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罗西书 第2章 概览
- 2:1 我要你们知道,我为你们和老底嘉人,和所有没有与我见过面的人,是何等地勤奋;
- 2:2 为要使他们的心得安慰,因爱心互相联络,以致有从确实了解所产生的丰盛,好深知上帝的奥秘,就是基督;
- 2:3 在他裏面蕴藏着一切智慧和知识。
2节末“真知上帝的奥秘,就是基督”一句,希腊各抄卷不同,或作“上帝的奥秘”,或作“上帝和基督的奥秘”,或作“上帝圣父和基督的奥秘”,或作“上帝,基督之父的奥秘”等等。有的,在“就是基督”之后加上了——”在他内“,“在他内”的“他”字依文法,可指基督亦可指奥秘,但此处所说的奥秘即是基督,故译作“在他内”。
1-3三节的意义,紧与上章末节相连。保罗为使命而奋斗也即是为外邦人获得福音而奋斗。为此他深愿他们和一切未曾见过他生身面目的人,知道他为什么而奋斗,为谁而奋斗,愿以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去攫取他们的心。保罗奋斗的目的,是要他们的心灵坚定于自己的信仰,在爱内互相团结(3:14),丰富地得到真知灼见,能认识上帝的奥秘——基督。因为为认识基督,只有普通的理解力是不够的,非由上帝获得“真知灼见”不可,因为在他内藏有一切智慧和知识的宝藏。既谓“藏着”,故隐而不显,非寻觅不能获得,越寻觅越可获得(以赛亚书45:3;马太福音13:44-46);既谓“宝藏”,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弗所书3:8-12)。一切智慧和知识所应追求的目的,所应造到的极峰即是基督。有了基督,即有了光明;认识了基督,即获得了一切智慧(哥林多前书1:30)。
- 2:4 我说这话,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语迷惑你们。
- 2:5 虽然我身体不在你们那裏,心却与你们同在,很高兴见你们循规蹈矩,对基督的信心也坚固。
基督裏的丰盛
- 2:6 既然你们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要靠着他而生活,
- 2:7 照着你们所领受的教导,在他裏面生根建造,信心坚固,充满着感谢的心。
上图:著名的罗马步兵方阵(Roman infantry tactics),是罗马军团(Roman legion)的基本作战单位,以其严明的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罗马步兵方阵的战斗力来自他们严明的纪律,基督的精兵也要「循规蹈矩」(西二5),信心才能「坚固」(西二5)。保罗为神「颠狂」,却为人「谨守」(林后五13),强调教会中「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40),因为「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十四32)。我们若光有传福音的热情和爱心,却随心所欲、不讲规矩,结果必然会在异端和仇敌面前一败涂地。
4节的“这话”是指上面所述的奥秘(1:26、27,2:2、3)。保罗在上面所讲的,都是为叫他们不要丧失在基督内由听取福音所得的希望:认清基督所居的品位,在他内寻求一切智慧和知识的宝藏,不要受任何花言巧语的欺骗,因为当时到处有许多人卖弄玄虚,以诡谲媚人的言辞立论设教,使许多人误入迷途(哥林多前书1:18-25)。故此保罗也不能不为他们关心,虽然他当时身陷囹圄,且从未见过他们的面,但他时常怀念着他们(1:3、9、24)。就心灵方面来说他是常与他们在一起的。故此听人谈及他们的信仰和信仰的生活,就分外高兴,遂一再地鼓励他们要在自己所接受的信仰上站稳。人生原是一场为信仰的战争,故此保罗以军事的术语来描述信徒的生活,以他们为卫护在基督内的信仰所排列的阵线,循规蹈矩——“秩序”井然,“坚定”稳固,有如不可攻破的要塞。信友既然接受耶稣为弥赛亚,为救世主,就该在基督内依照他的道理生活行动(约翰福音1:11、12;约翰一书2:6),在他内建立自己的生活,在他内吸取养料(以弗所书2:20-22;约翰福音15:4-10),在他内坚持自己所接受的信仰(1:7、22、23)。信友既由基督获得这样多的恩惠,怎能不满怀感恩之情!
