。他们喜欢故意在明显的地方,如“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他们如此作是贪图人的赞美,也得了所贪图的赞美。 他们既已获得赏赐,再不能从上帝那里得到什么了。
《祈祷之手》丢勒
- 6:6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入內室,關上門,向那在隱祕中的父禱告;你父在隱祕中察看,必將賞賜你。
本节论应当怎样祈祷。“你祷告的时候”,即言:祈祷是应当的,但不可有外观的铺张,要“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 是说:不要故意找公共场所,为叫人看见赞美你。“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本节与第3节一样,是言过其实的语法。耶稣不是严责在公共地方所行的祈祷,而是严责人祈祷时外面的铺张。
- 6:7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那樣重複一些空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在7-15节,圣史由祈祷也联想到耶稣所教的“主祷文”,因而将此经置于此处。但按路加福音11:1,4,“主祷文”不是在“登山宝训” 中所教的,而是在另一种光景上教的。根据许多解经学者认为:路加福音的编辑的顺序最为妥善。的确,我们也以为马太所加入的这一段,隔断了耶稣论务外表所说的三个例子。 因此本段是圣史所插入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此段与上边论祈祷的一段十分连接。一切民族,而且每一个怀着宗教精神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祈祷的方式。在旧约中已有许多祈祷的好榜样。耶稣的先锋施洗约翰,也教过自己的 门徒应怎样祈祷(路加福音11:1)。但耶稣在此没有意思提出外教人所行的祈祷,只是愿意自己的门徒谨慎避免外教人,尤其东方人祈祷的冗长而空洞的方式。 他们以为这些方式具有一种魔力,这方式越微妙难明越好。(在埃及有许多写在纸草纸上的这样的经文出土。我国道家的符咒也与此等经文类似。)耶稣要求我们在祈祷中应有内在的准备:我们向上帝祈祷,要用简单平常的话,要有恭敬、收敛的心神,要以谦逊和恭敬之心。“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这不是说我们不应当作长久的祈祷(路加福音1:1),也不是说我们不应当多次重复同样的经文(26:44),只要我们的祈祷不是机械式的,这种重复祈祷的方式是可以行的。这样做,不是为叫上帝允我们所求,而是为保持我们的心神收敛。
- 6:8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在你們祈求以前,你們所需要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主禱文( 路 11:2-4 )
- 6:9 「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祈祷最完美的方式是“主祷文”。至于耶稣何时何地把这段卓绝的祷文传授给宗徒和门徒的,参阅路加福音11:1。但是对这祈祷的经文,大多数的解经学者,以马太福音所记的更为完美,教会礼仪上也用马太福音所有的经文。路所记的经文似乎只是撮要。按希腊教父和解经学者:“主祷文”分为六个祈求(前三个祈求是关于上帝的荣耀,后三个祈求是关于我们的急需);然而按拉丁教父,在后一段中普通分为四个祈求,就是将“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与“救我们脱离凶恶”分为两个祈求;这种分法似乎并不必要。 “我们在天上的父”一句,是主祷文的引子。耶稣教训我们称上帝为“我们的父”。 上帝实在以父爱爱我们,为此,我们为子女的,理当用这甜美的“父”字来称呼上帝。 且还用“我们”,来表示上帝是普世万民的父。 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是因为我们在天父前同为兄弟姊妹,即以全人类的名义祈祷。按路加福音古卷只有“父啊”字,无“我们的”,但意义相同。“天上”一语,是提醒我们仰望天父所住的天堂。天父现今所住的,将来也是我们去住的地方。
- 6:10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在呼号之后,即直接向父祈求。前三个祈求,是子女祈求天父的外在的荣耀。第一祈求:“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此句原文有两个希伯来文的语风:“你的名”。即上帝的名字,就是指上帝的本体,换句话说,是指上帝自己。“尊为圣”,是要普世界都认识上帝的这个名字是神圣的,其意是希望众人都认识并归依基督信仰。 第二祈求:“愿你的国降临”这是第一祈求的效果。我们求的是先知所预言,为耶稣所兴建的弥赛亚国度,即圣教会。愿她传到普世万国万人中。第三祈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这个祈求说明实现前两个祈求的方法。神学家将把上帝的旨意分为先有的与后有的旨意(Voluntas Dei antecedens et consequens):先有的旨意:就是上帝愿意一切受造物有幸福;后有的旨意:上帝好像被迫要罚那些滥用自由的恶人。我们应当希 望并钦崇上帝常愿意我们得幸福的这两样旨意。就是渴望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完全承行, 就如天使和圣人在天上遵行上帝的旨意一样。 按路加福音按古卷是没有这个祈求。
