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大书 概览
- 1:1 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兄弟犹大,写信给那些被召、在父上帝里蒙爱、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
- 1:2 愿怜悯、平安([1.2]「平安」或译「和平」。)、慈爱多多加给你们!
在信首1、2两节致候辞内,作者按照新约时代写信的格式,书明写信者、受信者和祝福的话。写信人就是圣犹大,号达太的使徒。他为使读者认识自己,先说明自己的身份,自称为“耶稣基督的仆人”和“雅各的兄弟”。一说“仆人”(罗马书1:1:腓立比书1:1;加拉太书1:10等)便知作者与耶稣彼此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是耶稣基督所召选的使徒,负有传布福音为耶稣复活作证的使命。犹大与小雅各使徒,原同是“主的兄弟”(马太福音13:55)。但在二人所写的书信内都不提这事,只自称是“耶稣基督的仆人”。此外,他为使读者易于辨别这位自称为“耶稣基督的仆人”的是谁,便说明自己是雅各的兄弟。一提雅各,读者便知是指已为主殉道的耶路撒冷首任主教小雅各,他那为耶稣基督仆人的兄弟即是犹大使徒。至于受信人,似乎可以确定是巴勒斯坦及其附近地区内的犹太信友。他们都爱自己的主教小雅各。如今他的兄弟犹大给他们写信,希望他们怀念旧日对雅各的爱情接受他的劝告,遵守他的教训。作者谓信友是“那被召、在父上帝里蒙爱、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这句意义深奥的话,可说是以弗所书1:13-14一段的:天父召选世人成为自己的儿子,好使他们归属于他唯一的爱子耶稣,与他相结合而组成一个教会,他的妙身;换言之:世人之所以蒙受召选,只是因为上帝父自永远爱慕他们,预定他们要归于自己惟一的爱子耶稣。作者祝福受信人常获享“怜恤、平安、慈爱”。这三者包括上帝父与其爱子耶稣对世人,且时常愿给世人所赏的恩惠。犹大祈愿上帝父丰富赏赐信友这三种恩惠,因为在遇有困难,或邪说昌盛时,只有那些体会上帝的怜恤、平安、慈爱的信友,才能至死忠信。这也是圣约翰写给小亚细亚七个教会的书内一端主要的道理,参见启示录2、3章。
假教师受惩罚
- 1:3 亲爱的,我一直很迫切地想要写信给你们,论到我们同享的救恩,但我觉得有必要现在就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给圣徒的真道竭力奋斗。
- 1:4 因为有些人偷偷地进来,就是早就被判定受惩罚的不虔诚的人,他们把我们上帝的恩典变为放纵情欲的机会,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犹大早有意给信友写一封谈道的信,但现在,因时势迫切遂就写了这封劝戒的信,因为在教会内潜入了一些恶人播散谬理,引人淫乱。身为使徒的犹大不忍坐视,遂如古时的一位先知出来劝勉信友,应急起维护信仰,为信德而奋斗。在这两节中作者提出了他写这封信的动机和目的。他以为信友只能赖信心获得救恩;为天上一总的人,不论他有任何身份或居任何地位,只有一个“救恩”因为只有一个信德(以弗所书4:5;提多书1:4)。凡获得这救恩的人,就成为圣者,是在耶稣基督内的“圣徒”(使徒行传9:13、32、41;罗马书1:7等)。这使人得救应“交付圣徒”,且应永远“交付圣徒”的信仰,即是所谓的“信仰的口头宣讲”和保罗所谓的“信仰的托付”(提摩太前书6:20;提摩太后书1:14)。这信仰是不能变更的,就如上帝是不能变更的一样。信友在归化那一天。就领受了“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即永不改变的真理。沃冷贝格(Wohlenberg)以为“交付圣徒的真道”似乎是指教会初兴时给信友传授的一种“要理问答”,如保罗在罗马书6:17所提的“道理的模范”,或如第一世纪末所编着的《十二使徒遗训》。信友最大的损失是背弃信心,为此我们可以明了为何保罗对迦拉达人的态度如此坚决,犹大对犹太信友为何写了这封冒火的信。摧残信德的就是这些“不虔诚的”人。