- 2:8 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用他的哲学和虚空的废话,不照着基督,而是照人间的传统和世上粗浅的学说( [ 2.8] 「世上粗浅的学说」或译「宇宙的星宿」;20-21节同。),把你们掳去。
- 2:9 因为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裏面;
- 2:10 你们在他裏面也已经成为丰盛。他是所有执政掌权者的元首。
- 2:11 你们也在他裏面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而是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基督的割礼。
- 2:12 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礼上,因信那使他从死人中复活的上帝的作为跟他一同复活。
8-23一段是保罗依据他在前章内所论的道理来驳斥威胁歌罗西教会的异端。8-15是就理论,16-23节是就实际来驳斥这异端的虚伪和荒谬。8节是承接4节而来。保罗称这异端为“理学”(全新约内只见于此处)。这“理学”并非指的中国儒家之中的理学,也有翻译为哲学,同样并非指希腊哲学的思辨,而是指一种虚诈的巧辩。真正的哲学保罗决不轻视,保罗也决不以真正的哲学为欺骗人的玩艺(使徒行传17:22-29;腓立比书3:8、9)。当时有许多人自许为哲学家,精通天人之学,其实不过是些以狂妄的幻想和怪诞的传奇自欺欺人的骗子。他们所讲授的哲学,是完全出于人的虚构,所依据的是世俗的原理,而不是基督的道理,以似是而非的诡谲理论作陷害人的钓饵。小学,也有翻译为“原理”,原文作“stoicheia”。关于此词的含义,参见加拉太书4:3的注释。因此词含义广泛,此处究何所指,实难确定,学者间意见虽多,然亦不过是些推测之辞。保罗在此所强调的是基督在宇宙内的品级上(ordocosmicus)所独占的绝对为首的品位,谓宇宙内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事物,如不存乎出乎基督,就没有存在和存在的意义。为此保罗在此以基督与世俗的原理相对。不管这些原理是天象也好,风水也好,是仙佛也好,是鬼神也好,——往古来今所有的神秘宗派或秘密传授都不外天象风水,仙佛与鬼神,——都是出于人的幻想的虚构,而不是由于基督所授的真理。人只能在基督内获得“圆满”,因为只有在基督内“才真实地住有整个圆满的神性”。不但人,而且一切天使也只能在基督内获得“圆满”,因为他也是一切天使的元首(1:16)。9节内的“有形有体地”原文作“somatikos”,“有形有体地”为直译。“神性”(Theotes)一词全新约中只见于此处,是专指上帝本体的抽象名词。9节的意思,是谓整个圆满的神性实实在在也在基督内结合于人性,而成了一位上帝而人的上帝圣子耶稣基督,亦即圣若望所说的“道成肉身”(约翰福音1:14)。正因为基督的人性与上帝第二位相结合而成为一位人而上帝,所以保罗说,整个圆满的神性住在基督内,就如他的人性在他的身体内一样;为此在基督内有一切神性的财富和成全,成了人类唯一的中保,人只能在他内成为圆满的,故人除他以外,不应再寻求其他的中保(约翰福音1:16、17;提摩太前书2:5、6;希伯来书12:24)。然而使基督成为人的中保,使人分沾他的救恩且与他能相结合的唯一凭藉乃是圣洗。保罗在此提出圣洗圣事,固然是因为圣洗圣事是人重生于圣灵的必要条件(约翰福音3:3、5),但也是因为当地的异端人大事推荐割礼,以之为获得救恩或圆满不可或缺的条件的缘故。至于他们所推荐的是犹太人所习行的割礼,或其他神秘教所行的割礼,却无法断定。但是在基督所创的神性宗教内,这一切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却是一种合乎神性的精神割礼,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这种割礼不在于割去包皮或一部分肢体,而是在于脱去肉欲之身(罗马书6:6,7:23、24,8:1-11),即在于脱去旧人和他的行为,而变为属于基督,有基督精神的新人(3:9;以弗所书4:22-24)。这种割礼即是圣洗。保罗在此处亦如罗马书6:3-11以圣洗礼仪作为象征来说明圣洗圣事在人灵上所发生的实际作用:起死回生。如要与基督一同复活,必须与基督同死同葬。参见罗马书6:3-11的经文和注。人要获得圣事的神效必须具有信心(罗马书1:17)。圣洗圣事原是使人与基督同死同复活(以弗所书2:4-7),为此人如愿得圣洗圣事的效验,就必该信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罗马书4:25,10:9;哥林多前书15:14、17)。因为人是赖圣洗和信心才成了基督妙身的肢体。