- 6:11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 6:12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 6:13 不叫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 6.13] 有古卷沒有「因為…阿們」等字。)』
耶稣在“主祷文”第二段中,教训我们也为我们的急需祈求天父。这段中也有三个祈求:第一个是为现今,第二个是为过去, 第三个是为将来。 把这三个祈求和前三个祈求合起来,共计六个祈求。
第四个祈求:“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我们的肉身也有它的需要,首先是食物。 按“饮食”一词,希伯来人多次以此字表示一切养生之物(如创世记3:19),由此一定可以引申指一切日用品,如衣服,燃料等。“日用”一词,原文作 επιονσιν(路加福音也是一样),拉丁译作cotidianum 也作 supersubstantialem。此字在全圣经仅见于二圣史此处的经文,经外文献中只在一张纸草纸上见到一次。关于它的意义不明,它的字源也无从考定。学者审慎研究之后, 以为这里所论的,好像是本日的食粮,即“今日的”,或“日用的”意思。换句话说:耶稣教训我们为当日的急需品祈祷:希望上帝今天赏赐我们当天的用品。这个解释与耶稣在6:34教训我们完全依靠上帝照顾的道理很相谐和。
第五个祈求:“免我们的债”按我们都是罪人,好像欠了上帝的 “债”。我们求父宽免我们的债(18:23、26),上帝一定要赦免,但是他愿意我们赦免负我们债的人,这是说我们应当宽免我们的兄弟加于我们的任何凌辱或伤害。上帝宽免我们罪债的尺度,将以我们宽免我们兄弟的尺度为依凭:这就是经文所说:“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所有的意义(对于第五祈求的这个引申,马太福音18:32-35和便西拉智训28:2是此处最好的注释)。
第六祈求: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上帝绝对不试探人(雅各书1:13),但他准许在世上有试探,为叫我们立退试探的功劳。这一祈求是恳求上帝赖他的智慧和仁慈叫我们摆脱那些试探。因为那些试探,或者由于环境的复杂,或者由于我们的懦弱,为我们实在是犯罪的机会,有时难以抵抗。“救我们脱离凶恶”一句,是第六祈求的引申和解释。 按“凶恶”一词,原文不明,有人以为是指 “恶人”或“诱惑者魔鬼”;但也有人以为是指“恶事”,指惟一的凶恶——罪过。今中文按后一说,译作“凶恶”。在一些古抄本中, 因这段经文时常在礼仪上应用,在“主祷文”后,加了 下面这一句,“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拉丁本也由于礼仪上的影响,加有“阿们”二字。
- 6:14 你們若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
- 6:15 你們若不饒恕人( [ 6.15] 有古卷加「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14-15 两节(马可福音11:25-26)以反证并行体的语法,对12节 “主祷文”第五祈求再加以解释,使人注意。大意是说:上帝要宽免那些宽免人的人,不宽免那些不宽免人的人。
論禁食
- 6:16 「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着愁容;因為他們蓬頭垢面,故意讓人看出他們在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在“主祷文”的插话之后,马太福音又继续记耶稣有关行善行应避免夸耀的道理。第三个例子论禁食。先论禁食时不应有的举动: “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假冒为善的人” 还是2、5等节所提的那些人。他们时常喜欢在人前显出热心的 样子,严守自己规定的禁食;禁食时,每每垢衣乱发,囚首丧面,在街市上行路不向人打招呼或问安。耶稣痛斥这些故意引人赞扬的矫揉造作动作,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他们由上帝那里再得不到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为上帝禁食。
- 6:17 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