“不虔诚的”,按原文作“asebes”,此字通常是指不敬上帝,举动放肆,没有宗教信仰或生活的人。这些人就像潜入加拉太教会的假教师,“偷着进来”巴勒斯坦及其附近的教会内宣传他们的邪说。他们所散播的邪说是曲解了上帝的儿女所享的自由,竟将人按上帝义子所应过的“恩典生活”,而“放纵情欲”的禽兽生活(彼得后书2:12、19)。如此,他们自然要否认耶稣基督为独一的主宰和我们的主。犹大所攻击的假师傅,他们所有的错误不仅是在教理上,而更是在道德上。这真是对人一个宝贵的教训。圣约翰说:“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约翰福音3:20,参见弗5:6-13)。关于这憎恶光明的“不虔诚的”人,犹大说他们“自古被定受刑罚的”,即5-7所说上帝惩罚恶人的刑罚。这是因为他们不信仰耶稣,就如圣约翰所说:“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名”(约翰福音3:18)。在本书正文内,犹大就引用了一些例证来证实他这端道理。
- 1:5 这一切的事,你们虽然知道,我却仍要提醒你们:从前主([1.5]「主」:有古卷是「耶稣」;另有古卷是「上帝」。)只一次就([1.5]「只一次就」:有古卷把这句话放在「你们虽然」后面。)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后来却把那些不信的灭绝了。
- 1:6 至于那些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子的审判。
- 1:7 同样,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镇的人也跟着他们一样犯淫乱,随从逆性的情欲,以致遭受永不熄灭之火的惩罚,作为众人的鉴戒。
5-16节一段,可说是本书的主干。从5-7节作者列举上帝曾怎样惩罚了不虔诚的人。圣保罗说:“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可拿这话来作为本段经文的对照。如今先略解释这三节的大意,然后论述这三节内所有的两端重要的道理。作者以为无须多讲上帝怎样惩罚行恶的人,因为信友已知道这一切。当他们准备领洗入教时,对这基本道理(希伯来书11:6),曾受过相当多的教训:所以犹大只提及一些例证,即上帝在旷野里曾消灭“不信的人”(民数记14:1-35),惩罚犯罪的天使(彼得后书2:4),降火毁灭了五淫城(彼得后书2:6;创世纪19章),使当时扰乱教会的假教师和随从他们的人,害怕上帝的惩罚(彼得后书2:9)。作者用这三个例证,一方面“提醒”了信友,另一方面使我们明白假教师另外的毛病是骄傲、反叛和淫乱。此外,应注意的是,作者在此便提及的两端道理:一是耶稣的“先存性”,一是天使的罪过。关于基督的“先存性”,旧约的先知早已预觉到这一端奥迹(以赛亚书7:14-17,8:8;约翰福音8:56-58,12:37-41);到了新约时代,因耶稣自己的启示,使徒才将这端道理讲得相当清楚,如约翰福音1:10、11;哥林多前书10:4;腓立比书2:5-7及本书5节。本书第5节所说的“从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主”是指耶稣,为此一些古抄卷如BA等号,古译本如拉丁通行本及古作家如敖黎革讷等,都明以耶稣代替“主”作:“从前耶稣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怎么耶稣尚未降生就能在千余年前救以色列民出离埃及地?须知耶稣不但是人,也是上帝,是上帝圣子,是上帝永远的道;就因为他是上帝,所以在他未降生以前就已存在工作,领导选民出离了埃及地。犹大使徒是把旧约独归上帝的工作归于耶稣:这证明犹大使徒明认耶稣是上帝,同时也证明初兴的教会是多么坚信耶稣是上帝。这种讲法固然很对,但我们总以为在圣经内这些地方,还含有一种更深邃精微的意义。上帝造生万物都是为了他将要降生为人的圣子,所以他从永远就成了万有的元首和中心(以弗所书1:10;歌罗西书1:15-20)。为此他是天使和人类的君王,人类整个历史的演进是受他的推动,尤其选民历史的发展是由于他的引导,因为选民之所以蒙受召选,是为了全人类,要他肩负准备世人的心灵,去迎接降生的上帝圣子耶稣的特殊使命。