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太书 第1章 概览
问候
- 1:1 我使徒保罗和所有跟我一起的弟兄,写信给加拉太的众教会。我作使徒不是由于人,也不是藉着人,而是藉着耶稣基督与使他从死人中复活的父上帝。
- 1:2 【并于上节】
- 1:3 愿恩惠、平安( [ 1.3] 「平安」或译「和平」。)从我们的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归给你们!
- 1:4 基督照我们父上帝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现今这罪恶的世代。
- 1:5 愿荣耀归给上帝,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本书的致候辞,与当时罗马、希腊和希伯来人通信的致候辞大致相同,只是本书略去了保罗对于收信人通常所加的称赞语。参阅罗马书1章相关注释。这或者是由于保罗对于加拉太教会特别挂念和心急的原故。
但是本书的要旨,却尽包括在这明白而威严的致候辞中了。这是加拉太书1:1-5与罗马书1:2-6相同之点。保罗的敌人因为攻击保罗的使徒地位和他所宣讲的福音,为此保罗在书信的开端便非常清楚地声明他是真正的使徒,他所宣讲的福音是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的福音。他是真正的使徒,因为选召他的不是人,即不是藉别位使徒或教会,而是上帝圣父藉着自己的圣子耶稣基督召选了他;换句话说,上帝圣父是保罗使徒职位的根源,耶稣基督是保罗使徒职位的委任者(使徒行传9:15、16,22:15、21,26:17、18)。保罗在“耶稣基督”一名之后加添他是“死里复活”的一语,似乎有意指出:虽然耶稣生活在世时没有召选他作使徒,但仍是同一永生和召选十二使徒,为唯一救世主的耶稣召选了他作使徒。“一切与我同在的众弟兄”没有指明是些什么人,但很可能是指保罗的同工者(哥林多前书1:1;哥林多后书1:1;腓立比书1:1;歌罗西书1:1;帖撒罗尼迦前后书1:1;腓利门书1),也很可能是指保罗写信时所在地的教会内的众信友。这信是寄给加拉太各教会的,所以可说是一封公函。“愿恩惠、平安……”这样的问安语必定是由吾主耶稣吩咐他的门徒向世人问安的话而来的(马太福音10:12、13)。“恩惠”此处几乎等于“救恩”;“平安”是指获得而享受救恩的欢乐。这两种恩赐是密切相连的,为此上帝圣父和上帝圣子耶稣同时把此二恩赐给了世人。保罗一提起耶稣,便加上了一句“基督照我们父上帝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是愿指明耶稣为了我们世人甘心服从上帝圣父的命令而受苦受死(罗马书5:6、8;哥林多前书15:3;加拉太书2:20)。“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说明耶稣为何受苦受死。“罪恶的世代”是指隶属于罪恶势力的世界。这“世代”或“今世”是和“来世”相对的,参阅罗马书12:2;哥林多前书1:20,2:6,3:18;哥林多后书4:4;以弗所书1:21等和罗1章。吾主耶稣一生的工作都是为了荣耀上帝圣父:“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约翰福音17:4)。耶稣的使徒保罗,一提到救世主的大工程——救赎人类,哪能不赞美荣耀天父(5节)。
没有别的福音
- 1:6 我很惊讶你们这么快就离开那位藉着基督之( [ 1.6] 有古卷没有「基督之」;另有古卷是「耶稣基督之」。)恩呼召你们的上帝,而去随从别的福音;
- 1:7 其实并没有另一个福音,不过有些人骚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
- 1:8 但无论是我们或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 [ 1.8] 有古卷没有「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该受诅咒!