耶稣痛斥假冒为善的人禁食求荣的行为以后,接着论应如何禁食,说:“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禁食是应行的:以色列人守过禁食的律法(利未记16:29),摩西、以利亚、耶稣、约翰的门徒也都禁过食。时日一到,连耶稣的使徒们和门徒也要禁食(9:15)。但是禁食不应当故意显示禁食的模样,并且还“要梳头洗脸” 。耶稣说的这话,不应当照字面解释,意思是说:不应当叫人知道你在禁食;相反的,你要隐瞒你的禁食,要显出欢乐的样子。因为你禁食不是为人,而是为上帝“你的父”,他“在暗中”看见你禁食,那洞鉴一切的父,“必然报答你”禁食的功劳。
依照圣教会的传统,在复活日前40天(不含主日)都要守斋,纪念耶稣在旷野四十天的禁食,也是纪念预备自己走向基督的十字架,同时也是盼望等候基督的复活。
- 6:18 不要讓人看出你在禁食,只讓你隱祕中的父看見;你父在隱祕中察看,必然賞賜你。」
論天上的財寶( 路 12:33-34 )
- 6:19 「不要為自己在地上積蓄財寶;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洞來偷。
- 6:20 要在天上積蓄財寶;天上沒有蟲子咬,不會銹壞,也沒有賊挖洞來偷。
- 6:21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哪裏。」
19-34节记载了耶稣的许多劝言,这些劝言散见于路加福音各章。19-21节为第一个劝言:论不应当积蓄世上的财宝(路加福音12:32-34)。耶稣先由反面来证明积蓄世财世物的昏愚,因为世上的财宝能够被虫咬坏,能锈坏,也能被盗贼偷去。按巴勒斯坦的房舍,大抵是用泥和土砖修盖的,盗贼很容易挖洞进去偷衣服、地毡、财宝等物。因此,人真正的智慧是在于把财宝积蓄“在天上”,那里没有毁坏那财宝的东西。我们现今行善,“我们就有财宝在天上”:这是最好不过的事。耶稣最后用一句格言作结论说:“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若是我们把我们的财宝放在天上,那么我们的一切思想、挂虑和希望都是为天上;相反的,若是把财宝放在地上,我们的一切思念全是为现世;那么,就有丧失永生的危险。
眼睛是身體的燈( 路 11:34-36 )
- 6:22 「眼睛是身體的燈。你的眼睛若明亮,全身就光明;
- 6:23 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面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我们的灵魂需要正确的光照和指引。耶稣拿身体上的好眼睛作比方,讲明了这个道理:就如我们的身体,虽然不是透明体,只要眼睛没有毛病,全身就会因着眼而有了光明(眼睛就是身上的灯)。若眼睛有了毛病,不但不是身体的“光明”,反而成了黑暗,暗上加暗,全身会成为极其黑暗的。我们的灵魂也是如此:灵魂必须受理智光照,不然,她不会判断;不过理智必须健全,不为情欲所惑;不然,理智为灵魂不能是光明, 反而是黑暗:如此暗上加暗,灵魂所下的判断也必是昏愚悖谬。按本处的上下文,22-23 两节与上下两段的经义都相衔接:正确的判断力,不论在辨别真假的财宝上, 或在真神与财神的拣选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 6:24 ( 路 16:13)「一個人不能服侍兩個主;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服侍上帝,又服侍瑪門( [ 6.24] 「瑪門」意思是「錢財」。)。」
本节是论一人不能侍奉两个主(路加福音16:13)。耶稣用比较法教训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真理:犹如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不能妥协的主人。这个仆人必须表示或反对这一个,或拥护那一个,或至少应照顾这一个,而疏远那一个;同样,“你们不能”同时“事奉上帝而又事奉钱财”。这里的玛门,就是“钱财”,原文作mammona,为亚兰文,指财产金钱等,此处拟人化了,即指“财神”。上帝与财神彼此是不能相容的。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中间路线的:必须在爱慕事奉上帝与爱慕事奉财神之间,选择一条路线, 因为上帝和财神都要求人整个献身于自己。
不要憂慮( 路 12:22-31 )
- 6:25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 [ 6.25] 有古卷沒有「喝甚麼」。),或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由上边的话,圣史转到耶稣论对急需应依靠上帝所有的劝言。“所以我告诉你们”,耶 稣用这承上起下的句子,隆重地说:你们不要对养生的日用品 过于操劳,常挂虑你们“吃什么”,“穿什么”。饮食和衣裳,固然是最需要的东西(提摩太前书6:3):饮食可以养生,衣裳可以蔽体,但是切不可过于忧虑。为什么呢?首先我们看看我们自己:我 们有性命,有身体:这些是谁赐与的?不是上帝吗?若是上帝给了我们那高尚的(性命身体),那次要的(饮食衣裳),也自会给我们。