圣经上许多地方,尤其圣保罗及圣约翰所讲的高深神学,如本着这一意义去解释,自然更为豁然开朗,较易明了。关于天使的罪过,在旧约内无明文记载,在新约内则有耶稣所说:“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约翰福音8:44)的话和启示录12章上所有的记载(参见启示录12章)。但在新约时代有许多关于天使犯罪的演义流传于犹太民间,如伪经以诺书及其他伪经如十二列祖遗训,亚当行传等,有关天使犯罪的事都有长篇传奇性的记载。据以诺书6、7两章所述,天使所犯的罪是随意娶女人为妻。
- 1:8 照样,这些做梦的人也污秽身体,轻慢掌权者,毁谤众尊荣者。
- 1:9 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谴责他,只说:「主责备你吧!」
在8、9两节内,作者愿说目前假教师的邪恶,相似在11节所说该隐、可拉所有的邪恶。似乎这些假教师为掩饰自己的淫乱常爱说:连天使都贪女色,何况我们?这真是痴人说梦,信口胡言。犹大为揭穿他们这丧尽廉耻心的主张,给世人指出事实上是他们自己荒淫无度,作贱自己和人的肉身,诋毁分享上帝光荣的天使,拒绝接受主耶稣对人所有的主权(参见彼得后书2:10、11并注)。这些邪恶人的行为正相反天使长圣米迦勒对魔鬼的尊严态度。本来圣米迦勒,以其为天使长的身份,能厉声斥责,诅咒魔鬼,但事实上他却谦恭有礼,只对他说了一句“主责备你吧”的话(撒迦利亚书3:2)。在第9节内,作者暗示当时在犹太民间很流行的一种传奇故事(Midrash)。作者引用这种传奇故事,一点不妨碍圣经的“默感性”,作者因圣灵的“默感”,为表达自己的心意既能利用譬喻和象征,自然也能引用传述或书籍中的传奇故事。事实上司提反(使徒行传7:15、23、30、53)和保罗(加拉太书4:21-26;哥林多前书10:4;提摩太后书3:8;希伯来书11:37)就利用了一些不见载于经典中的传奇。犹太有关米迦勒天使与魔鬼的争辩,在此是引用了一本书籍如摩西升天记呢,或只是引用了民间的口传?两种假设,都有学者主张,但近来学者多半随从敖黎革讷的意见,以犹大是引用了摩西升天记。不过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现存的摩西升天记正缺少记述摩西埋葬的一篇,所有的只是片言只字;同时这本伪经的著作时代也很有问题,通常学者都以它是第一世纪的著作。若是这样,犹大只能引用了当时的口传。关于这本伪经,问题尚多,无庸赘述。不过,我们仍以查理士(Charles)的见解为是,他主张犹大引用了摩西升天录。按这部伪经的古译本和现存的片言只字,关于摩西的葬礼,能有以下的两种修订:(一)圣米迦勒天使受了上帝的命,应埋葬摩西的遗体,魔鬼却来反对,以为埋葬的事就归于他,因为他自以为是物质的主宰;又因摩西曾杀了一个埃及人,所以他的肉躯应当腐朽与凡人无异。圣米迦勒反驳撒但无理的非难,并控告他曾出于嫉妒诱惑了夏娃,害了她的后裔,整个人类。(二)圣米迦勒愿意隐藏摩西的遗体,免得以色列民去敬拜他的坟墓,举行迷信的礼仪;撒但却愿意以色列民在摩西的坟墓上举行迷信的崇拜,奉他为神明,而忘记上帝,所以他坚决主张,要将摩西的遗体埋在一公开的地方。天使见撒但无理取闹,便向他说:“主责备你吧。”撒但见天使诉诸上主,迫于不得已只好退让,于是圣米迦勒将摩西的遗体隐藏了,“到今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申命记34:6)。以上两种修订或许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犹大的用意,并不在乎此,他的用意乃是愿提醒假教师:他们是多么傲慢强横;天使,尤其天使长圣米迦勒却是那么谦恭有礼,连魔鬼也不敢责骂。
- 1:10 但这些人毁谤他们所不知道的。他们与那些没有理性的牲畜一样,只做本性所知道的事,败坏了自己。
- 1:11 他们有祸了!因为他们走该隐的道路,又为财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
