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书 第1章 概览
问候
- 1:1 奉上帝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写信给在以弗所的([1.1]有古卷没有「在以弗所的」。)众圣徒,就是在基督耶稣裏忠心的人。
- 1:2 愿恩惠、平安([1.2]「平安」或译「和平」。)从我们的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归给你们!
上图:以弗所大剧场遗址,由罗马人于主后1世纪改造而成,依山而建,面向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环形大剧场可以容纳24,000人,可能是古代最大的剧场,至今仍然可使用。剧场已经如此宏伟,其他的娱乐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吸引人「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生活在以弗所的使徒约翰,尤其能体会「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二15)。
本书致候辞的结构(1-2),与保罗其他书信的致候辞,大抵相同(参阅罗马书1:1-8)。2节亦与加拉太书1:3;歌罗西书1:2两处同(参阅该两处注一)。保罗在致候辞内对收信人惯常有一篇称赞的话,但此称赞语却放在15节,而先写了一首颂扬上帝奥迹的美丽诗词(3-14)。
基督裏的属灵福气
- 1:3 愿颂赞归给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在基督裏曾把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赐给我们。
3-14一段,现代的经学家普通称之为“礼仪的赞美歌”(Hymnus liturgicus),但为表示它的内容,称之为“上帝奥迹的赞美歌”,似乎更为恰当。这首赞美歌所包含的道理,又丰富又深奥,故此教父们和神学家都拿它来与约翰福音的序言(约翰福音1:1-18),或希伯来书的序言(希伯来书1:1-4)相比。关于这首赞美歌的划分,学者的意见,纷纭不一:
- (a)德拉忒(Delatte)等学者按照上帝三位各位对教会的工作来分析。根据他们的意见,保罗在此所注意的是新人类——教会:这教会是圣父所生(3-6),圣子所建立(7-12),圣灵所祝圣的(13-14)。
- (b)因尼策(Innitzer,Lattanzi,etc.)等学者则主张这首赞美歌应该依照重见三次的:“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6,12,14)的话来分析:就是3-6,7-12和13-14(这种分析与上边的分法相同,不过前者根据神学,后者却根据文句的规律)。
- (c)现代最普通的分析,是以3节为小引,以4-6为赞美歌的第一首:咏述上帝奥迹的第一步:永远的预定;7-10为第二首:咏述上帝奥迹的第二步:耶稣在世上实行的救赎工程;11-14为第三首:咏述奥迹的第三步:犹太人和外邦人藉着信心都可获得基督的救恩。
- (d)我们跟随普拉(Prat,Bonsirven,etc.)等学者的意见,并根据希腊文法,而主张从3节至14节这个长句主要的意义,是上帝父应受赞美(3),因为他在爱子内祝福了我们(3-4),因为他在爱子内预定了我们(5-8),又因为他在爱子内,使我们知道了他旨意的奥迹(9-14)。9-14一段,又可分为两小段:前一小段的主题是:我们成了上帝的承继人(11-12);后一小段的主题是:我们由应许的圣灵印证了(13-14)。再者,这首赞美歌可以说是保罗神学的纲要和基础。在这篇歌辞中咏述教会的一切基本道理,如上帝圣三,圣子降生并以自己的宝血救赎人类的大业,圣灵对基督妙身所施行的圣化功效等道理。但这一切所由出的根源本是上帝圣父,而万物的终向也是上帝圣父;不过上帝父实行一切:创造万物,差遣圣子道成肉身,差遣圣灵圣化“重生的人”等,这一切都是“在基督里”,为了爱子而实行的。因此,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就是万有的元首,宇宙的君王,堕落的人类的救赎者:因着他,万有得以存在;因着他,世人和天使才得以存在;因着他,世人和天使才获得恩典和永远的荣耀;因着他而有了万物和超性的生命以及永远的荣耀。由于基督是万有的元首,自然他也是人类历史的中心。他降生成人以前的历史是向他迈进,他降生以后的历史是发展他救赎的工程,期待他的第二次来临;然而基督不但是万有的元首和人类的君王,而且也是世人的救赎主,因为他用自己的宝血救赎了世人,使他们脱离了罪恶、死亡和摩西律法的束缚,将自己神性的生命和自己的圣灵赐给世人;换句话说:上帝父藉着自己的爱子,指导世人,拯救世人,荣耀世人。或许保罗从未写过一首比这首赞美歌更美丽,更深奥的诗歌。为明了这些话,读者应当对这些话,多多默想,同时也多多祈祷,因为只有上帝圣灵能够引导我们透彻这端深奥的道理。