保罗这样迫不及待地责备加拉太人,是因为他们那样迅速地离开了召叫他们的上帝,而归向了另一种福音。“离开……去从”一语,按原文的本意是指脱离本党而投入另一党,或临阵投敌之意,好像说加拉太人现在舍弃基督教而信服犹太教,舍弃福音的自由而投向法律的束缚。他们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和上帝脱离关系,但脱离的行为已在开始,因为他们正在听从那些扰乱者的宣传。上帝原来召叫他们得到了基督的恩惠,亦即上帝以基督的恩惠召叫了他们,但他们却“这么快”听信了新传来的假福音,接受了犹太主义保守派的宣讲。
6节“恩召”和7节“基督的福音”是指耶稣的启示,或天父藉耶稣所启示的得救之道。那么就如只有一个上帝,一个基督,一个信仰(以弗所书4:5、6),同样也只有一个福音。犹太主义保守派的信友自夸他们所宣讲的是耶稣的真正福音,实际上他们是扰乱了加拉太人的信仰,企图改变耶稣的福音。保罗看破了他们的这种阴谋,所以迫不及待地修书向他们抨击。原来保罗不能自己反对自己,而去宣讲另一种福音,从天上降下来的天使更不能讲另一种反对耶稣福音的福音;退一步说,如果真发生了这样背理的事,就是保罗自己和天上下来的天使都是“当被咒诅”的。“当被咒诅”一词的意义,是说,愿这样的人,不但不能再蒙上帝的祝福,而且还该受上帝的咒骂。按“当被咒诅”一词,原文为“anathema”,指圣经上所记载并当时犹太人所施的一种名谓“赫楞”(herem)的刑罚。这种刑罚,是剥夺那些违犯法律者应享的一切权利,认他们和外邦人与税吏无异(马太福音18:17);“赫楞”也指一种献给上帝而应毁灭的礼物——禁物。参阅约书亚记6:18;利未记27:29和注,申命记7:26,13:18。保罗对这些企图改变耶稣福音的“假使徒”(哥林多后书11:13),也愿他们遭受上帝的毁灭,就是说:愿他们不属于上帝的国,愿他们得不到上帝的保佑。最大的灾祸,莫过于此。
- 1:9 我们已经说了,现在我再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以往所领受的不同,他该受诅咒!
- 1:10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还是要得上帝的心呢?难道我在讨人的喜欢吗?我若仍旧想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
“我们”一语,可指保罗一人,也可指那些和他在一起的同工者。“已经说了”不是指前节的话,乃是指他昔日在加拉太居住时,给当地的信友所说的话;至于保罗何时给他们提出了这样严重的警告,我们不能作肯定的答复;如果按我们所赞成的意见,保罗的这封信是写给加拉太南部信友,就是那些他在第一次传教时(公元44-49)所归化的信友,那么,这警告可能是在第二次传教时(公元49-52,使徒行传16:6)或在第三次传教时(公元53-57,使徒行传18:23)提出的。不论如何,第8节的话是一种假设,但第9节,确为当时实有的事情,因为就在保罗写这信时,加拉太就有一些“假使徒”给当地的信友宣讲另一种异于他们所接受的福音;关于这些人物,保罗毫不客气地说他们是应该受诅咒的。由此可知耶稣的使徒就如古时的先知一样,深信自己的话是不能错误的,因为他们是上帝的代言人,上帝的信使,这也是耶稣在世时所肯定的:“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弃绝我的就是弃绝那差我来的。”(路加福音10:16和注)。身为使徒的保罗一生只求上帝的喜爱,不求人的喜爱(哥林多前书9:16)。