10-13节,犹大继续描述异端的邪恶人:在10、11两节中,他用旧约的典故为例证,在12、13两节中,具体地用自然界的比喻,比拟异端人。“这些人”即异端人,亦即彼得后书所称呼的“假师傅”,一点不效法天使长的文质彬彬的端雅,一遇有自己所不明了的事,就信口亵慢;又没有一点超性生活,甚至不信有超性生活,只顺从本性的冲动,讲求饮食男女,就好像“没有灵性的畜类”;结果只有自甘堕落,永远沉沦。的确,人若不努力度超性的生活,难免他的本性生活也不如禽兽!这些异端人自己过禽兽的生活还不足,还要陷害人,勾引人与他们同流合污,遂使犹大不得已像耶稣叱责法利赛人一样,说他们“是有祸了”,难逃上帝的惩罚。因为他们走的是该隐所走的路,不知抑制自己的偏情(创世纪4:7);如巴兰一样,贪图货财,引人纵欲行淫(民数记22-24,31:16),如可拉和其党羽一样,背叛教会,藐视神权。该隐、巴兰、可拉是走沉沦的路,这些荒淫爱财的异端人也是自趋灭亡。
- 1:12 这样的人是你们爱筵上的污点([1.12]「污点」:原文或译「礁石」。);他们无所惧怕地同你们宴乐,仿佛牧人只顾喂饱自己。他们是无雨的浮云,被风飘荡;是秋天没有果子的树,死而又死,连根被拔出来;
- 1:13 是海里的狂浪,涌出自己可耻的沫子来;是流荡的星,有漆黑的幽暗永远为他们保留着。
在12节前半节内,犹大仍具体地描写这些异端人的邪恶,说他们是当时信友“爱席”上碍眼的污点,因为他们与人交结,只顾自肥贪求宴乐,毫不知耻。所谓“爱席”是信友在举行“主的晚餐”即圣体圣事以前,为表示相亲相爱所有的宴会。(关于“爱席”,参见哥林多前书11章)继而作者由自然界取一些譬喻来状述这些异端人。有学者认为,犹大雅各兄弟二人既是农家子弟,自然都喜爱由自然界的现象,取譬设喻,来教训读者。虽然所取譬喻意义不免有点含混,但他们二人的文笔,尤其是犹大,却因此也生动活泼。犹大说这些异端人“是没有雨的云彩”,即谓他们的教义空洞,于人无益(箴言25:14);“是秋天没有果子的树”;晚秋正是草木凋谢的时节。晚秋不结果的树木,不但没有果实,连叶子也要落尽:这说明人由假教师不但得不到实益,而且连得实益的希望也丧失殆尽。是“死而又死”的,即谓他们再不是基督徒;在归化以前,原是生活于罪恶中的“死人”;但归化以后,赖信德已生活于基督(以弗所书2:1-7);如今因背弃了信德,“又死”在罪恶中(希伯来书10:26-31)。这样,他们就与基督和他的教会完全脱离了关系,无异“连根被拔出来”与土壤不发生关系,成为不结实的“树木”(参见玛15:13;若15:1-6)。犹大又将这些异端人比作“海里的狂浪”和浪花四散飞溅的“沫子”。学者对于这两个譬喻有不同的讲法,但最可取的,还是以这两个譬喻,不是指异端人的邪说,而是指他们纵欲无耻的生活,说他们放浪形骸,到处显露他们无耻的行为。海涛所溅起的白沫,因含有盐分,所到之处,植物无法生长,死海之滨不见青绿,其原因就在于此;海涛实又无异旷野中的热风,能使肥壤变为焦土(以西结书19:22)。阿拉伯人有句俗语说:热风所过处无沃土。人若任肉欲横流,必要丧尽生机;淫风迷惑人心,甚于旷野中摧残植物的热风。作者最后说他们“是流荡的星”。学者多以为这一譬喻仍是指异端人生活的放荡不羁。这一讲法本很不错,但不甚彻底。这比喻似乎应按以赛亚书14:12的意思解释,是指这些异端人的傲慢;他们由于傲慢,方不循规蹈矩,就像“流荡的星”;结果必堕入永远黑暗的幽冥——永苦的地狱。
上图: 《维纳斯的诞生》是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年)的蛋彩画,描述维纳斯诞生于大海的泡沫中,缓缓从贝壳里升起,与春神相伴的西风之神把维纳斯吹向海岸边,并由季节女神为她披上艳丽的斗篷。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Venus)就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情、美丽与性欲的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传说泰坦神克洛诺斯用镰刀割下了父亲天空之神乌拉诺斯的阳具扔进了大海,阳具四周泛起许多白色的泡沫,阿佛洛狄忒就成长在这漂浮于泡沫之中的阳具里,后来被海浪冲上了塞浦路斯岛。
- 1:14 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来临,
