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第15章 概览
耶穌是真葡萄樹
- 15:1 「我就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
1-8一段内,耶稣用葡萄树和葡萄枝的比喻,来讲解他和门徒间的那种神秘的结合。使他讲这个比喻的近机会,也许是由于葡萄酒,因他全能的祝圣而变成自己的宝血的缘故(22:18)。本章的道理无疑是暗示圣体圣事的奥义,把圣体的奥迹用比喻来阐明。在旧约中葡萄树和葡萄园的比喻是尽人皆知的比喻,两者都是指以色列民族,如以赛亚书5:1-7;耶利米书2:21;12:10;以西结书15:18;17:5-10;19:10-14;何西阿书10:1-4;诗篇80:9-17。但在便西拉智训24:23葡萄树却指上主的智慧,更好说是指实现在法律上的上主的智慧。耶稣不说他是葡萄园,而单说他是葡萄树,因为葡萄树更能恰当地表现出他和门徒之间的密切关系。葡萄树无论它有无枝条,它仍是一株生活的葡萄树;葡萄枝条却大不然,它们没有自主的存在和生活,它们若与葡萄树连结,便可结出佳美的果实;若不结果实,便被砍掉,投于火中焚烧。信友和耶稣的关系,正如葡萄枝和葡萄树的关系一样;信友若与耶稣结合,便可结出永生的果实;如果与耶稣分离,便不能结天国的果实,必要投于永火之中(马太福音25:41)。耶稣曾说过:“我是生命的粮”(6:48),“我是世界的光”(8:12),“我是羊的门”(10:7),“我是道路”(14:6)……现在为表示自己本身和与自己信友的连合而说:“我是真葡萄树”。圣保罗根据这比喻的含义,讲论过妙身的道理(哥林多前书12:12、27;歌罗西书1:18,参阅以弗所书2:20-22:耶稣为房角石,信友为建筑在这房角石上的宫殿)。“真”这个形容词,普通是对“平常的”或“野生的”葡萄树而言,但在此这词的真意似乎是指“超越的”,“理想的”,或“齐全的”葡萄树。耶稣说这句话是要听众越过比喻的外表字意,去领悟这比喻中所含蓄的,内在更深一层的意义。“我父是栽培的人”:是说圣教会的生命与活动,全由父自己去管理(哥林多前书3:6-9)。
上图:圣殿顶部装饰的金葡萄。

上图:圣所入口柱子上的金葡萄。
- 15:2 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掉;凡結果子的,他就修剪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 15:3 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潔淨了。
- 15:4 你們要常在我裏面,我也常在你們裏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裏面,也是這樣。
上图:今日以色列加利利山区的葡萄树。
父管理葡萄树的方法有二:剪掉与清理。他要剪掉不结果实的枝条,就是要舍弃那些失掉信心和缺乏爱心的信友,换句话说,他要收回圣宠使他们慢慢不自知地死在自己的罪恶中。出卖耶稣的犹大就是一个实例。他要清理那些结果实的枝条,就是要用世界上的困苦、艰难、天灾、人祸,试验那些属于自己的人,即那些坚信上帝并热爱上帝的信友。他们固然都结圣德的果实,但上帝愿意他们再结更多更大更美好的果实。为此试验他们,就如从前试验过亚伯拉罕和约伯一样。“修理干净”,上帝把耶稣的门徒修治干净,是愿意他们在德行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爱心时常增加,一天比一天更相似他的圣子耶稣(8)。十一位使徒不要恐惧,他们不是那位枉称使徒的犹大——该剪去的枝条,反而他们因听从了耶稣的话,已经都是清洁的了(5:24;6:64;8:51;罗马书1:16;以弗所书1:13;歌罗西书3:16;彼得前书1:22等)。吾主耶稣的话,本身具有圣化人灵的奇效,只要人虔诚地去听,怀着服膺真理的心去听,必会得到光明而超入圣。巴不得我们常能手不释卷地阅读并体味圣经的真谛!圣奥古斯丁向上帝说:上帝!让你的经书,成为我心灵圣洁的愉快!“你们应住在我内,我便住在你们内……”:这是说信友该以信、望、爱三德一生与耶稣翕合,这样信友不是孤独地生活,而是耶稣在他内与他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加拉太书2:20;腓立比书1:21)。这是信友应该实习的超性生活,应该寻求的永远生活。这种生活是分享上帝圣三内在的生活。圣父在圣子内,圣子在圣父内,他们二位互相的生活,是由圣灵联系着。信友藉着爱心,住在耶稣内,因而成为天父的儿女,蒙受圣父和圣子的圣灵,获享耶稣的生命、活动和未来的永光。
- 15:5 我就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
信友只要常住在耶稣内,自然就能结出许多丰美的果实。假使他不幸犯了致死灵魂的大罪,与耶稣脱离了关系,便什么可使上帝喜欢的事也不能作了。圣保罗屡次劝他的教友注意这端道理,他对腓立比的教友写信说:“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立比书2:13,参阅:以弗所书2:8、9;哥林多后书3:5;罗马书9:16等)。