- 1:4 因为他从创世以前,在基督裏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满有爱心。
信友赞美耶稣的上帝圣父,是因为上帝圣父从永远就在基督内祝福了我们。我们的赞美自然不能与天父赐与我们的祝福相称;他的祝福包括:恩召、预定、救赎、圣化、智慧、明达、上帝奥迹的启示,赋予圣灵和永生。但是我们能拿什么来感谢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赞美我们的天父了。我们的赞美不能仅是由口中发出来的赞词,而且我们做“儿子”的整个生活,应是为永远颂扬天父的恩典(6,12,14)。保罗称上帝为“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因为就耶稣的人性而言,上帝真是他的上帝,就耶稣的神性而言,上帝本是他的父(加拉太书4:4;哥林多前书15:24等)。因此,为新约的子民,上帝不但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而且也是“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这称呼实在是十分恰当,并且藉着上帝圣灵,我们也如同主耶稣一样称呼天父:“阿爸,父!”(加拉太书4:6;罗马书8:15)。这位大仁大慈的天父,“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这句话使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主耶稣所说的话。他说:“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约翰福音17:24)。于创世之前,天父已决定圣子要降生成人,这样便有了一个有神性和有人性的人,用无限量的爱去爱天父。上帝也从永远就愿意其他的人,因着他降生成人的圣子成为自己的儿子,为的是能藉着基督,在基督内,同基督一起爱慕天父。既然天父预先决定了他圣子的降生,他也就为了圣子的荣耀,创造了万有。基督是万有的近因和直接目的:万有是在他内,为了他而受造的(歌罗西书1:15-20并注)。这深奥的道理中,尚含有其他玄妙的道理,不过保罗特别着重人“在基督里”所蒙受的鸿恩。(按“在基督里”一语在3-14一段内共用了十次。)这些鸿恩都是“属灵的”,即谓都是“属于永生的”(哥林多后书4:17、18)。假使我们愿意提出一个包括其他恩惠的恩赐,根据保罗的神学,或者可以说这个恩赐就是信友们所获得的“儿子的名分”的恩赐。天父要其他的人在基督里也成为自己的儿子,相似自己的爱子。德都良极美妙地说:“任何一个为父的都不能与这位天父相比!”4节说明上帝何以“从创立世界以前……拣选了我们”,就是因为天父要我们相似他的圣子耶稣:耶稣是圣者(路加福音1:35),是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彼得前书1:19),他的教会也是“荣耀的,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是圣洁没有瑕疵的”(5:27)。
- 1:5 他按着自己旨意所喜悦的([1.5]「没有瑕疵…喜悦的」:原文或译「没有瑕疵。在爱中,他按着自己旨意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 1:6 使他荣耀的恩典得到称赞;这恩典是他在爱子裏白白赐给我们的。
- 1:7 我们藉着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这是照他丰富的恩典,
- 1:8 充充足足地赏给我们的。他以诸般的智慧聪明,
关于这首赞美歌的第二首(5-8)所有的意义,请参阅罗马书8:28-30和注九。保罗在该处指出了上帝爱人的五个步骤,上帝藉着这五个步骤达到了救赎人类,使人成为他的儿子,“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6)等目的。上帝爱人的五个步骤,在上帝内本是一个;但是我们为明白上帝的爱应从多方面去观察,否则是无法了解的。我们应该从上帝的预知、预定、恩召、赐予恩典——使人称义——和赐予永生荣耀等方面去观察。“预知”(此处未直接指出)和“预定”,指上帝从永远所有的旨意;“恩召”、“使人称义”和“赐予永生荣耀”,指上帝在时间中执行自己旨意的行为。上帝从永远决定了他圣子的降生,也决定了为圣子妙身的教会:“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在基督内,我们蒙受了属灵的各种祝福,但是最大的,包括一切恩惠的恩赐,就是我们做上帝儿子的名分:这是保罗和约翰最喜欢讲述的道理(罗马书8章;加拉太书4:4-6;约翰福音1:13;约翰一书3:1等)。