- 1:15 要审判众人,证实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证实不敬虔的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的话。」
- 1:16 这些人喜出怨言,责怪他人,随从自己的情欲而行,口说夸大的话,为自己的利益谄媚人。
14-16节内,作者引用了伪经以诺书1:9内的一段话。今本以诺书本段话可译作:“看,主带着他的万军和圣者,来向所有的人施行审判;他要消灭一切邪恶人,要惩罚一切有血肉的所行的恶事,和所说出的侮谩话,要处罚邪恶的罪人所说的那些相反他的亵渎话。”这段话,不论是在犹或在以诺书,都含有启示文体的色彩,就连犹:“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一句,也是启示文体的说法。一犹太文士曾写说:“凡以‘七’所指示的物或人,都是永蒙喜爱的,如第七层天,希伯来文七个指世界的名词中第七个名词(tebel),第七代圣祖以诺,——经上论他说:以诺与上帝同行, 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创世纪5:24),——第七代先祖摩西,耶西第七个儿子大卫,第七天安息日,第七月“提斯流”月……”。在洪水以前,被上帝接去的“第七代”圣祖以诺自然是蒙上帝特别喜爱的一位,故此上帝在接他去以前,赏赐他能说预言的恩赐:这种思想就是以诺书成书的原因,也是古代一些教父,如特土良、亚历山大革利免及圣奥古斯丁等,所以特别重视这本伪经的缘故,甚至埃塞俄比亚教会至今仍以这部伪经为圣经正典。犹大究竟为什么要征引以诺书?为描述上帝的审判,在先知书中原有许多讲论描写上帝审判的话,可供引用。依我们的意思,犹大在此是利用了一种“对人立论”(argumentumadhomines)的辩证法:异端人既好征引以诺书为辩护自己无耻的生活,使徒就引用同样的书来警告他们:上帝必降来施行审判,要惩罚行邪恶和讲说亵渎话的人。关于以诺的预言,意义甚为明显,无须多加解释。“千万圣者”是指天使和天朝诸圣(马太福音16:27;哥林多前书6:2等)。16节结束对异端人的描述,补述假教师所有未提及的另一邪恶,即不照上帝的旨意,只随私欲行事,好大言不惭,为了贪求利益,自甘低首下心,阿顺人情。凡对教会历史稍有研究的人,自不难看出历来创立异端邪说的人,与圣彼得和圣犹大二位使徒所攻击的人,没有多少区别。
警告和劝勉
- 1:17 亲爱的,至于你们,要记得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使徒从前所说的话。
- 1:18 他们曾对你们说过,末世必有好嘲弄的人随从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
- 1:19 这就是那些好结党分派、属乎血气、没有圣灵的人。
- 1:20 亲爱的,至于你们,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借着圣灵祷告,
- 1:21 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进入永生。
作者在描写假教师后(8-16),就向读者发言,劝他们不要因见有假教师在他们中播散邪说,就大为惊异,这原是主耶稣基督的使徒早就提醒他们应加警戒的事。由17、18两节绝对不能推论出作者不认自己为使徒,没有将自己列于使徒内,就如由彼得前书1:12绝对不能推断彼得不是一个宣传福音的人,或没有将自己列在宣传福音者中一样。作者在此只明明说使徒们曾提及过这事;但如细心研究,他实在将自己列在使徒内,以自己的警告即是使徒们所曾提出的警告。事实上,彼得后书3:2及提摩太前书4:1-5;使徒行传20:29、30就载有使徒们所提出的警告。19节犹大似乎更具体地描写使徒们所预言要来的假教师。他好像对读者说:使徒们所预言要来的那些“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的人,如今已经来了,就在你们面前。他们行事既只随私欲偏情,就自然“引人结党”,破坏耶稣基督教会的合一,不以教会是惟一的;既与教会脱离了关系,自然是没有超性生命,仅是“属乎血气”的人,过血肉的生活,与禽兽无异(10节)。