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书 第5章 概览
- 5:1 所以,作为蒙慈爱的儿女,你们该效法上帝。
- 5:2 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给上帝。
1、2两节本应与前章相连,但也有些学者主张前章的第32节应与本章相连,作本章的第一节。这是因为保罗在4:32和5:1、2几处用了一种相同的语气:“要以恩慈相待……所以,你们该……也要凭爱心行事……。”分法尽管不同,但保罗的思想却无不同之处。
信徒既是上帝的儿子,就应该如同蒙爱的儿子效法天父(马太福音5:48)。信徒既是由基督救赎了的,也该生活在爱德中,因为基督的受难受死,说明了他爱世人到了何等地步。这样被基督所爱的教友岂不该还爱救主吗?“为我们舍了自己”一句,如同25节和罗马书4:25一样,是指耶稣的圣死。耶稣的死亡就是一献祭:“馨香的供物和祭物”,即一种全备、完美和蒙上帝悦纳的献祭。由这两节的深意,可以推断基督教会的伦理完全是超性的,并不拘限于本性的人道主义。基督徒虽然不否认人道主义的价值(腓立比书4:8、9和注),但基督徒的伦理却远超越了人道主义的价值,因为他的主义乃是上帝儿子主义,他的生活是爱德的生活。他的终向就是爱德(哥林多前书13章)。
- 5:3 至于淫乱和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这才合乎圣徒的体统。
- 5:4 淫词、妄语和粗俗的俏皮话都不合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 5:5 要确实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贪心的(贪心的就是拜偶像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国裏都得不到基业。
外邦人中最普通常犯的罪恶就是淫乱和贪婪;教友们如不时常儆醒祈祷,很可能再犯以前的罪过(哥林多前书5,6:12-20;罗马书1:29)。所以保罗恺切嘱咐他们要躲避这些毛病。关于贪婪,保罗说这种恶习等于崇拜偶像的罪过——按贪婪者把自己的银钱当神崇拜——(马太福音6:24)。关于淫词,保罗也禁止教友有由淫词产生出来的毛病:猥亵、放荡和轻薄的戏言。这一切都不相宜教友们的身分,所以连提也不要提。相反的,但要说感恩的话,即说感谢上帝的话,或说引人感谢上帝的话。按敖黎革讷将“eucharistia”一词,读为“eucharitia”。即谦和厚道的话。如果敖氏的见解对的话,那么保罗在此是重述4:29的警告。不过根据本章第20节,使徒的意思似乎是“总要说感谢的话”。
5节是一个严厉的警告,——很相似主耶稣所发的警告(马太福音5:27-30等),——同时也是上述道德言论的结论:行淫的和贪婪的决不能承受天国,亦即不能获得永生。保罗用“上帝的国”的地方并不多(罗马书14:17;哥林多前书4:20,6:9,15:50;加拉太书5:21等)。但是我们应注意的是:他如同耶稣基督一样(马太福音13:41,16:28;路加福音22:30等),把“上帝的国”视同基督的国,这是因为天父将一切都交给了圣子(马太福音11:27)。至于上帝的儿子是天国的承继者,却是保罗最喜欢讲述的道理(参阅1:14、18;歌罗西书3:24等)。
行事为人要像光明的子女
- 5:6 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骗了,因这些事,上帝的愤怒必临到那些悖逆的人。
- 5:7 所以,不要与他们同伙。
- 5:8 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裏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要像光明的子女-
- 5:9 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的良善、公义、诚实。
- 5:10 总要察验甚么是主所喜悦的事。
- 5:11 那暗昧无益的事,不可参与,倒要把这种事揭发出来。
- 5:12 因为,他们暗中所做的,就是连提起来都是可耻的。
教友们虽也立志不犯邪淫和不再贪婪,但是他们如同伊甸园的夏娃一般,若终要陷在魔鬼的陷阱里(哥林多后书11:3),故此保罗警告他们千万别上魔鬼的当。亚细亚的教友大都是归化的外邦人,撒但为诱惑他们,只用他们以前所有的虚伪的知识和常犯的奸淫,便能使他们重犯以前的老毛病。保罗面对这样的光景,就教训他们说:你们现今既做了光明之子就当时常留心,如果一不留心,很容易再变成黑暗之子。“虚浮的话”,即指无根据的言谈,虚假的学术,在上帝前算为愚妄的明智(哥林多前书3:19)。这种属血气的学术(哥林多后书1:12)欺骗了许多诚实的人,使他们离开上帝,招来了上帝义怒的惩罚(罗马书1:18,2:2)。为躲避上帝的义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与这些虚伪的学者同流合污。基督是我们的智慧,是我们的义德,是我们的圣德(哥林多前书1:30),是世界的光(约翰福音8:12),背光明而求黑暗岂不是愚妄!基督既然是光,而教友又是基督的肢体,那么教友在主内分享主的光明,也就是光明了,所以教友称为“光明之子”是极自然的事。至于谁是黑暗之子,谁是光明之子,只要察看他们所结的果实,便可知道。“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7:16)。光明之子所结的果实,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黑暗之子所结的果实就是暗中行的恶事,“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恶事。当保罗写这些严厉的话时,可能想到了神秘宗教的礼仪,特别想到了以弗所人民在崇拜亚底米女神的庆节,夜间举行的猥亵礼节(参阅使徒行传19:23-20:1)。教友们如愿做名符其实的“光明之子”,就应该“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然后去遵行。对于那些黑暗之子的一切恶行,不但要疾之如仇,而且对那些毫无益处的工作,也要“责备”。