由于这个儿子名分,我们这些犯罪、悖逆、倾向邪恶的人,在基督内成了上帝的子女。如果要问这事的缘由,唯一的缘由是天父喜欢这样做(5)。天父的“喜悦”,不是一个独裁者的旨意,而是那无限仁爱的父亲的慈心。他以那种永远无穷的爱爱自己的独生子,在爱子内,因爱子,爱自己的儿子(义子)。耶稣曾说过:“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翰福音17:23)。上帝这灵活生动的爱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他的儿子“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称赞”,指示教会向上帝所表示的崇拜;“恩典”一词不但指示上帝恩召的恩惠,而且也包括一切恩赐,甚至也包括永生的荣耀。“上帝的恩典所以是荣耀的,因为上帝的恩典彰显上帝的圣德,或因为上帝的恩典使人蒙受永生的荣耀。但我们认为“荣耀”一词是“恩典”的属性,因为根据圣经的道理,“荣耀”不但是属于上帝的本性(彼得后书1:17),而且也表示上帝的在临(Praesentia Dei)和上帝的作为(出埃及记24:15、17)。上帝的恩典,那灵活生动的作为,使人变成一个“新造的人”,一个“新的创造”(哥林多后书5:17;加拉太书6:15)。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动力,不是充满着永远的荣耀吗?如果我们往深处研究本句的精义,那么,“荣耀……称赞”一句,即等于:颂扬那拯救世人的上帝(参阅罗马书5:2,8:18;哥林多后书3:18)。仁慈的大父所以用这丰厚的恩典优待世人,单单是为了他“爱子”的缘故;“爱子”一名是天父用来称呼耶稣的(马太福音3:17,17:5)。虽然我们人因始祖的罪过都成了罪人,但上帝在“爱子内”救赎了我们。保罗在此提出“过犯得以赦免”与“诸般智慧聪明”;“过犯得以赦免”是一种基本恩赐,因为上帝赦免了我们的过犯,我们才能与上帝和好如初(罗马书5:1等),成为他的子女。不但如此,上帝还赐给我们“诸般智慧聪明”,如同赐给他的“爱子”智慧一样(路加福音2:52;以赛亚书11:2-3等处)。藉着“智慧”,做儿子的能够领会天父的心意;藉着“聪明”,能够知道用什么方法,做什么事去让天父的心喜悦。
- 1:9 照自己在基督裏所立定的美意,使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
- 1:10 要照着所安排的,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归于一。
天父除了在爱子内拣选和预定了我们(4,5),还“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依照保罗的思想,上帝奥秘的要义,不外是上帝关于人类的救赎在其爱子内所决定的计划。天父的这项计划,除非有上帝的启示,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得到;这项计划是天父从永远就决定了的,待时期一满,在圣灵领导之下,藉着基督,并在基督内实行的(3:4,6:19;歌罗西书1:25-27,4:3等)。现在上帝让人知道他在基督内拯救世人的旨意,这是何等伟大的创举(约翰福音15:15)!保罗在10节用了一句美妙无比的话,说明两件大事:一是上帝在时间中实践了他的奥秘;二是这奥秘的内容。“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一句与加拉太书4:4颇相似;“日期满足”是指弥赛亚时代。历史是上帝所推动的,是为荣耀他降生成人的圣子,是叫降生的圣子荣耀他的天父(约翰福音17:1、2)。上帝奥秘的内容,在于“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意思是上帝从永远即预定了降生为人的圣子要作万有的元首(1:22、23;歌罗西书2:10等)。诸凡上帝在永远所决定的,如今在时间中藉着圣子的降生和救赎的工程得以实现。一切所有,宇宙间的一切,因着耶稣基督而获得了存在、圣宠和荣耀。虽然没有一件事物不属于基督君王权下,但是保罗在此特别着重天使和人类属他权下。“天上”二字是指的天使,“地上”二字是指的人类。
- 1:11 我们也在他裏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万事的上帝照着自己的旨意所预定的,
- 1:12 为要使我们,这些首先把希望寄托在基督裏的人,颂赞他的荣耀。