- 2:13 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上帝却赦免了你们一切的过犯,使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
- 2:14 涂去了在律例上所写、敌对我们、束缚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
- 2:15 基督既将一切执政者、掌权者的权势解除了,就在凯旋的行列中,将他们公开示众,仗着十字架夸胜。
上图:古罗马凯旋仪式(拉丁语:triumphus)。凯旋仪式是古罗马授予获得重大胜利的将军的庆祝仪式,这是罗马人最大且最受欢迎的荣耀。凯旋仪式上的游行队伍一般都非常长,顺序是:元老院元老,号手,车载的战利品,用以献祭的白色公牛,被征服者首领的武器及徽章,被征服者首领及其亲属,其他战俘,凯旋者的扈从,站在战车上的凯旋者本人,凯旋者的已成年儿子及副官、军团长、军事保民官、骑兵队长等,凯旋者的士兵。
保罗在13-15三节,将上面所讲的道理贴在歌罗西人身上,更具体地说明在基督内赖圣洗和信心重生的意义。三节的主词都是上帝圣父。救世赎世的工程虽是降生成人的上帝圣子所完成的,但亦是出于上帝圣父的意愿,为圣父所接受(约翰福音5:19,8:28、29),故此亦归之于上帝圣父。歌罗西人因自己的罪恶和未受割礼的肉体,即11节所说的尚未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罗马书7:20-25),在上帝前算是已死去的人;如今上帝圣父却以圣洗圣事使他们与基督一同复活,赦免了他们的一切罪恶。保罗由第二人称“你们”,忽改为第一人称“我们”是因为他把自己也放在歌罗西人内,以自己和他们一样赖上帝的仁慈和基督的死亡与复活获得了罪恶的赦免(以弗所书2:49)。像这样的笔法在他的书信内,随处可以遇到。但是上帝的公义却要求抵罪的赔偿(罗马书3:25、26)。抵罪的赔偿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自作牺牲的血祭。保罗一提罪之赦,自然要提到基督的死亡,此处亦不例外。他以一奇特的譬喻来形容上帝如何消灭了我们的罪债,以全人类的罪恶在上帝台前如一张总结债务的字据,上面一一条陈人类所欠无法偿还的债务;无论是违犯摩西律法也罢,或违犯自然律法也罢,上帝却将这张“字据”钉在十字架上,让自己的圣子以自己的血将所开列的罪债涂抹,再也不能辨识,再也无法计较(希伯来书9:24-28)。上帝这一举使人成了在基督内的自由人(罗马书6:20;加拉太书4:31),不复是魔鬼和罪恶的奴隶,解除了与己为敌,奴役世人的恶魔的武力(以弗所书6:12;约翰福音12:31、32),以十字架的死亡凌辱,使自己的儿子战胜擒获了他们,带在凯旋车后示众。从此人可对从起初就是杀人凶手的世界首领说:他在我身上一无所能(约翰福音8:44,14:30)。9-15节一段,综合起来说,是保罗咏赞基督的另一篇“基督颂”,与前章15-20所有的甚相类似。在这一段内他歌颂基督为无上的主宰,一切恩宠的施主(9,10),战胜罪恶与死亡的救主(11,12),征服制胜黑暗权势的凯旋统帅(13-15)。
- 2:16 所以,不要让任何人在饮食上,或节期、初一、安息日等事上评断你们。
- 2:17 这些原是未来的事的影子,真体却是属基督的。
- 2:18 不要让人藉着故作谦虚和敬拜天使夺去你们的奖赏。这等人拘泥在所见过的幻象( [ 2.18] 有古卷是「这等人窥察所没有见过的」。),随着自己的欲望无故地自高自大,
- 2:19 不紧随元首;其实,由于他全身藉着关节筋络才得到滋养,互相联络,靠上帝所赐的成长而成长。
保罗在16-19一段,先驳斥异端的礼仪(16,17),后驳斥异端的敬拜(18,19)。这派异端看来还如犹太教一样,关于饮食节期尚有一些外面固守得牢不可破的条文。关于这一切,保罗说都是过时的条文,其价值原只在于预示未来,所以谓之“原是后事的影儿”,至于反映出这阴影的实体,即所谓未来之事,乃是基督本身。这些阴影所预表的全在基督身上应验了。有了实体的基督,而仍去追踪这实体所预放的阴影,就等于弃实就虚,未免太无知可笑了。在基督降生救世,建立了新约以后,这一切条文全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新约的子民没有遵守的必要。在这一点上,任何人对他们不能有所指摘。18节所讲的似乎是在该异端中所倡行的一种崇拜,因为其中有几个字的意义不易确定,故生出了种种不同的解释。由保罗此处和以前所论的推究起来,这派异端必定格外崇拜天使。他们之所以崇拜天使,是因为他们相信天使能直接左右人的得救,为此对天使自甘臣属,苦身克己以示崇拜。他们何以有这种思想,无法考定,或许受了什么宗教哲学的影响,以为最高神明与人之间,应有其他次于最高神明而高于人的神明作为媒介;或由于一种神秘教的信仰,以为天使能左右人生的祸福吉凶,故必须对他们表示臣服,顶礼膜拜。