- 5:13 凡被光所照明的都显露出来,
- 5:14 因为使一切显露出来的就是光。所以有话说:「你这睡着的人醒过来吧!要从死人中复活,基督要光照你了。」
13、14两节告诉我们应怎样指摘黑暗之子和可耻的恶行以及无益的工作。为指摘这一切,要用善言善语、尤其要用圣善的生活。圣善生活好比一道光,光一进入黑暗,黑暗就要消失;圣善的生活也要如此揭露罪过的丑恶。“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一句,意思是说:圣善的行为是黑暗中的明灯,可烛照迷途的人。这种圣善的行为实如驱散黑暗的光,揭露那在黑暗中行恶事的。保罗在此引用了一首古教会在礼仪中所用的诗歌(Theodoretus),这诗歌大概是授洗时歌唱的。这首诗歌的语调虽相似以赛亚书60:1,但它的意义却是独有的。古时教会想用这首诗歌把那些昏睡的人,即那些尚未信奉耶稣的外邦人,从醉生梦死中唤醒,去信奉耶稣基督,如此即可蒙受基督的光照。这话,亦可贴用在那些懒惰人和犯重罪的信徒身上。
- 5:15 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无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
- 5:16 要把握时机( [ 5.16] 或译「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
- 5:17 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15节劝勉信徒要省察自己的行为,不可醉生梦死。为脱免这种不幸,保罗吩咐他们要做明智的人,要“爱惜光阴”(亦可译作“把握时机”),即言要利用时光和机会去行善。人固然应该常省察,应常做“智慧人”,但现在更该小心,更该明智,“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即谓“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翰一书5:19);而教友除非怀着活泼的信德,决不能获得制胜世界的力量(约翰一书5:4)。凡自命为智者而不知什么是上帝旨意的人,的确糊涂,因为真正的智慧,就是在于明白上帝的旨意而依照遵行。参阅箴言8:13;所罗门智训4:10、14;雅各书3:13-18等处。
- 5: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要被圣灵充满。
- 5:19 要用诗篇、赞美诗、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
- 5:20 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上帝。
丈夫和妻子
- 5:21 要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
上图:描绘古代罗马人宴乐的马赛克画,地上满是各种骨头。-c
酒与色是分不开的两个毛病,故此保罗也禁止教友醉酒。饮酒如有节,本是有益心身的(参阅提摩太前书5:23),可是过度的宴饮,信徒应戒避;“乃要被圣灵充满”,即从基督的满盈中领受恩典,“而且恩上加恩”(约翰福音1:16)。圣安波罗修说:“我们应该快乐地喝圣灵令人节制的清流!”圣灵在教会内发挥他的神力,而特别在初期教会的“爱宴”中(agape)发挥了他的神力。当时圣灵不但分施讲预言、治病、说语言等奇恩(哥林多前书12章),而且也使一些信徒能编写诗章、颂词和灵歌来赞颂上帝,造就其他的弟兄。14节所引的歌词就是这样来的(参阅歌罗西书3:16)。参加爱宴的信徒听了这些歌词之后,便拿歌中的言词为题,互相谈论。按圣耶柔米的记载,当时巴勒斯坦的教友在家中或在田间工作的时候,私下里反复歌唱这些圣歌。由此可见,圣乐和诗歌在教会初期也应是圣灵的一种奇恩。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教友都可以歌唱,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歌唱,但是所有的教友却都能时常藉着耶稣的圣名感谢天父(5:4;歌罗西书3:17)。对天父,时常表示感恩之心,对人,应该“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这里所述的确是教友生活的理想和教会伦理与神修学的纲要。再者,21节的话,也可做为5:22-6:9一段的题目。保罗在这里,如同在歌罗西书3:18-4:1一段内,提出了三种社会伦理:(一)妻子与丈夫,(二)子女与父母,(三)奴隶与主人。值得注意的是保罗先提到弱者:女人、孩子和奴仆的义务,以后才提到强者:男人、父母和主人的义务。
- 5:22 作妻子的,你们要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