在基督内,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籍着信心都成了天父的承继人,并且为获得这些鸿恩,他们已取得了圣灵的保证(11-14)。如果详细研究这段经文,便会发见这段经义异常深奥。我们在11节内应该特别注意上帝的大能。保罗在4-10一段所述上帝赐予基督徒的鸿恩,并不是一种空话,而是实在的事实:“做万事”的上帝怎样预定了,也怎样实践了。在他圣子降生为人以前,人类分成两大派别:即犹太人和外邦人。犹太人因为得了上帝的启示,知道救世主即将来临,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弥赛亚身上。只要他们以信心接受他,他们就是颂扬上帝的荣耀。这句话照上面所述的,是暗示信友们做上帝儿子的地位和这地位所包含的:承受天父基业的权利。犹太人应该信仰耶稣是他们所渴望的弥赛亚,外邦人应信仰耶稣是人类的救主。
- 1:13 在基督裏你们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使你们得救的福音,你们也信了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 1:14 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上帝的子民得救赎,使他的荣耀得到称赞。
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在基督里”,或按金口约翰所说的,藉着基督——基督的教会,听到了“真理的道”,“道”字暗示圣教会所讲的道理,即耶稣的福音,因为凡信仰福音的,必能获救。“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上帝曾应许亚巴郎把迦南地给他,使他的子孙兴旺,使他本人成为万民祝福的根源。最后这个恩赐,根据保罗的思想,是暗示弥赛亚时代的各种恩惠,尤其暗指上帝圣父,经由耶稣所赐的最大恩赐:上帝圣灵(加拉太书3-4章)。吾主耶稣也明明地应许了要差遣圣灵来,并视圣灵为保惠师(约翰福音14、16章),由此可以明白保罗何以写“应许的圣灵”的原因了(使徒行传1:4)。“圣灵为印记”,即谓圣灵给基督徒盖上了一个印,给他们印上一个特别记号,说明他们是属于基督的,为在基督内而活于上帝(罗马书6:10)。真正的基督徒不是那仅仅认识基督道理的人,而是那占有基督圣灵的人。那占有圣灵的信友在自己心中既有圣灵作“保证”,那么,对将来的“基业”也便有了“凭据”,待上帝所指定的期限一到,“上帝之民/产业”。即上帝的一切儿子——圣教会,便要蒙受完全的救赎,这样被救赎的人都要颂扬上帝的荣耀。既然圣灵证明我们是上帝的儿女,他也证明了我们是已被救赎了的人(加拉太书4:6;罗马书8:16-18)。虽然我们的救赎尚未完成,我们的希望尚未实现,但是我们却持有一个确实的保证:圣灵,是他叫我们深信和希望我们永生的荣耀,即我们的完全救赎(罗马书8:11-25和注)。
保罗的祷告
- 1:15 因此,我既然听见你们对主耶稣有信心,对众圣徒有爱心,
- 1:16 就不住地为你们感谢上帝,祷告的时候常常提到你们,
3-14一段所记述的可称为上帝的“客观计划”;在下一段内(15-23),保罗一方面恳求上帝在信友们心中实行他的伟大计划,另一方面描述这计划怎样实现了;因此有些学者为针对“客观计划”,而把此段称作“主观的救恩”。不论这些说法是否妥切,事实上保罗一听到亚细亚信友们的信心和爱德,即刻一心感谢上帝,因为“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雅各书1:17)。保罗不但常替信友们感谢上帝(罗马书1:8、9;哥林多前书1:4等),而且也为他们祈祷(腓立比书1:9;歌罗西书1:3等),也请求信友们为他自己祈祷(罗马书15:30-37)。
- 1:17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上帝,荣耀的父,把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赐给你们,使你们真正认识他,
- 1:18 照亮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呼召你们来得的指望是甚么,他在圣徒中所得荣耀的基业是何等丰盛,
- 1:19 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些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这是照他的大能大力运行的。
17-19三节,是保罗为信友所行的祈祷。他为他们祈求两种恩典:求上帝赐他们多认识上帝和认识上帝所赐予的儿子的恩惠,为使信友们对上帝所有的认识,与日俱增。保罗祈求荣耀的上帝赏赐他们“智慧和启示的灵”,即赏赐他们藉圣灵的恩佑,多明白福音的妙理(约翰福音16:1215);又祈求上帝光照他们“心中的眼睛”,即启迪他们的心。希腊学者多用“明悟的眼睛”这个语词。保罗因为是犹太人,故常以“心”为思想和意念的中心。上帝是光(约翰一书1:5),当上帝光照人心的时候,黑暗即刻消失无存(哥林多前书4:5,6:14等)。唯有在上帝的光照下,信友们才能知道:
- (a)“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歌罗西书1:5所说:“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一句,似乎是此处最好的注脚。
- (b)“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即上帝为自己的子女——产业——所预备的丰厚荣耀。罗马书8:18可作本句的注脚;
- (c)“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保罗在这句话中好像强调信友们所希望的永远荣耀,是定而不移的,所以使徒特别提到上帝的强有力的德能,好像他要信徒们对这种希望,坚信不疑,因为上帝是既许必践的(参罗马书4:21)。
为获得这些鸿恩,——恩召、永远的荣耀等鸿恩,——人必须虔信,否则,绝对不能体验上帝德能的功效。
- 1:20 这大能曾运行在基督身上,使他从死人中复活,又使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
谁也不能说:我们不认识上帝的德能,因为上帝早已在基督身上施展了自己的大能,使基督复活升天,坐在自己的右边(诗篇110:1;马太福音26:64;腓立比书2:9-11)。
- 1:21 远超越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权能的、统治的和一切有名号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越了。
- 1:22 上帝使万有服在他的脚下,又使他为了教会作万有之首;
21、22两节亦如腓立比书2:9-11一段,记述复活升天的基督所得的荣耀。保罗在此直接指示基督的永远荣耀,间接提醒信友们,由于他们和基督密切的联系,也要分享基督的荣耀(罗马书8:29、30等)。保罗声言:基督超乎万有,万有都要屈居基督脚下。关于所说的四种品级的天使,参阅以弗所书3:10;歌罗西书1:16,2:10;罗马书8:28;腓立比书2:9-11各注。在保罗的神学里,“天使学”(Angelologia)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仅是一个次要问题。保罗在此只想说天上的万有都在基督权下。“一切有名的”根据圣经的语气,“名”是“人”或“位”的代名词。“今世……来世”二词有许多解释,根据上下文,“今世”似乎是指的现世,即直到主耶稣第二次来临的一段时期;“来世”一词是指主耶稣第二次来临以后的永世。因此,保罗想说的是:不论什么人,不论什么品位,不论今世的和永世的,都是在基督权下。因为上帝“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这句话暗示诗篇110:1所说的话。按圣咏的语气,弥赛亚的一切敌人都要屈伏在他的脚凳之下,换言之,弥赛亚必要制胜他的一切敌人,不论今世的敌人或来世的敌人。今世的敌人乃是魔鬼和属于魔鬼指挥的人。来世的敌人也是魔鬼和被定罪受永罚的人。参阅哥林多前书15:25-28并注。《启示录》和诗篇第2篇,可作本句最确切的注解。“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一句,按原文直译应作:“他(上帝)把基督给与教会,为叫他在万有以上作元首,”即谓基督不但是万有的元首(10),而且特别是教会的至上元首,因为他管理教会的一切:养育她,看护她,爱慕她,领导她,训诲她,安慰她。根据圣奥古斯丁的道理,圣教会的一切所需,无不仰赖自己的元首,自己的主,自己的新郎。
- 1:23 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基督对于教会就是“一切”(歌罗西书3:11和注)。教会对基督是什么呢?此处保罗称教会为基督的“身体”。显然“身体”这个名词是由“元首”即“头”这个名词引申来的。“元首”和“身体”二词表示基督和教会之间所有的密切关系。身体和头是不能分离的,身体只能靠头生活和动作。头也需要身体:有头而没有身体,头便是不完全的,不圆满的。基督是教会的“头”,是教会的元首,因为他养育身体,即全教会。他同圣父把圣灵赐予教会,使教会度一种灵性的生活;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因为她占有基督的同一圣灵,又因为基督藉着教会来继续他救赎的大业(参阅哥林多前书12:12-31,6:12-20,10:14-22;罗马书12:4-8)。
上图:马梅尔定监狱在古罗马时代称为Tullianum,始建于主前8世纪,比罗马城的历史还要古老。古罗马并不长期监禁犯人,对犯人的惩罚是罚款、劳役和处死。因此,监狱不是长期监禁犯人的地方,而是犯人等候受刑的地方,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只是一个黑暗、恶臭和阴冷的地下室。此监狱即是保罗写这封书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