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书 第6章 概览
儿女和父母
- 6:1 作儿女的,你们要在主裏( [ 6.1] 有古卷没有「在主裏」。)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 6:2 当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 6:3 【并于上节】
- 6:4 作父亲的,你们不要激怒儿女,但要照着主的教导和劝戒养育他们。
保罗讲过夫妻间的义务之后,紧接着讲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义务(1-4)。把儿女应尽的义务概括在:“要在主里听从父母”一语中。“这是理所当然的”一句,即谓听从父母,按自然法和上帝的诫命,是应当如此的(出埃及记20:12;申命记5:16)。从遵守这条诫命所得的应许上,便可知道上帝如何重视这条孝敬父母的诫命了。对这条诫命所附的恩许是:“使你得福,在世长寿,”不过,如果父母的命令是违反上帝圣旨的命令,做儿女的,便没有听从的责任了。“要在主里听从父母”一句,即谓:你们做儿女的,要依照你们在主耶稣内所享有的上帝儿子的身分,或依照你们所享有的基督肢体尊贵的身份,听从你们的父母;但当父母的命令与上帝的旨意发生冲突的时候,为子女的就应该记起那“顺从 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的大原则(使徒行传5:29,参阅马太福音10:37等)。为人父母的,对子女也有应尽的义务。他们应该“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意思是说:父母教育子女的法式,应该依据主耶稣基督的教训,也该效法耶稣对门徒所实施的教育法。耶稣在世时,常常以爱的教育教导了自己的门徒,做父母的也该以爱的教育去教育子女。父母也应该小心,“不要惹儿女的气”,即谓不可灭绝子女对父母所应有的爱和依靠之心(参阅歌罗西书3:21),因此在惩罚或责打他们的时候(便西拉智训7:25;箴言10:13等),要设法使子女明白父母惩罚他们,是出于爱情。
仆人和主人
- 6:5 作仆人的,你们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
- 6:6 不要只在人的眼前这样做,像仅是讨人的喜欢,而是作基督的仆人,从心裏遵行上帝的旨意,
- 6:7 甘心服侍,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
- 6:8 因为知道每个人所做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或是自主的,都必按所做的从主得到赏赐。
- 6:9 作主人的,你们待仆人也是一样,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在天上同有一位主,他并不偏待人。
关于古代社会中残忍的奴隶制度,耶稣基督和他的使徒从未煽动奴隶们团结起来,去反抗他们的主人;这种含有煽动性的宣传,只能引起社会的不安和混乱,其结果只有伤害人命。耶稣和保罗没有以革命家的仇恨去推翻当时社会的制度;可是他们却定了一些原理,用这些原理,在社会中,在伦理上,从根本上缓和地改善这不良的社会制度:这也就是史家所说的“十字架的革命”。简单地说:那些原理就是:只有一个上帝,唯有他审判一切人类,唯有他握有赏善罚恶的权柄,上帝是不徇私情或偏待人的;上帝是人类的父,既然他是人类的父,众人彼此都是弟兄,也应该如同弟兄一样彼此相亲相爱。保罗当时把这些道理也贴在做奴隶的基督徒身上。他也记得在基督内没有希腊人和化外人的区别,没有奴仆和主人的分别,因为凡领过洗礼的,都披戴基督了,都在基督内成了上帝的儿子,且都享有上帝儿子的自由。由于这些高尚的教训,保罗便劝勉做奴仆的要服从他们的主人,如服从基督一样,不要单在外表上假装服从,而应从心里服事他们,为蒙天父的悦纳。他们这样做,就算是行了善,所以他们能够心平气和地期待上帝的审判。保罗在给做奴仆的指出应做之事以后,又劝勉做主人的,叫他们不要恐吓或责打他们的奴仆,因为他们的奴仆也是唯一上帝的子女,又因为将有一天,不顾情面的上帝要秉公审判全人类。对于这些道理在社会中所发生的效能,的确可以拿上帝藉以赛亚先知所说的话,予以说明。先知说:“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以赛亚书55:10、11)。
