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靈與靈修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洪水灭世与亚伯拉罕蒙召之间,经过数千年余年,除叙述巴别塔建筑外,毫无记载。那时的宗教是怎样进展的,我们只可由那时代的起首和末尾知道:含对于洪灭世是身历其境的人,是亲眼见过的。他虽然明明知道洪水的祸患,是出于人类的罪孽,但是他却毫无警戒之心。即在最初的几代已将上帝以洪水罚人的事实忘掉。亚伯拉罕蒙召,是因为人和他的家族,不再重视对上帝应有的坦白信仰。巴别塔的记载,便是人违犯上帝和反抗上帝而受惩罚的历史。

巴别塔

在巴别塔事件之前,人类的语言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是从挪亚而出来的。如果没有巴别塔事件,相信现在也是口音一致的。正是因为经历巴别塔事件,上帝用他的能力让天下人都变乱了口音,才会有如此多的方言,而巴别塔的方言是混乱的,而五旬节的方言却是导向人类的救主,那时候圣灵将说方言的恩赐赐给使徒们,让他们能在说不同语言的民族之中传扬上帝的福音,耶稣基督的好消息。

上图:这些镶嵌珍珠的陶瓷碎片附在沥青上。这是巴别塔时代人类使用沥青技术的证据。出土于美索不达米亚,现藏于卢浮宫。

上图:这些镶嵌珍珠的陶瓷碎片附在沥青上。这是巴别塔时代人类使用沥青技术的证据。出土于美索不达米亚,现藏于卢浮宫。

上帝知道,他们的统一是背叛上帝的出发点。他们认为自己人数众多和意见一致,相信能与上帝对抗。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宗是吃了上帝吩咐不可吃的果子(3:22)而被逐出乐园,而这些人却试图成为上帝,让人类共同体成为神,来宣扬人类自己的名。

上图: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的名画《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1563)。

上图: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的名画《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1563)。

上图:欧洲议会大厦(European Parliament),根据Pieter Bruegel的名画《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设计而成,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1999年竣工。

上图:欧洲议会大厦(European Parliament),根据Pieter Bruegel的名画《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设计而成,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1999年竣工。

上帝立即告诉他们,他是胜于所有人类的全能者。上帝破坏了他们的图谋(诗篇2:4)使他们彼此之间言语不通。他们不能统一,从此再不能实行他们共同的计谍,他们的势力为上帝所抑制,他们的自负为上帝所屈服。关于巴别塔的记述,有两个问题:(1)所言仑的是所有的人类呢,还是人类的一部分呢?(2)语言的不同演变,是不是突然就改变了?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现代一些人认为不是全人类,他们的依据是挪亚的洪水也不是全世界,只是局部地区。虽然,目前对于这种观点没有办法提出强有力的反驳,但是,个人认为是所有的人类。

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人类的语言,究竟是怎么出现分歧的?是不是突然出现的呢?答案是:从现代的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突然的改变是不符合语言学的研究的。所以有认为认为,巴别塔的语言的辩论不是忽然就改变了,而是巴别塔事件之中,各个领袖意见不同以至于他们逐渐的分开,距离远了之后,他们就逐渐产生不同的语言。这是上帝智慧的安排。当然,有很多学者认为语言的辩论时上帝的作为,是突然之间的改变。如果世界的历史,好像那些支持进化论/神导进化论的人认为的那样,具有几千万年的历史的画,这一种观点是有可能的。如果按着教会古老的观念,从上帝创造至今不过是数千年的历史的话,则语言的辩论是发生在刹那之间。个人支持后一种观点。

上图:世界主要语系(Language Family)的分布。根据Ethnologue 2015年的资料,目前全世界已知7472种语言。语言学家们根据这些语言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分为数百种语系,但他们至今无法在语系的划分上取得统一意见,更无法合理解释这些语系的「祖语 Proto-language」来源于何处,只有圣经能提供答案。

上图:世界主要语系(Language Family)的分布。根据Ethnologue 2015年的资料,目前全世界已知7472种语言。语言学家们根据这些语言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分为数百种语系,但他们至今无法在语系的划分上取得统一意见,更无法合理解释这些语系的「祖语 Proto-language」来源于何处,只有圣经能提供答案。

上图:主前610年新巴比伦帝国的巴比伦塔庙(Ziggurat)示意图。每个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市都有一个塔庙,作为城市守护神从天而降的阶梯。塔庙于主前4000年由苏美尔人的高台演化而来,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埃兰人、阿卡德人和亚述人都曾建造塔庙,高度从两层到七层不等。塔庙的造法基本相同,内部用晒制砖填充,每隔一定高度就铺上一层芦苇席,外壳以沥青作胶泥,用烤制砖砌成,国王的名字有时会刻在这些砖头上。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主前484-425年)所描述的巴比伦塔庙有7层,高91米,占地91米x91米,顶端有神龛,是当时这个地区最高、最显眼的建筑,用来敬拜巴比伦的守护神马尔杜克。主前330年,亚历山大下令铲平这座塔庙,以便在原址上建造他的陵墓。结果壮志未酬身先亡,重建计划成了烂尾工程。

上图:主前610年新巴比伦帝国的巴比伦塔庙(Ziggurat)示意图。每个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市都有一个塔庙,作为城市守护神从天而降的阶梯。塔庙于主前4000年由苏美尔人的高台演化而来,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埃兰人、阿卡德人和亚述人都曾建造塔庙,高度从两层到七层不等。塔庙的造法基本相同,内部用晒制砖填充,每隔一定高度就铺上一层芦苇席,外壳以沥青作胶泥,用烤制砖砌成,国王的名字有时会刻在这些砖头上。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主前484-425年)所描述的巴比伦塔庙有7层,高91米,占地91米x91米,顶端有神龛,是当时这个地区最高、最显眼的建筑,用来敬拜巴比伦的守护神马尔杜克。主前330年,亚历山大下令铲平这座塔庙,以便在原址上建造他的陵墓。结果壮志未酬身先亡,重建计划成了烂尾工程。

