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靈與靈修

马太福音 第2章 概览

博學之士朝拜

1-12节为耶稣童年史的第二段:叙述博士来朝拜耶稣的事。路对此事不置一词。按此事发生的时间,当在献耶稣于圣殿以后(路 2:22-38),且按以下的叙述,大概是在耶稣满了一岁的时 候。“当希律王的时候”一句,所指的时间颇为广泛。希律王即大希律王。按大希律卒于建罗马城七五○年,即公元前四年,因此耶稣诞生应在此年之前,大约在公元前六年(按公元之纪年法,以耶稣的生年为元年,这说明狄奥尼修斯·伊希格斯(Dionisius Exignus)1在制定纪元上计算错误了)。“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马太在此第一次指出诞生的地名,这为他的目的十分重要,因为按弥迦书5:1-3 的预言,弥赛亚应当生于伯利恒。伯利恒城在耶路撒冷南约九公里,因为是“大卫城”,所以相当著名(路 2:4)。大卫生在那里,也在那里被膏抹为王(撒母耳记上16:13)。圣史所以称伯利恒为“犹太的伯利恒”,以别于加利利的伯利恒(约书亚记19:15)。有关耶稣诞生在伯利恒的其他记述,见路2:1-20。

“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 “博士”Μαγνδ 一词,在古波斯指特殊的一等人物,即保存宗教的传授并专务天文星象学的人。但 Μαγνζ 一词,后来在其他国家含意较为广泛,不仅指读书求学的人,而且也指术士,比如使徒行传8:9所记载的术士西门)。但此处由上下文中 Μαγνδ 一词仅指贤哲之士、虔诚者及观察星象的一等人。 马太虽没有称他们为“王子”,但由他们所献的礼品,可以看出他们相当富有,在社会上地位也很高,权威也很大的人。来到耶路撒冷的博士有几位 ,经文上没有提及,古代传说也不一致。大概博士“三位”的数字,是来自所献的三种礼物(11节)。“从东方”一语,也相当广泛,不能决定是波斯或美索不达米亚,或阿拉伯。从他们所献的礼物上来推测,大概他们是来自阿拉伯。

博士们进了耶路撒冷京城,便坦白地询问他们先遇见的市民说: “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他们想这位君王诞生的大事,一定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没有人知道此事。他们遂又附带说:“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 他们所见的星,按希腊原文是指单独的一个星 αζτηρ,决不是指 “星团”或“行星”,但按上下文的描述,似乎是指上帝所造的一个光体。“在东方”,即在博士所来的地方的天空(按“在东方”一词的原文,亦可译作:“(星)出现的时候”)。那颗星一出现,博士如何能知道是“犹太人的君王”的星呢?经文没有明言。他们能有这样的智识,大概是由于看到了旧约经书的原故。因为他们是研究星象的学者,能知道巴兰所预言的那颗星出现的意义。 他们一看见了那颗景星,即能判断这是那位要来的君王的表记。但是无可否认的,其中也有一种超自然的光明,开导了他们的明悟,引他们迈向耶路撒冷的路;但在他们的行程中,那颗异星并没有走在他们的前面。“特来拜他”一 句,说出了他们来的目的是属于宗教的(11 节)。

关于博士的来到和他们的目的怎样传到希律前,以及这残虐而多疑的暴君听说后怎样惊惶,可想而知。“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耶路撒冷的居民恐慌,大概是怕希律不久又要起来压迫人民。

希律召集祭司长和文士,不是举行犹太人的“公议会”σγεδριον。他召集百姓的宗教首领和熟知圣经的人来,是为查询:“基督当生在何处? ”他们回答他说:“在犹太的伯利恒。”他们大概向这以东人希律指明了圣经上预言弥赛亚该诞生的地方,引用的经文是弥迦书5:1。圣史引此经文, 辞句略有变更,但意思相同。

1882年的伯利恒。

1882年的伯利恒。

伯利恆(Bethlehem)位置图。

伯利恆(Bethlehem)位置图。

希律听了这预言, 心中自有他的主张,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信这预言,而是他想这预言无论真假,必须立刻除灭这可能与自己争衡的人。因此第一件重要的事是要知道这孩子诞生的时候, 遂暗暗召叫博士们来, 假装满怀好意,仔细询问一切,惟恐他这个未来的牺牲品漏网。他本来能打发刺客与博士们同去,但恐引起博士们的怀疑。他大概看出这些外方人朴实可欺,遂用 甘言来欺骗他们,要求他们回来向他报告一切,“我也好去拜他”。 这个阴险的伪君子,他不是去朝拜那婴孩,而是去杀害。