保罗的敌人宣称:他讲割损礼为得救已不需要的话,只是为讨人的欢心,减轻福音的重担,来迎合人心。保罗觉得这样的诽谤,不值得一驳,因为要做耶稣忠实的仆人,岂能求世人的欢心?旧约的先知称为上帝的仆人,在新约时代信友,尤其是使徒也称自己为基督的仆人(罗马书1:1和注,腓立比书1:1;雅各书1:1;彼得后书1:1;犹大书1;启示录22:3等)。仆人应当忠于主人;保罗既做了基督的仆人,在尽使徒的职责上,哪能有不忠于基督的事呢(10节)?保罗说这话,就如许多先知一样,觉得自己的“忠信”是无可指摘的(耶利米书20:9)。
保罗怎样成为使徒
- 1:11 弟兄们,我要你们知道,我所传的福音不是按照人的意思;
- 1:12 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而是藉着耶稣基督的启示而来。
- 1:13 你们听说过从前我在犹太教中的行径,我怎样竭力压迫残害上帝的教会。
- 1:14 在犹太教中,我比本国许多同辈的人更激进,为我祖宗的传统更热心。
保罗既然证明了自己是耶稣的一位忠信仆人,现在他要证明自己所宣讲的福音,是吾主耶稣亲自启示给他的。保罗的敌人很可能这样诽谤他说:保罗只能算是一个次等的使徒,他不能与十二使徒等量齐观,因为他们是直接从耶稣领受了传布福音的命令(马太福音28:18-20);至于保罗这人,他不曾认识耶稣,又不是由十二大使徒所委派的,故此他所宣讲的一切,是有问题的,如何能算为耶稣的真正福音呢?保罗为攻击敌人的这些诽谤,先证明了两件事:
(a)他所宣布的福音全是由耶稣亲自启示给他的,并奉耶稣的命而宣讲的;
(b)他虽不属十二使徒的团体,但他们,尤其是彼得却认可了他所宣讲的福音:这是1:11-2:21一大段的要义。
保罗为要达到他辩证的目的,迫不得已,就像耶利米先知一样(20等),提起了他亲身所经历的一些事,以证明自己的地位。哥林多后书11、12两章保罗也同样以事实来攻击同样的敌人。保罗在1:11-2:21一段的论证,是强调自己为使徒就如其他大使徒一样,因为:
- (一)他从耶稣直接接受了福音(1:11-15);
- (二)他接受后不经任何人的批准,便开始宣讲了(1:16-24);
- (三)耶路撒冷会议时,大使徒们认可了他所宣讲的福音(2:1-10);
- (四)在安提阿为保存这福音的纯正性,竟当面责备了使徒之长圣彼得(2:11-21)。
从这四点看来,保罗是耶稣的真传使徒,毫无疑义。“我告诉你们”,如哥林多前书12:3,15:1;以弗所书1:9等处,是一种颇具权威的声明,也可说是作20节“我写给你们的不是谎话,这是我在上帝面前说的”一语的前奏,是愿意证明他所宣讲的福音,不是属人而是属神的,换句话说,是由耶稣启示的福音(12)。有些学者把12b译作:“而是藉着耶稣基督的启示蒙受的”,按原文两种译法都可,意思也没有多大出入。保罗的意思是说:他所宣讲的福音,不是十二大使徒教给他的,也不是如其他的信友一样,由讲授教理的教师学来的,而是直接得自耶稣基督的启示:所以他和十二使徒一样,都是福音的仆人(罗马书1:1),因为人人都知道保罗从前激烈地迫害过基督的教会,设法要把她彻底消灭(使徒行传9:1-30)。他不但是一位激烈的迫害者,同时更是一位激烈的法利赛人,他对于犹太的教义、习俗和祖先的传授,比他同年的犹太人更加倍热爱和保守。他对于自己昔日的法利塞党的生活,并不觉得有什么良心上的责备(腓立比书3:6;提摩太前书1:13、14),但这不能算是他日后成为使徒的准备,若没有上帝显奇迹归化他,谁也不能想像到决心要消灭基督教会的扫罗,会成为不惜牺牲性命地去宣扬基督教会的伟大使徒保罗!