- 15:6 人若不常在我裏面,就像枝子被丟在外面,枯乾了,人撿起來,扔進火裏燒了。
- 15:7 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想要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全。
耶稣先积极地讲说,无论谁住在他内,便能结出永生的果实(加拉太书5:22、23);现在他消极地讲说,那些不住在他内的,便会有非常可怕的结局:这样的人仿佛被剪去抛在地上渐渐干枯的枝条,人要拾起来扔在火里焚烧。圣奥古斯丁评论说:“葡萄枝条若与葡萄树相连是多么可贵,但若与葡萄树割裂是多么可贱:园丁不能用它,工人也不能用它。葡萄枝条只有两条出路:或是连结在葡萄树上,或是投在火里。”信友们若想逃避地狱的火,就该常住在耶稣内而结丰满的果实。为达到这个目的,耶稣警告我们该常常祈祷:“祈求,就给你们成就。”祈祷是与耶稣共同生活的表现,又是保存这种共同生活的唯一无二的法门。“凡你们所愿意的……”:在这句话中没有说明祈求的对象是什么,然而我们若注意上下文便可推论出:该祈求的是对耶稣的爱情的增长,和对上帝国的广扬。圣教会内的圣徒们的生活,都是这道理的具体的实践。
- 15:8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 [ 15.8] 「是」:有古卷是「成為」。)我的門徒了。
- 15:9 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
- 15:10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會常在我的愛裏,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裏。
- 15:11 「我已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讓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讓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
耶稣的门徒不该自满于一个微小的理想,反应向最高理想的极峰挺进:“你们要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不但该为自己祈求:“成为我的门徒”,还该为圣教会祈求:“多结果实”。使徒们早已成为耶稣的门徒,为什么耶稣在这里又说: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有些学者以为“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是说该在众人前表现出他们是耶稣的门徒,结出丰富德行的美果。这讲法固然不错,但不够圆满,为此另有些学者认为“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是说日胜一日地相似耶稣,在耶稣内长进,直到在耶稣内完成(歌罗西书1:28)。这便是圣保罗爱讲的道理(哥林多前书2:6;13:10;以弗所书4:13、15;歌罗西书2:19等)。圣彼得也说得很好:“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愿荣耀归给他,从今直到永远。阿们”(彼得后书3:18)。因为我们能天天在耶稣内长进,为此可说,越长进,越能成为他的门徒。门徒与耶稣结合的方法,是爱;住在耶稣内,就是住在耶稣的爱内。这种爱是出于父:“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是心心相印的真实的爱,不是甜言蜜语口头上的爱,而是绝对服从,不顾牺牲的爱。我们若有了这种爱,不论我们所遇到的困苦艰难是多么大,是多么重,心里的喜乐常是饱满的(哥林多后书7:4),因为我们常觉得自己是在圣子和圣父的爱内。这种喜乐,耶稣要赐给他的门徒。这种喜乐正是旧约先知所预言的基督时代的幸福(3:29;以赛亚书40:1-11等)。
- 15:12 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是我的命令。
- 15:13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