博士们出了耶路撒冷,“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我们可以想像,他们是如何喜欢。由星自北指向南方的运行看来,这里 所说的星大概不是一个星,也不是彗星,尤其是由它来到婴孩所在地“就在上头停住了”的光景看来,这必是出现于附近地带的一个光体。

按此处博士所进的是“房子”,圣约瑟大概在耶稣诞生后不久,就找着了比耶稣诞生时较好的一个住处(路加福音2:7)。 但是为一个诞生的王子住在这样的一所房子内,一定出乎博士们的意料之外。不过有一种天上的光照耀他们的明悟,将这君王的真正特性启示了给他们。此处圣史又细致提出“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对圣约瑟只字未提。博士们“俯伏拜那小孩子”,“小孩子”即是圣婴, 打开宝盒给他献上了三样礼品:黄金、乳香、没药。 黄金, 承认基督是君王;乳香,承认他是上帝;没药,承认他是有死的人。博士们的礼物是东方人所独有,而且也是十分宝贵的。 除黄金外还献了乳香(以赛亚书60:6),乳香也是在敬拜神时所焚烧的香料。没药是一种珍贵的树脂,搀和上其他香液,用以涂抹尸体(约翰福音19:39)。乳香和没药,都是极珍贵的香料。

传统东方圣像——基督诞生——东方博士就在左上角跟随景星的引导来朝拜圣婴。

传统东方圣像——基督诞生——东方博士就在左上角跟随景星的引导来朝拜圣婴。

博士们对犹太人的新生君王,要做的都做完了以后,快要准备折回希律那里,他们在梦中忽得上帝指示,不要再回到他那里去 看上帝怎样玩弄了暴君的阴谋奸计 !“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大概他们是由死海南边的路,返回了本国。关于这些博士,新约的其他地方再没有提及。 由传说中所得知的,也不完全可靠。不过圣教会恭敬这些博士为圣人,在“主显节”纪念他们是外邦人敬拜救世主耶稣的先锋。

逃往埃及

13-15节记述圣家逃难埃及,此事亦不见于路加福音。上帝不断照顾自己的爱子,就如在1:20 所行的,又派天使(大概是在博士走后的同一夜间)托梦显于约瑟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然后又提出理由说:“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这里应当注意:“小孩子同他母亲”这句话(20、21二节同),是圣史再次暗示圣母马利亚童贞怀孕和终身童贞的事。“逃往埃及”,这个命令看来难以顺从,并含有屈辱的成分。万能的上帝怎样应该而且立刻在夜间逃走! 但是圣善的夫妇,毫不迟疑地顺从了这个命令。 往埃及的路程遥远难走,要行许多时日。圣家大概是经过希伯伦、别是巴和西奈半岛旷野。 这条路更是难走。埃及为希伯来人是历来被迫害时所逃往的地方(列王纪上11:40;列王纪下25:26),在耶稣时代是罗马的皇帝直属的地方(Praefectura Romana),那里犹太侨民很多,尤其在亚历山大和伯‧示麦2等城。 我们不知道 圣家留居何处,圣史的记述非常简略。传说是在今之开罗附近。伪福音所记载的一切奇异事迹,亦不足凭信。圣家 的路费和在埃及的暂时费用,大概就全靠博士们所献的礼物。

伯‧示麦的位置。

伯‧示麦的位置。

“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因此至少要到主前四年才能回国。本节所引先知的话是出于何西阿书11:1。 何西阿先知本是论以色列人说的,圣史适用在耶稣身上;由此可知曾住在埃及,又被上帝召回到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是真上帝的儿子基督逃亡埃及的预像。按上帝吩咐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曾称伊民为“我的儿子”(出埃及4:22、23)。

屠殺男孩

圣史记载了圣家逃难以后,由16-18 节又记载在伯利恒发生的另 一件惨绝人寰的事,就是无辜的婴儿全被残杀;路加福音对此事又是只字未提。希律焦急地在等候博士们回来报告那婴儿是谁,并住在那里的消息。因为他们没有返回,大概就派人到伯利恒去察考博士们的下落;及至知道他们已从别的路上走了,希律便“大大发怒”。 他发忿怒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博士玩弄了他,二是没有获得有关那婴孩的确实消息。这位暴君便在愤怒之下,决定派人杀掉“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两岁以下的男孩”。他以为这样,若是那婴孩也在的话,一定不能逃过一死。 按当时伯利恒和其四周的情形,大约有两千人口,每年约生三十个男孩 (二年即六十个 ) ,其中一定也有许多生下不久即死了的;因此这次被屠杀的婴儿,照以上的估计大约三四十个。 “两岁”,是希律“依照他由博士们所探得的时期”所决定的,他以为如此更可以万无一失。 被杀的无罪婴儿,圣教会认为他们为殉道者,每年十二月廿八日是纪念他们的殉道节,即“诸圣婴孩殉道”节。