- 1:15 然而,那位把我从母腹裏分别出来、又施恩呼召我的上帝( [ 1.15] 有古卷没有「上帝」。),既然乐意
- 1:16 把他儿子启示在我心裏,让我在外邦人中传扬他,我就没有跟有血有肉的人商量,
- 1:17 也没有上耶路撒冷去见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独到阿拉伯去,后来又回到大马士革。
- 1:18 过了三年,我才上耶路撒冷去见矶法,和他同住了十五天。
- 1:19 至于别的使徒,除了主的兄弟雅各,我都没有见过。
- 1:20 我现在写给你们的是在上帝面前说的,不说谎话。
上帝在大马士革附近显了奇迹,给保罗启示了他的圣子,就是叫保罗亲眼看到了复活的耶稣,一方面叫他明白耶稣就是自己的圣子,是基督,另一方面选拔他在外邦人中作宣扬耶稣的使徒。上帝这样作,因“从母腹里”即在保罗尚未出世之前,上帝已预定他要作自己圣子福音的使徒。上帝的启示是不可否认的,更是不可抵抗的;耶利米曾经写过:“我若说:我不再提耶和华,也不再奉他的名讲论,我便心里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闭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利米书20:9),保罗在他的心中也抵受不了上帝的启示,所以他没有和“属血气的人”,即和别的任何人商量,也没有往耶路撒冷去见大使徒,而随从了上帝的指引,起身往阿拉伯去了。这里提到的阿拉伯似乎不是西乃半岛的阿拉伯,即摩西和以礼亚见过上帝的地方,而很可能是大马士革东南方的旷野,或纳巴特国境。保罗在阿拉伯住了多少时间,虽不能确知,但至少有几个月的时间。至于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学者的意见,就不同了:有的说他在那里已经开始宣讲福音,有的说他在那里并未宣讲福音,只是默想、祈祷、苦身克己,准备去作外邦人的使徒,我们也赞成这一说。“过了三年”,不是说他从阿拉伯回到大马士革后的三年,乃是说从他归化后的三年,往耶路撒冷拜见矶法去了。
保罗在彼得那里只居留了十五天(使徒行传9:26-30和注),为此没有很多的时间学得耶稣的全部福音,但一定从彼得知道了许多关于耶稣在世时的重要事迹。保罗在耶路撒冷除了彼得外,还看到了主的兄弟雅各,其余别的使徒他都没有见到。“除了主的兄弟雅各”一句,有些学者译作“只看见了主的兄弟雅各伯”,并认为这位雅各伯不是使徒,而只是当时管理耶路撒冷教会的主教,因为他是主的兄弟,所以荣膺此职。我们认为这位主的兄弟雅各,就是使徒小雅各。关于主的兄弟问题,参阅马太福音福音12章附注:论主的兄弟,马太福音10章的相关注释。保罗在此坦白地说出上帝怎样叫他归化,全是为了说服加拉太的信友,叫他们清楚知道他是耶稣亲自选拔的使徒,他所宣讲的福音全是由上帝来的,所以不能不是真实的,与其他十二使徒所宣讲的福音是同样的福音。
- 1:21 以后我到了叙利亚和基利家一带;
- 1:22 那时,在基督裏的犹太各教会都没有见过我的面。
- 1:23 不过他们听说「那从前压迫我们的,现在竟传扬他原先所残害的信仰」。
- 1:24 他们就为我的缘故归荣耀给上帝。
关于21-24一段的史事,参阅使徒行传9:26-30,22:17-21,26:20和注。保罗奉主耶稣的命离开了耶路撒冷(使徒行传22:18),就往叙利亚和基利家去了。当时这两个地方为罗马帝国的一省,受驻节于安提阿的叙利亚省督导使管辖。保罗在这两个地方传扬福音的事,可由犹太籍的信友所说的话:“那从前逼迫我们的,现在传扬他原先所残害的真道”得到证明。保罗在此“传扬……真道”的事,再由耶路撒冷会议的议决(使徒行传15:23),并巴拿巴在49年亲往大数请保罗来安提阿相帮自己宣讲福音(使徒行传11:25、26)的事上得到左证:巴拿巴不但知道保罗是吾主亲召的使徒(使徒行传9:27),并且也知道他已在自己的故乡宣讲了福音,所以他去请保罗来叙利亚省继续作使徒的事业,或更好说,正式开始作外邦使徒的事业。“信基督的各教会”,是说信从基督的教会。但原文的语气很能表出保罗“基督妙身”的道理。“残害的真道”的“真道”不是指犹太境内的门徒所信仰的道理,而是指信耶稣是基督便可得救,或者只以信德便可得救这一类的信仰。“为我的缘故,归荣耀给上帝”是说信友赞颂上帝在保罗身上所作的大事,就是他的归化和他开始传扬福音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