耶稣在10节,已嘱咐过门徒应遵守他的一切命令,现在他特别提出其中一条来讲说。这条命令包含其他一切诫命,即世人应彼此相爱的命令(马可福音12:31;罗马书13:9-10;加拉太书5:14)。这命令,先说是“新的”(13:34),如今说是“我的”。耶稣为什么要说是“我的命令”?因为:(一)是他自己颁布的,(二)是他自己门徒的记号,(三)是领人相似他自己最直接的路径。这条命令要求门徒该有当仁不让的忠勇,就如耶稣为门徒和我们死了,门徒同样也不应怕为别人牺牲,至少心中该有为义捐躯的决心。事实上他们也真效法了为羊舍命的耶稣,都走上了杀身成仁的义路,最低限度也有了准备一死的决心(10:11-15;加拉太书2:20;哥林多后书5:14-16;以弗所书5:2、25等)。圣约翰后来对这节似乎加以解释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翰一书3:16)。门徒如果相爱到这种程度,便真够得上称为耶稣的朋友。13节中耶稣声明为“朋友”舍命是无以复加的爱;那么为“仇人”舍命,不更算是最大的爱吗?有人以为耶稣说这话的意思,是说在世人中,人为“朋友”牺牲性命已是最大的爱了,因为在世人中,没有一个愿为“仇人”牺牲性命的,但耶稣自己却作出了比“为朋友”牺牲性命更大的爱,就是他不但为朋友,也为仇人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也有人以为“朋友”二字此处应另有解说,因为普通我们总认为朋友最低限度该彼此相爱,假若只是甲爱乙而乙不爱甲,便不能算是朋友。然而耶稣却打破了这种狭义自私的见解,他对爱他的人称为朋友,对不爱他的人也称为朋友。犹大引领恶党捉拿他时,在那忘恩负义背叛恩主的一刹那,耶稣仍称他为朋友(马太福音26:50)。可见耶稣在这里说“为朋友”牺牲就是“为仇人”牺牲的意思。如此说来,自然更是无以复加的爱。耶稣鲜血淋漓地在十字架上断了气,原是为了他的仇人。
- 15:14 你們若遵行我所命令的,就是我的朋友。
- 15:15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但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我從我父所聽見的一切都已經讓你們知道了。
“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尤其是在奴隶制度盛行的时代,——适逢其会,耶稣就生在那个时代,——仆人在主人的眼中几乎有如无灵的犬马。主人对待仆人,只管出命下令,不讲什么理由,仆人根本没有反抗的权利,倘有一点表示反抗的形迹,立时就有身首异处的危险。为此耶稣不愿称使徒为仆人,而愿称使徒为朋友。仆人不能知道主人所要作的事,使徒却知道耶稣所要作的事,因为耶稣把他由父那里所听来的事,都告诉了使徒。假使他们不能完全明白,但也无妨是耶稣的朋友,因为不久以后,耶稣要派遣真理的圣灵,这位真理的圣灵会叫他们明白一切(16:13)。
- 15:16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派你們去結果子,讓你們的果子得以長存,好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會賜給你們。
- 15:17 我這樣命令你們,是要你們彼此相愛。」
门徒所以能成为耶稣的朋友,是因为吾主拣选了他们,立定了他们,叫他们去结果实。“果子”在此是指使徒们为发扬天国在世上所立的丰功伟业的效果,耶稣愿意这些效果,存留直到永生。为能善尽这“渔夫”、“收获者”、“牧人”的责任,耶稣再三劝勉他们,多行祈祷,彼此相爱。只要他们以耶稣的名向父祈求,无论何事都可以得到;只要他们彼此相爱,他们的毅力便会加强,足以胜过憎恨攻击天国的一切世界上的暴力。
世人的憎恨
- 15:18 「世人若恨你們,你們要知道,他們在恨你們以前已經恨我了。
- 15:19 你們若屬世界,世界會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而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
- 15:20 你們要記得我對你們說過的話:『僕人不大於主人。』他們若迫害了我,也會迫害你們,他們若遵守了我的話,也會遵守你們的話。
- 15:21 但他們要因我的名向你們做這一切的事,因為他們不認識差我來的那位。
以爱心和祈祷作保障的使徒,已准备妥当,可以忍受世界的憎恨和攻击。他们与耶稣是共同一致的,换句话说,他们与耶稣形成了一个神妙的身体;那么他们所要遭到的命运,当然不能与耶稣所遭到的不同。世界既然憎恨了并迫害了耶稣,就不能不憎恨与迫害追随耶稣的使徒(马太福音10:22;24:9;马可福音13:13;路加福音21:17)。圣约翰自己解释吾主这教训说:“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翰一书3:13、14,参阅约翰一书4:5;哥林多后书6:14—16;以弗所书6:11、12)。圣约翰在启示录上曾极力描写这世界和它的王猛烈攻击“整个基督”——圣教会。这战争在今日已到了极残酷的阶段。世人在走着两条背道而驰的路:有的归向基督,有的归向“兽”(启示录13:3等)。然而作耶稣门徒的,不要恐惧害怕,裹足不前,反要热切祈祷,彼此相爱,始终依靠上主,坚信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上帝的羔羊——耶稣基督。