传统东方圣像,描绘的是婴孩殉道。此圣像特殊的地方是没有描绘希律王兵丁之残忍,而是描绘这些殉道婴孩被天使接走安息。

传统东方圣像,描绘的是婴孩殉道。此圣像特殊的地方是没有描绘希律王兵丁之残忍,而是描绘这些殉道婴孩被天使接走安息。

此节是引自耶利米书31:15。圣史在这里耶利米先知在想像中所咏述拉结哀哭自己的子孙在拉玛集合,被虏往巴比伦的悲惨命运的痛苦,贴在伯利恒的母亲们哀悼自己的婴儿被屠杀的痛苦上。 至论此处圣史所征引的事含有预象意义呢,还是含有纯适合意义?为能说是预象意义, 那预象必须实有其事。 但是拉结的痛哭哀号,并非实有的事实,因为拉结痛哭哀号只是诗体的描写,也就是说拉结是以色列人的祖母之一, 而且她的坟墓又是在拉玛(耶路撒冷北八公里)。因此,这里所 论的只含有适合意义, 除非说百姓的痛哭(以拉结为代表)是伯利恒母亲的痛哭的预象。 应当知道圣史引此经文也是受了拉结坟墓所在地的另一种传说(似乎根据创世记35:19,48:7)的影响。现今在伯利恒北不远有一座坟墓,称为“拉结墓”。

從埃及回來

19-23节所记是耶稣童年史事的最末一段,叙述圣家由埃及归来及定居拿撒勒的事。路加福音虽没有叙述逃往埃及的事,但在叙述圣母献耶稣于圣殿以后,立即记述了返回拿撒勒的事(路加福音2:39)。马太福音在15节已经说过圣家避难埃及,“直到希律死了”。此处再说到“希律死了以后,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以色列地去”,即往巴勒斯坦去, “因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经死了。”原来谋杀耶稣的只有希律王, 又指他一个人已经死了,本节所说的是多数,大概圣史想起了出埃及记4:19 同样的句子,就用在这里。圣约瑟就应命带着圣母和耶稣回到了巴勒斯坦。此次大概不是经过沙漠旷野,而是由海岸的大路,由此处似乎有意上伯利恒去。——由 15、19、20 等节的话推断,圣家在埃及住的时间并不太长(从屠杀婴孩至希律死后一段时期),大约是一年,或者还不到一年。

按历史记载希律死前,至少六个月患了很严重的怪病,博士们来访以及屠杀伯利恒婴孩的时候, 似乎还没有病,因为由福音中看不出他患病的事。耶稣回到了巴勒斯坦的时候,希律的一个儿子名叫亚基老的已经“作了犹太王”。天使夜间报告给圣约瑟时,似乎罗马皇帝还没有批准亚基老继位。按历史所载:亚基老为王六个月以后,才得到罗马的批准,把“王” 的荣衔,改作“总督”(ethnarcha)的名衔。

圣约瑟原想定居在耶稣诞生之地伯利恒,但是亚基老在犹大为王的消息,以及他一继位便施行大屠杀的消息一起传来,这使圣约瑟异常惊骇。约瑟在梦中蒙上帝启示之后,“便往加利利境内去了”。加利利是大希律的另一个儿子希律安提帕(Herodes Antipa)所管理的地方,他似乎比亚基老性情较为温和,没有他兄弟那般凶暴。

从拿撒勒俯瞰耶斯列平原。

从拿撒勒俯瞰耶斯列平原。

耶稣时代的拿撒勒,不是一座城,只是一个乡村,在旧约中未曾提及它。这地方似乎为人所鄙视(约翰福音1:46)。拿撒勒位于米吉多东北约 17 公里,耶斯列之北约 17 公里,提比利亚湖西三十公里,在加利利群山中,风景最为优美。