在这样的人心内,自然没有上帝圣灵。圣保罗在罗8章内对上帝圣灵住在善人心内不住在恶人心内的道理,发挥得淋漓尽致,读者可自参考。有些非公教学者见犹大讲出这端保罗所爱讲的大道理,就表示惊异。这本没有什么可惊异的地方,新约内几乎没有一部书不谈到或涉及这端道理;这原是全教会最初接受的遗产,保罗得天独厚,只不过对这端道理多所发挥而已。敖黎革讷说:“犹虽然很简短,却充满天上的智慧。”20、21两节,就证明他所说不误。这两节内就包含上帝圣三道理的一个撮要:作者分别提到了每位的名字和每位的属性:上帝是父,他爱我们;耶稣是我们的主,赖他的怜悯,我们得入于永生;圣灵住在我们心内,教训协助我们祈祷(罗马书8:26、27)。此外,犹大亦如保罗(以弗所书2:20-22,3:17、18;哥2:7)劝告鼓励信友。在“至圣的真道”上建筑自己,其意是说:除非他们保存纯洁的信德(3节),即使徒所宣讲对耶稣应有的信德,绝对不能成为“上帝的建筑物”(哥林多前书3:9)。
- 1:22 有些人心中犹疑([1.22]「心中犹疑」:有古卷是「惹起争辩」。),你们要怜悯([1.22]「怜悯」:有古卷是「驳斥」;23节同。)他们;
- 1:23 有些人你们要从火中抢出来,搭救他们([1.23]有古卷是「存惧怕的心搭救他们」。);有些人你们要存惧怕的心怜悯他们,连那被情欲污染的衣服也要厌恶。
如果信友建筑自己在“至圣的真道上”,就也能照顾软弱,甚或堕落了的弟兄,而且其效率必卓绝神速。作者将需要援助的弟兄分为三类:(一)迟疑不决的:对这样的弟兄,只要给他们讲论至圣的信德道理,就可说服他们,使他们坚定。(二)陷入异端的:这些弟兄的命运,较前一类的更为堪怜。他们为异端人所误,好像已堕入火坑,救他们,就像救人脱离火坑,要勇敢果决,慷慨牺牲。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19-23就以身作则,指给世人应如此勇敢牺牲自己,慷慨拯救人灵。(三)堕落邪僻的:这些弟兄,不但丧失了信德,而且也丧失了人格(10节),荒淫无度。对这些弟兄,信友固然要怜悯,应尽力设法救他们脱离禽兽的生活,但作者如圣保罗一样,知道人性是软弱的(哥林多前书10:12;加拉太书6:1并注),劝信友援助这样的弟兄时,应“存惧怕的心”,即应常存敬畏上帝怕犯罪的心,庶几不致于污染他们的恶习,陷于罪恶:这即是“连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当厌恶”的意义。“情欲沾染的衣服”是利未记13:47所谓长大麻风之人的衣服。淫乱的罪恶就如人灵所生的大麻风,我们要细心检验医治,但也要注意消毒,免得自己染上。由这两节足见信友实在有义务照顾人灵,使人得救(提摩太前书5:8;希伯来书3:12-15;便西拉智训17:11、12等)。
祝福
- 1:24 愿那能保守你们不失脚,使你们无瑕无疵、欢欢喜喜站在他荣耀之前的、
- 1:25 我们的救主独一的上帝,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享荣耀、威严、能力、权柄,从万古以前,到现今,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在24、25两节内,犹大如圣保罗在罗马书16:20-27以一段赞颂辞结束了自己的书信。有些学者以为犹大书这首赞颂辞,就其庄严说,甚或超过了圣保罗在罗尾所有的赞颂辞。这却难以决定。犹大书这两节实在是新约中的金章玉句,其中的意义与本书的目的具有密切的关系。犹大以这一赞颂辞说明:信友惟有赖上帝的扶助护佑,才可以不失足,保持自己信德的纯洁,灵魂的无罪,在世上生活于“欢欢喜喜”中,期待主耶稣再度降临圆满他们的“欢欢喜喜”,而使他们获得永无穷尽的福乐(约翰福音15:11,16:24,17:13;罗马书8:17、18)。上帝圣父是借着他惟一的爱子耶稣基督,完成实践了他对人类所有的仁慈计划,所以圣教会借着自己的救主耶稣基督,将荣耀、威严、能力、权柄全归于上帝圣父。“阿们”,但愿如此!这与其说是犹大本人的赞叹,倒不如说是全圣教会的赞叹;全圣教会常是以“阿们”应和使徒对上帝的赞颂(哥林多前书14:16;哥林多后书1:20;加拉太书1: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