巴别(Babel)来自希伯来文"balal",有“紊乱、混乱”的意思。“巴别”按巴比伦言语来讲,即等于“Babelu”——“上主的大门”。但,这不过是一般民族语言学上的意义。

闪的后代

( 代上 1.24-27 )

10节有关闪参阅历代志上1:17。

16节有关希伯参阅历代志上1:19。

20-26节参阅约书亚记24:2;历代志上1:26。

他拉的后代

上图:吾珥第三王朝时期的吾珥城示意图。吾珥最早的建筑始于主前5500年左右的欧贝德文化(Ubaid Period),主前27世纪吾珥重新繁荣,成为苏美尔人敬拜月神的圣地。主前2112年,乌鲁克(Uruk )人乌尔纳姆(Ur-Namma,主前2112年-2095年在位)占领吾珥,建立了吾珥第三王朝(Ur III dynasty,主前2112-2004年),统一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朝,被称为复兴的苏美尔帝国(Neo-Sumerian Empire)。

上图:吾珥第三王朝时期的吾珥城示意图。吾珥最早的建筑始于主前5500年左右的欧贝德文化(Ubaid Period),主前27世纪吾珥重新繁荣,成为苏美尔人敬拜月神的圣地。主前2112年,乌鲁克(Uruk )人乌尔纳姆(Ur-Namma,主前2112年-2095年在位)占领吾珥,建立了吾珥第三王朝(Ur III dynasty,主前2112-2004年),统一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朝,被称为复兴的苏美尔帝国(Neo-Sumerian Empire)。

上图:吾珥城的月神塔庙(Ziggurat),是一座两层高的砖建筑物,下层的砖用沥青结合,上层的砖用灰胶结合。这座神庙基本被保存了下来,现已被复原。吾珥是苏美尔人敬拜月神辛(Sin,苏美尔语 Nanna)的中心,吾珥第三王朝时期,乌尔纳姆在吾珥修筑了城墙、兴建了巨大的神庙,使吾珥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

上图:吾珥城的月神塔庙(Ziggurat),是一座两层高的砖建筑物,下层的砖用沥青结合,上层的砖用灰胶结合。这座神庙基本被保存了下来,现已被复原。吾珥是苏美尔人敬拜月神辛(Sin,苏美尔语 Nanna)的中心,吾珥第三王朝时期,乌尔纳姆在吾珥修筑了城墙、兴建了巨大的神庙,使吾珥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

上图:主前2600年吾珥妇女的珠宝金饰,可以看出在亚伯拉罕出生前400多年,吾珥就已经相当繁荣。撒莱愿意抛弃这样的生活,不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而是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彼前三3-4),跟随亚伯兰前往未知的蛮荒之地,难怪被称为「仰赖神的圣洁妇人」(彼前三5)的榜样。原件出土于吾珥,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上图:主前2600年吾珥妇女的珠宝金饰,可以看出在亚伯拉罕出生前400多年,吾珥就已经相当繁荣。撒莱愿意抛弃这样的生活,不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而是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彼前三3-4),跟随亚伯兰前往未知的蛮荒之地,难怪被称为「仰赖神的圣洁妇人」(彼前三5)的榜样。原件出土于吾珥,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有关他拉参阅约书亚记24:3;尼希米记9:7;犹滴传5:7;使徒行传7:4。

上图:「吾珥军旗 The Standard of Ur」两侧的图案。吾珥出土的「吾珥军旗」是一个木盒,盒子两侧镶嵌了极为精致的马赛克,一侧是战争和胜利的场面,另一侧是和平和宴会的场面,可以看出在亚伯拉罕出生前400多年,吾珥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物质文明和艺术水平。但神却要他抛下这一切,前往当时的蛮荒之地迦南。原件制作于主前2600年,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上图:「吾珥军旗 The Standard of Ur」两侧的图案。吾珥出土的「吾珥军旗」是一个木盒,盒子两侧镶嵌了极为精致的马赛克,一侧是战争和胜利的场面,另一侧是和平和宴会的场面,可以看出在亚伯拉罕出生前400多年,吾珥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物质文明和艺术水平。但神却要他抛下这一切,前往当时的蛮荒之地迦南。原件制作于主前2600年,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上图:吾珥城遗址,废墟遗址上最显眼的是供奉月神的塔神,还有许多住房的遗迹。主前2006年,以拦人攻入吾珥,吾珥第三王朝灭亡。今天,大部分从吾珥挖掘出来的文物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

上图:吾珥城遗址,废墟遗址上最显眼的是供奉月神的塔神,还有许多住房的遗迹。主前2006年,以拦人攻入吾珥,吾珥第三王朝灭亡。今天,大部分从吾珥挖掘出来的文物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

上图:亚伯拉罕从吾珥到迦南的路线,全程约1900公里。他们可能是沿着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商业大道前往迦南,沿途经过巴比伦、利马、哈兰和大马士革等城市,从吾珥到哈兰大约1100公里,从哈兰到迦南地大约800公里。亚伯拉罕信靠神,凭信心走完了这段漫长的路程,所以圣经说:「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创十五6)。

上图:亚伯拉罕从吾珥到迦南的路线,全程约1900公里。他们可能是沿着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商业大道前往迦南,沿途经过巴比伦、利马、哈兰和大马士革等城市,从吾珥到哈兰大约1100公里,从哈兰到迦南地大约800公里。亚伯拉罕信靠神,凭信心走完了这段漫长的路程,所以圣经说:「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创十五6)。

#聖經概覽 #舊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