拿撒勒位置图。

拿撒勒位置图。

按路加福音1:26,2:24圣母和圣约瑟在耶稣诞生前已经住在那里。马太提及这个村庄,还是初次。

拿撒勒重要景点位置图(地图来源:Google maps)。

拿撒勒重要景点位置图(地图来源:Google maps)。

按圣史的意见,耶稣被带到拿撒勒去居住,以后被称为拿撒勒人,是为应验先知们的预言。圣史这话非常神妙,不易解释,按旧约没有提及弥赛亚要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但如圣耶柔米所指出的,以赛亚书11:1论到弥赛亚说:“从耶西的本(原文是墩)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以赛亚书53:2 )。”“果实”,也翻译为“幼芽”,或如以赛亚书53章2节,“嫩芽”,按希伯来原文为“ Nezer ”一词与“拿撒勒人”相似 ,可能马太看见“ Nezer ”一词与“拿撒勒人”一词有声近的关系,便引用于此。 但是另有些经学者以为圣史所看到的关系是鄙陋无名的拿撒勒城,和先知预言的受鄙视受苦并蒙耻而死的弥赛亚(以赛亚书53;诗篇22),所有的相同之点。他们说:这样更容易解释马太所以用“先知们”(复数)的理由。对“拿撒勒人”一名称含有鄙视的意义,看看悬在十字架上:“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的罪状牌便可以知道(约翰福音19:19)。关于耶稣童年所有的其他事迹,见路加福音2:40-52。

描绘圣家——约瑟、马利亚和耶稣居住拿撒勒的场景。

描绘圣家——约瑟、马利亚和耶稣居住拿撒勒的场景。

远看拿撒勒的报喜堂,1969年重建。

远看拿撒勒的报喜堂,1969年重建。

上图:耶稣诞生和幼年:1、马利亚到撒迦利亚家(传统认为是在隐喀琳)拜访怀了施洗约翰的以利沙伯,以利沙伯称赞马利亚是有福的(路一39-56);2、当希律作犹太王时,约瑟和马利亚从拿撒勒到伯利恆报名上册,耶稣在伯利恆出生(太二1,路二4-7);3、耶稣出生后第八天,约瑟为他行割礼,带他上耶路撒冷献给神(路二21-38);4、有几个博士从东方经耶路撒冷到伯利恆敬拜婴孩耶稣,并献上礼物(太二1-12);5、希律王要杀害耶稣,约瑟被主的使者指示,就带着全家逃往罗马直辖的产粮区埃及,希律王死后,残暴的亚基老在犹太省做王,神指示约瑟前往小希律管辖的加利利拿撒勒居住(太二13-22);6、耶稣十二岁的时候,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在圣殿教师中一面听一面问(路二41-52)。耶稣一家往返拿撒勒和耶路撒冷的主要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经米吉多循中央山脉的诸城镇南下,但因当时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不和,所以大多走另一条路,即经西古提波利(伯善)渡约旦河,沿约旦河东南下到耶利哥之东,再渡河经耶利哥上行到耶路撒冷。上图分别绘出以供参考。

上图:耶稣诞生和幼年:1、马利亚到撒迦利亚家(传统认为是在隐喀琳)拜访怀了施洗约翰的以利沙伯,以利沙伯称赞马利亚是有福的(路一39-56);2、当希律作犹太王时,约瑟和马利亚从拿撒勒到伯利恆报名上册,耶稣在伯利恆出生(太二1,路二4-7);3、耶稣出生后第八天,约瑟为他行割礼,带他上耶路撒冷献给神(路二21-38);4、有几个博士从东方经耶路撒冷到伯利恆敬拜婴孩耶稣,并献上礼物(太二1-12);5、希律王要杀害耶稣,约瑟被主的使者指示,就带着全家逃往罗马直辖的产粮区埃及,希律王死后,残暴的亚基老在犹太省做王,神指示约瑟前往小希律管辖的加利利拿撒勒居住(太二13-22);6、耶稣十二岁的时候,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在圣殿教师中一面听一面问(路二41-52)。耶稣一家往返拿撒勒和耶路撒冷的主要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经米吉多循中央山脉的诸城镇南下,但因当时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不和,所以大多走另一条路,即经西古提波利(伯善)渡约旦河,沿约旦河东南下到耶利哥之东,再渡河经耶利哥上行到耶路撒冷。上图分别绘出以供参考。-c

  1. 狄奥尼修斯·伊希格斯(拉丁语:Dionysius Exiguus 470年-544年)是一个六世纪出生于小赛西亚的修士。以发明了基督纪年而知名。该纪年被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即公历)用来计算年份。

  2. 伯‧示麦:这是旧约圣经的翻译,也称呼为“赫利奥波利斯”(古希腊语:Ἡλιούπολις),是古希腊人对古埃及城市昂(On)的称呼,意为“海利欧斯城”或“太阳城”。该城为下埃及第十三省省会,其重要性在宗教方面。太阳神拉的庙宇居古埃及第二,仅次于底比斯的阿蒙神庙。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575年—约公元前2130年)埃及第五王朝拉神成为全国崇拜对象。故影响甚巨。现仅存最古老的辛努塞尔特一世所建的方尖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