保罗说:“不可让人……夺去你们的奖赏”,即谓切不要相信仿效崇拜天使者所说所行的而妄自非薄,丧失了自己所应得的永生赏报(哥林多前书9:24)。这般人士私心自用,不随从圣灵的启迪,不依顺上帝的旨意,只依照自己所见进行。“窥察所没有见过的”,这句话因过于含蓄,经义不甚分明,故不易解释。“窥察”一词原有进入或进行之意,为当时流行在小亚细亚一带的神秘教所习用的术语,指“入门信徒”(initiati)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的境界或等级。神殿或圣地内常有一部分不是一切信徒都能随便“进入”的,神秘教的领袖就在这一部分内传授“神秘”。信徒领受“神秘”之后,就能见到人在外所不能见的奇象,知人在外所不能知的奇事。“入门信徒”既已升堂入室,就自信获得了真知灼见,不屑与凡人相比,飘飘然有如在世的神仙。其实他们所见的只是梦幻,所眩耀的只是肉欲的情意和思念(罗马书8:5;腓立比书3:19)。因为其根源是“肉”而不是“灵”;“肉”只有致人死,“灵”却使人生(约翰福音6:63;罗马书8:13);不与基督妙身的头相结,没有上帝和基督的“灵”,故不能有出于上帝的生命力(罗马书8:8、9)。人如随从异端,就与基督脱离了关系,无异让人剥夺了他在基督内所有的名分和权利。基督与教会犹如一身:基督是这身体上的头,信徒乃是这身体上的肢体(1:18;哥林多前书12:12-27;以弗所书4:15、16)。人身上的一切肢体与头相连接,才能赖筋肉脉络获得营养成长;同样为肢体的信徒,也只能因与基督相连,才能在基督内,由基督获得滋养,发展自己超性的成长。
基督裏的新生活
- 2:20 既然你们与基督同死而脱离了世上粗浅的学说,为甚么仍像生活在世俗中一样,去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
- 2:21 【并于上节】
- 2:22 这些都是根据人的命令和教导,论到这一切都是一经使用就都败坏了。
- 2:23 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毫无功效。
20-23节是驳斥异端的修行。信友既是与基督同死同生的人,就不应再当世俗的奴隶,再受世俗原理的约束。歌罗西人原接受了基督的福音和基督的割礼,已是与基督同死同生的人(11,12),为此就不应再如生活在世俗中的人一样,受人指点,拘守人定的规条和教训:如这不可摸,那不可拿等等规条。一切物质的东西原是为供人使用消耗的,与人灵毫无接触,毫不发生关系,故不能对人灵有任何好坏的影响(马太福音15:10、11、17、18);如果对物质另有所主张,即是出于“人所吩咐、所教导的”(以赛亚书29:13;马可福音7:9)。这些既出于“人所吩咐、所教导的”,人自然能以一己的私意,举行毫无价值的崇拜。克己苦身自卑自贱,只为了博得智慧的虚名;但实际上却是将自己出卖给自己的情欲。以毫无价值,甚或以羞辱自己的事,来满足自己肉情的欲望。
22、23两节如18节,因原文有数字的意义不易确定,故学者间的译文与解释也不一致。我们以为较为可取的一种意义,是以23节所述与18节相呼应。22节内“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一句,我们以为是保罗所加的一句考语。有些学者以为“坏”不是指事物的“用坏”,而是指用物者所招致的自身的“沉沦”,译作“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沉沦了”。此外读者该注意:保罗在此所驳斥的是以克己苦身本身有使人得救的价值,以与物质接触为一种罪恶的异端邪说,并不是说人不应苦身克己和自谦自卑,而只管尽情享受物质的娱乐(3:5-7;罗马书8:12、13;哥林多后书4:10、11)。苦身克己与谢绝世物是否有价值,全在乎是否引人归于基督:如不引人归于基督,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小则丧失今生乐趣,大则断送来世永福。由16-23所述细细推究:歌罗西的异端似乎是把当时在小亚细亚流行的宗教思想和礼规,与犹太教和新兴基督教所有混合在一起而立论设教,为此保罗再三阐明基督的奥迹,使歌罗西信徒认清,尽力坚守自己的信仰,不为诡谲虚伪的“理学”,出于情欲的“神智教”(Theosophismus)所蛊惑而陷入迷途。当时各地流行的宗教或神秘教有许多点与犹太教的教义和礼规相类似,可能一部分是出于人性相同的宗教意识,但大部分当说是受了散居各地犹太侨民的影响,不过歌罗西异端虽呈浓厚的犹太主义色彩,但仍不能以之为一种变态的犹太过激主义,故不能尽以保罗所持反对犹太过激主义的经义或理论,来解释或反驳歌罗西的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