与邪恶争战
- 6:10 最后,你们要靠着主,依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 6:11 要穿戴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好抵挡魔鬼的诡计。
- 6:12 因为我们的争战并不是对抗有血有肉的人,而是对抗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灵界的恶魔。
- 6:13 所以,要拿起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邪恶的日子能抵挡仇敌,并且完成了一切后还能站立得住。
保罗在讲完圣教会各主要阶级应尽的义务之后,就激励教会全体人士要为基督,同基督,在基督内全力抵抗魔鬼的攻击,并制胜魔鬼。犹如主耶稣受了撒但的试探(马太福音4:1-11),犹如他受难受死,以后复活升天了,同样他的门徒——他妙身的肢体,应该在基督内,即靠着基督抵抗魔鬼的诱惑,并制胜他的诱惑,战胜死亡,以后复活享受永远的荣耀。保罗在给提摩太的信上说:“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提摩太后书2:3)。可以说:保罗现在把以前在帖撒罗尼迦前瘦5:4-9和罗马书13:11-14所写的道理向一切信徒宣布出来。教友的生活就是战争,他的仇敌就是魔鬼、世俗和肉身。除非他“穿戴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是无法战胜的。10节是解释信徒的这种勇敢,不是出于人力,而是上帝的一种恩赐,是信仰坚固的效果:“靠着主”才能“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约翰福音15:1-5;约翰一书5:4、5等)。“刚强的人”,就是那穿上上帝全副军装的人。军装是上帝的恩赐,人要如同一个兵丁一样勇敢地穿上这副军装。在旧约内屡次把上帝描写成一个战士。他在阵前出现是为保护崇拜自己的民族,或是为消灭他的仇敌。圣经上不但把上帝写成一位战士,而且也把上帝的信徒描写成上帝的战士。信徒为了上帝的荣耀,为实行上帝的旨意,应当勇敢作战,因为他们攻击敌人所依靠的是上帝的神力,所以战无不胜(撒母耳记上17章)。在新约许多地方,特别本书6章内,对基督战士的军装,描述得非常详尽。保罗的描述所以如此周密完备,似乎是因为他在罗马囚禁中不断被罗马士兵看守的缘故。他天天所见所闻的,就是士兵的军装训练,使徒把罗马士兵攻守用的武器,取譬贴在信徒——耶稣勇兵的身上。信徒的敌人就是魔鬼及其同党。世人固然也受“血气”,即情欲的诱惑,但是最后和最大的敌人,仍然是魔鬼。在他以下有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因为这三种“灵”,是服从魔鬼而陷害人类的,故此处我们将他们译为“恶魔”。至于其他学者的讲法兹不多述。在讲完信徒作战的责任,作战的武器和应攻击的敌人以后,保罗又讲到作战的时间。“在磨难的日子”一句,多少含有未世论的意味,但这句话并不单指未世的作战。教友虽在领洗的日子上领受了圣灵,得了永生的保证,也蒙受了救恩,但是仍该尽力与圣灵合作,善尽一切任务。所以教友从领洗的日子起,即开始了对敌人的战争。
- 6:14 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 6:15 又用和平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 6:16 此外,要拿信德当作盾牌,用来扑灭那恶者一切烧着的箭。
- 6:17 要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上帝的道。