“因我的名”即谓:为了我为上帝子的地位。其实攻击教会是从犹太人开始,他们不能容忍信友承认耶稣是上帝,故千方百计要消灭耶稣的名字。后世攻击教会的人都是从犹太人学得了这一套。他们有时也许能容忍耶稣是一位历史上的伟人,但不肯承认他是上帝的儿子(彼得前书4:14;使徒行传5:41)。犹太人这样作过,是因为不认识上帝(16:3),不认识上帝是永远的爱(约翰一书4:8),是要以圣子的慷慨牺牲来救赎万民的大父。其他的迫害者,更加不认识上帝。他们不像犹太人曾蒙受过上帝的启示,在耶稣身上只能看出他是一个血肉的纯人,所以耶稣说:“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 神的殿里,自称是 神。”(帖撒罗尼迦后书2:4)。
- 15:22 我若沒有來教導他們,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他們的罪無可推諉了。
- 15:23 恨我的也恨我的父。
22节是直接指耶稣同时代的犹太人,尤其是指文士和法利赛人。这些人在耶稣“没有来”以前,不但相信上帝,也相信“要来的基督”;事实上真的基督来了,他们却不接纳,不相信,反而憎恨他,因此他们不能推托无罪(9:39-41;16:8-11)。22节是指当时的犹太人,也指后世一切的人。耶稣是上帝派遣来的,恨耶稣就是恨派遣他来的父(5:23;10:30、38;14:9等)。
- 15:24 我若沒有在他們中間做過別人未曾做的事,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連我與我的父,他們也看見了,也恨惡了。
- 15:25 這是要應驗他們律法上所寫的話:『他們無故地恨我。』
耶稣除苦口婆心教训了犹太人以外,还在他们之中行了许多任何人从未行过的工程(5:36;10:32、37等)。这些工程本来就证明耶稣是基督,是上帝子(20:30、31),然而犹太人硬装看不见,自命不凡,假冒仁义,憎恨耶稣和派遣他来的父,如此正应验了诗篇上指着基督说的:“但我的仇敌又活泼又强壮,无理恨我的增多了”(诗篇38:19;69:5)。“律法”二字在此处是泛指全部旧约(8:17;路加福音2:23等)。“无故地”是说犹太人恼恨耶稣只为发泄他们的怒气,并没有什么理由。世间不公之事,无过于此。耶稣本身没有什么上对不住上帝,下对不住世人的事,犹太人竟这样厌恶恼恨他。世间不平之事,也无过于此。
- 15:26 「但我要從父那裏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的那真理的靈,他來的時候要為我作見證。
- 15:27 你們也要作見證,因為你們從起初就與我同在。」
耶稣责斥犹太人,因为他们听到了他的教训,看到了他的工程,仍旧心硬如石,不但恼恨他,反而要杀害他。但是恼恨和杀害却扑灭不了这照世的“真光”(1:5、9)。将来“真理的圣灵”和耶稣的教会,要继续耶稣仍然不断地给世人作证,证明他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关于保惠师,参阅14:16和注。吾主在14:26说:“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在此说:“就是从我父那里给你们要派遣的”,由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圣灵是耶稣和上帝圣父共同派遣来的(使徒行传2:53;以弗所书4:8;路加福音24:49)。但在此耶稣却加了一句很有关系的话:“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这是说圣灵和圣子都是从天父那里来的,圣灵的使命和圣子的使命是并行不悖的,是同一目标的(8:42;13:3;16:27;17:8)。这有时间性的使命——父派遣子,父与子派遣圣灵,暗示上帝圣三内在生活的相互关系。说圣父和圣子派遣圣灵,因为圣灵从永远到永远是由圣父圣子所共发的,或依据一些希腊教父的意见:圣灵是由圣父藉圣子所发出的。为此圣灵不但称为“上帝之灵”,而且在新约上也称为“耶稣的灵”(使徒行传16:7)。在启示录22:1还将圣灵比之于从上帝及羔羊的宝座流出来的生命之水的江河。圣灵先在信友心中为耶稣作证,然后藉着信友,在世人面前为耶稣作证;换句话说,圣灵的工作和圣教会的活动是趋于一致,而分不开的(启示录22:17;罗马书8:23、26、27等)。使徒行传即是这件事的最有力的明证。“你们从开始就和我在一起”:给耶稣作证的,不是任何人,而是从起头,即从耶稣受洗以来,随从他的那些被他拣选的门徒。他们的证言世世代代存留于耶稣的圣教会内。他们是“ 神预先所拣选为他作见证的人看”(使徒行传10:41),而圣教会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以弗所书2:20),只有从使徒传下来的圣教会,根据基督赐与的权柄,才能宣告:“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约翰一书1:1、3)。
返回“聖經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