- 6:26 你們看一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在倉裏存糧,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本节是另一个对饮食的论证:我们仰观“天上的飞鸟”。这些飞禽是比人类更为低贱的受造物,但它们“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但谁养活它们呢?不是上帝吗?若是上帝养活它们,自然更要养活我们。
- 6:27 你們哪一個能藉着憂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 6.27] 「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譯「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本节似乎是离题的一个插话,但为说明我们人的忧虑,无济于事,却是十分恰当的。 人的寿数完全系于上帝。按“寿数”拉丁通行本译作“身量”(statura),按原文亦有此意,但此处译为 “年纪”或“寿数”,意义更觉切当。没有一个人能延长自己的寿数,到了他该死的时候,连一刻的工夫也不能延长。我们可以焦思急虑,但在人的寿数上, 我们却一无所能。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挂虑怎样养生呢?上帝必要照顾!
上图:以色列的野地里有许多种百合花。以上是其中一种:圣母百合(Madonna Lily,Lilium Candidum)。
- 6:28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們想一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是怎麼長起來的:它也不勞動也不紡線。
- 6:29 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些花的一朵呢!
- 6:30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上帝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28-30节是对穿戴的论证。我们应当留心观察“野地里的百合花”。 植物学者潜心研究过本处的百合花,但也不能断定是那一种花。大概此处所论的是泛指花卉,就如上边泛论飞鸟一样。 这些植物不但微小,而且寿命也极短促(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它们“不劳苦,也不纺线”,谁装饰它们呢?不是上帝吗?他给它们穿戴的十分华丽,即连所罗门在极荣华时所穿戴的,也不及它们中一个所穿戴的。上帝既如此照管那些小花,不是更要照管我们的穿戴吗?我们不是更该有信德吗?所说所罗门的“荣华”,即指他的荣华富贵。
- 6:31 所以,不要憂慮,說:『我們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
本节又重提本段起头所说的话(25节),虽然是一种重述,但为阐明本段的道理,却非常有力;所以我们对饮食衣服,决不可过于忧虑。
- 6:32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要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都知道。
本节是对“外邦人”的论证。你们要观察一下“外邦人”,他们一定忧虑这一切;那些人的确可怜,他们对天父没有依靠的心,也不知道上帝的照顾。但是我们比他们更该齐全,不应当过于忧虑,因为我们清楚知道:我们的天父知道我们需要的一切:这样的信心足使我们放心。
- 6:33 你們要先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33 节为本段道理的中心,耶稣隆重地结论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他的”一词,梵蒂冈和西奈抄本二古卷是没有的。上帝的国已在你们中间(路加福音17:21),你们是蒙召进这国的。为此应当勉力使这国在你们中间实现。“他的义”(路加福音没有此句),即是这国所固有的义,这义基于完全无缺的善行(5:20;6:1)。“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这一切”即饮食衣裳,若同我们先要寻求的相比较,这一切自然都是次要的东西。如果我们先寻求了那首要的,那次要的上帝自会加给我们。
- 6:34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最末一节(路加福音没有)有两句断语,似乎是两句格言:即“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与“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二句。 马太将这两句同上文联在一起作为全段的结论。 意思是说:我们不要为明天忧虑(按原文“明天”一词,即是“将来”的意思)。我们该 每天劳作度日,但不必忧虑。今天,上帝既然照顾了我们,明天,他还要照顾。不要焦思急虑,自寻苦恼。每天有每天的苦,今天的苦已足够我们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