在14-17四节内,保罗详细描述信徒所有的全副武器,即在11和13两节内所广泛提及的“上帝的全副军装”。守卫的武器是:(1)带子束腰(以赛亚书11:5),士兵用带将腰束紧,在行动作战上非常方便敏捷。束腰的“带子”是指的“真理”(1:13),即信心的寄托(提摩太后书1:14)。或者按其他的学者,是指忠信和赤诚,即士兵对基督君王所怀的忠贞;(2)保护胸部的“护心镜”,它象征信徒的公义,即符合上帝圣意的生活;(3)脚上穿的“鞋”。穿上鞋的士兵在难行的路途上,可以敏捷行军:它象征信徒在宣扬福音,尤其在实行福音制胜困难的轻快和敏捷。(4)“藤牌”是守卫身上最重要的武器;它是指的信德,因为士兵如无盾牌,就不能抵抗敌人射来的火箭;同样耶稣的勇兵如无信德,便不能扑灭恶者——魔鬼的火箭,即极其毒恶的诡计和诱惑(参阅希伯来书11:4-38;彼得前书5:9;若一5:4)。(5)“头盔”,即铁片所制的帽,用以保护头部。盔在此象征救恩的希望,即永生的希望(参阅帖撒罗尼迦前书5:8)。(6)攻击的武器是:“宝剑”,它象征上帝得胜的话,即福音的宣讲。所以传扬福音的最好方法,不是世俗的势力,也不是武力,而是那宣讲福音的神力。耶稣亲自用上帝的话得胜了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4:1-11),做基督徒的也应用上帝的话和耶稣的话战胜魔鬼的诡计和诱惑;再者保罗深信福音为有信德的人就是上帝的大能(罗马书1:16)。为此教会直到耶稣的再来临为使众人信从耶稣,常应该依靠这福音的大能。
- 6:18 要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为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 6:19 也要为我祈求,让我有口才,能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
- 6:20 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铁链的使者,让我能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宣讲。
最有效力的武器就是各式各样,或公众或私人的“祷告”和与祈祷不能分离的“警醒”(参阅马太福音26:41)。信徒应为弟兄的信徒们祈祷,保罗也请求他们为自己祈祷,为的是能善尽自己使徒的使命,即“讲明福音的奥秘”的使命;福音的奥秘即是基督的奥秘(参阅3:4等)。身为“使徒”的保罗,原也是基督的“使者”。在世界上没有一个使者是带着锁链坐监的,但是保罗却带着锁链作基督耶稣的使者,所以可说“十字架的道理”(哥林多前书1:18)完全应验在保罗的身上,或更好说,他在困苦中,而且因了困苦更效法了他的主和他的君王。
祝福
- 6:21 今有亲爱、忠心服事主的弟兄推基古,为了你们也明白我的事情和我的景况,他会让你们知道一切的事。
- 6:22 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裏去,好让你们知道我们的情况,又让他安慰你们的心。
推基古是亚细亚省的一个信徒。当保罗末次去耶路撒冷的时候,他也随在保罗身边(使徒行传20:4)。从耶路撒冷返回亚细亚以后,大概被亚细亚的教友们打发到罗马去探望保罗。现在他同阿尼西姆返回以弗所,他们随身还带了保罗写给以弗所人、歌罗西书人和腓利门的三封书信。从提摩太后书4:12和提多书3:12两处可以推定他是一位常为福音服务的人。根据后来的传说,他死于基仆洛岛的帕弗城。圣教会每年四月二十九日在殉道录一书中记念他。
- 6:23 愿平安( [ 6.23] 「平安」或译「和平」。)、慈爱、信心从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归给弟兄们。
- 6:24 愿所有恒心爱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人都蒙恩惠。
保罗在信尾,如在信首一样(1:1、2),祝福他的教友获得平安和恩宠。在此处却另添上“仁爱”和“信心”。最末一句话:愿所有诚心爱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人都蒙恩惠。这句话好像是一句警语,意思是应该爱耶稣,应该不间断地爱他,应该爱他在万有之上,不论顺境或逆境都应该爱他,不然,怎样能受他的爱呢?保罗从归化和信奉耶稣基督起,即以这样的永恒不变的爱爱了耶稣基督,给我们留下了恒心爱耶稣的好榜样。同时他也要求他的教友实行耶稣基督的爱(罗马书8:31-39;加拉太书1:20;哥林多前书16: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