- 5:23 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这身体的救主。
- 5:24 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 5:25 作丈夫的,你们要爱自己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 5:26 以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使她成为圣洁,
- 5:27 好献给自己,作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缺陷,而是圣洁没有瑕疵的。
- 5:28 丈夫也应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体;爱妻子就是爱自己了。
- 5:29 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体,总是保养爱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
上图:古罗马婚礼,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圣经把教会比喻为基督的新妇(启二十一2)。
22-33一段,可以视为基督徒的婚姻法;从来没有人如同保罗一样把婚姻讲得如此神圣。在旧约中,讲论婚姻最力的地方可能要推玛拉基书2:14一处了。该处将“婚姻”视为上帝所保护的盟约,并且上帝自己是婚约的见证。婚约在保罗看来,是一种圣约,因为它象征耶稣与教会之间的密切结合。保罗对婚约所以有如此深奥的看法。是因为他认清了耶稣对婚姻的态度(约翰福音2:1-11),和耶稣对婚姻所有的教训(马太福音19:3-12,5:27);保罗(31节)如耶稣一样想到了上帝创造男女的深义(创世记2:24),所以能了解婚姻的神圣。有人说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有关婚姻的言论与本书不但不相合,而且还有矛盾之处。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首先,我们应该记得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117一段,是答覆格林多教友所提出的疑难,而不是直接讲论婚姻的卓绝;其次,保罗如同耶稣一样,认为婚姻不及守贞崇高(马太福音19:12;马可福音12:25),并说为了天国,守贞是一件极其蒙上帝悦纳的事(路加福音18:29)。假如我们详细研究了这些理由,丝毫找不出此二处有什么矛盾的言论。22-24三节,保罗先说到女人的义务。她应该服从自己的丈夫,如同圣教会顺从自己的净配,自己的头,主耶稣基督一样。夫妇二人乃是耶稣基督和教会的象征。只有丈夫是头,是一家之长。这道理丝毫不小看妇女们的地位,而这道理且更适合女人的生性和地位。使徒由25节开始讲到丈夫对妻子应有的义务:就是做丈夫的应当爱妻子,如同耶稣爱他的教会;应注意的是保罗所用的“爱”这个动词,原文为"agapao",而不用当时常用指性爱“eran”一词,保罗常用这词为表示基督对教会,儿子对天父并对基督所应用的爱。保罗也把这同一动词用为夫妇,是为暗示夫妇之间的爱情,先该是心灵的结合,以后才是肉体的结合。耶稣为了教会而舍弃生命,由此而拯救了她(23节),并且不断地用洗礼和授洗的话(马太福音28:19)洁净她,圣化她。根据古时许多民族的习俗,新娘于结婚前,应行沐浴洁身;洗礼好像是这种礼仪的沐浴,这原是学者的公论,但是有些学者以为保罗在此暗示祭司在尽职前所行的沐浴(出埃及记29:4等)。不论如何,耶稣籍着洗礼和他的训言圣化了自己的教会,使她脱离各种毛病,获得各种美德。另一个促使丈夫爱妻子的理由,就是妻子是丈夫的身体。如同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一样(4:13等)。因此保罗断定说:“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
- 5:30 因我们是他身体的肢体。
30节是保罗所设比喻的结论。他的意思是说:如同人对自己身体上的各肢体,都予以小心的养育和照顾,同样基督对自己妙身——教会的各肢体,即各个信徒,也都予以养育和照顾,因为我们做基督徒的都是基督妙身的肢体。
- 5:31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
- 5:32 这是极大的奥秘,而我是指基督和教会说的。
- 5:33 然而,你们每个人都要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要敬重她的丈夫。
夫妇间的爱情超出了对父母的爱情,所以人要离开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由于夫妻的结合,二人就成为一体。他们的结合是上帝决定的,而不是出于人的决定。上帝的决定,是叫人类恪守一夫一妻制,传生人类(马太福音19:5、6)。保罗在夫妇二人的结合,成为一体的事上,看到了一种很大的奥秘。因为是奥秘,所以除非有人来揭露,是没有人能想到的。保罗对基督的奥秘已得了启示,而婚姻这个奥秘原属基督奥秘的一部分,所以他能够加以解释;夫妻二人的结合,原是象征基督和教会的结合。这句话虽不能证明教友的婚姻是一件圣事,却“暗示”它是一件圣事)。33节是本段的结语:丈夫如同基督一样,应该爱自己的妻子,而妻子对丈夫如同教会对基督一样,应该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