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第26章 概览
保羅在亞基帕前申辯
- 26:1 亞基帕對保羅說:「准你為自己申訴。」於是保羅伸手辯護說:
巡抚非斯都在凯撒利亚巡抚府的“厅堂”里(参阅25:23),将保罗介绍给亚基帕王及一切在场来宾以后,为了表示尊敬亚基帕王,便把询问保罗的主席光荣及权柄,谦让给他。亚基帕接受了,也为了表示他对巡抚的尊敬心,向保罗发言时,并未用定位动词“我准你……”,却用了无定位动词“准你”,叫他为自己伸辩。于是保罗便以演说家的姿态和风度伸出右手(此时手臂上还带着锁链,见29节),开始为自己“分诉”。本篇演词(2-23),是路加在使徒行传内所记保罗重要演词中的最后一篇。从一些迹象(参阅30节)并由下章一开始又用复数第一人称“我们”来叙事的这事看来,可能路加本人当时也在大厅内听讲。若真如此,他定会将这篇演词的要点记下来,以作日后撰述这演词撮要的蓝本。使徒这篇自辩词,与以前在耶路撒冷向群众所发表的(参阅22:1-21)有许多相同处;所不同者,此处为就合知识阶级听众,措辞典雅而已。演词除开场语外,可分为三段(4-8,9-18,19-23)。保罗这次仍未能将第三段说完,即被迫中止(见24节)。
- 26:2 「亞基帕王啊,猶太人所控告我的一切事,今日得以在你面前辯護,實為萬幸。
- 26:3 更慶幸的是你熟悉猶太人的規矩和他們的爭論;所以,求你耐心聽我。
开场语(2-3):保罗愿取得亚基帕王的好感,一开始演说,便向亚基帕发言。赞美亚基帕的话并不是阿谀之辞,而是事实,因为亚基帕对于犹太人的一切“规矩和辩论”,认识的最清楚,为此保罗以能在他前为自己辩护是件幸事,乃请求他忍耐听自己的答辩。
- 26:4 「我自幼為人如何,從起初在本國的同胞中,以及在耶路撒冷,所有的猶太人都知道。
- 26:5 他們若肯作見證,就知道我從起初是按着我們教中最嚴緊的教門作了法利賽人。
第一段:保罗的宗教信仰就是善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4-8)。使徒此处叙述自己自幼在耶路撒冷城受教育时就已开始的宗教生活,他依照犹太教中“最严紧的教门”即法利赛派(22:3),“作了法利赛人”(23:6)。这件千真万确的事实,为一切犹太人所共知,假使他们肯的话,还能为这事作证。
- 26:6 現在我站在這裏受審,是為了對上帝向我們祖宗的應許存着盼望。
- 26:7 這應許,我們十二個支派,晝夜切切地事奉上帝,都指望得着。王啊,我正是因這指望被猶太人控告。
保罗现在虽是基督徒,但他的希望和信仰并未有根本的改变:他的希望就是上帝许给以色列人祖先而为以色列“十二支派”所渴望的基督(实际上被掳后仅犹大支派承受了这个希望。其他支派大都已不复存在);他的信仰是信死者复活,这也是法利赛人所教导,大部份犹太百姓所信的道理(为保罗,基督的复活就是众人复活的根本,参阅哥林多前看书15:20)。可是,使徒说:现在我正是为此“被犹太人控告”。当知控告保罗的是属于撒督该人的祭司长及长老,参阅24:1,25:2,他们不信死者复活的道理。
- 26:8 上帝使死人復活,你們為甚麼判斷為不可信呢?
保罗现在看见大部份听众不是犹太人,而是教外人(非斯都、千夫长、凯撒利亚城的要人,见25:23)或生活如教外人的犹太人(亚基帕及百尼基氏),遂发问说:“上帝叫死人复活,你们为什么看作不可信的呢?”为我,使徒似乎说,毫无困难,因为这正是我所信仰的(此节可作为他演词未尾(23节)的伏笔)。
- 26:9 「從前我自己認為必須竭力反對拿撒勒人耶穌的名,
- 26:10 我在耶路撒冷也曾這樣做過;我不但從祭司長得了權柄,把許多聖徒收在監裏,而且他們被殺,我也表示( [ 26.10] 「表示」可能是以投不同顏色的卵石來表示贊成或反對。)贊成。
- 26:11 在各會堂,我屢次用刑強迫他們說褻瀆的話,我非常厭惡他們,甚至追逼他們,直到外邦的城鎮。」
第二段:迫害基督的保罗一变而为宣扬基督的使徒(9-18)。保罗在9-11节叙述他在迫害基督徒期间的活动情形。这事已见于使徒行传7:58-8:3,所不同者,此处于10节说:“把许多圣徒囚在监里。他们被杀,我也出名定案”,所以,被杀的不仅司提反一人,此外还有别人。保罗投了“定案”,即表示赞同之意(见8:10)。此处不见得是真正投票。
保羅敘述歸主經過
- 26:12 「那時,我帶着祭司長的權柄和命令往大馬士革去。
- 26:13 王啊!我在路上,中午的時候,看見從天上有一道光,比太陽還亮,四面照射着我和跟我同行的人。
保罗在12-18节叙述自己归化的经过。使徒归化的经过在宗一共记了三次,这里是最后一次。第一次是路加叙述保罗归化事迹时记的(9:3-18),第二次(参阅22:6-16)及第三次是保罗自辩时,亲口说出的。因为我们已在9:3-18对此归化经过已注释了,故此处除对这第三次叙述所独有的部份加以短注外,不再重复。
- 26:14 我們都仆倒在地,我就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對我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迫害我?你用腳踢刺棒是自找苦吃的!』
14节的“我们都仆倒在地”以及“用希伯来话”(即亚兰语,见21:40),都是这第三次叙事的独有记述(见9章)。“你用脚踢刺是难的!”这句流行在希腊和罗马的谚语。可能也为犹太人所通用(传道书12:11与此近似);即或不然,也必为保罗所熟悉,因此耶稣能用来向保罗说明自己的意思。这句谚语的比喻,是牛在田间耕作时,农夫用刺锥(即末端装有铁尖的细棍)赶牛疾行;牛若后踢,就越为刺锥所刺痛。
- 26:15 我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
参阅9:5,22:80
- 26:16 起來,站着,我向你顯現的目的是要派你作僕役,為你所看見我( [ 26.16] 有古卷沒有「我」。)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作見證人。
- 26:17 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
- 26:18 要開他們的眼睛,使他們從黑暗中轉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上帝;使他們因信我而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关于涉及使徒未来工作的一段话,在三次叙事中,说话的内容大致相同,说话的人则不同,第一次(9:15、16)是耶稣在异象中向亚拿尼亚关于保罗而说的;第二次(22:14、15)是亚拿尼亚向保罗说的;第三次(26:16-18)是耶稣向保罗说的。这如何解释?事实上,这话是耶稣在异象中向亚拿尼亚关于保罗而说的,正如第一次(9:15、16)的叙事一样,至于第二、第三次之改变口气,是为了权宜之变,与内容无伤。因为在第二次叙事上,保罗演说的对象是犹太人,向犹太人说明耶稣如何显现给亚拿尼亚是无益的,因为在演说中未提亚拿尼亚为基督徒。在第三次叙事上,保罗演词的对象是教外人(见注五),向教外人讲解耶稣如何在异象中为保罗显现给亚拿尼亚,是多余的。所以此处保罗能以圣经的说法,将上帝向其使者论自己说的话,当作由上帝直接向自己说的;在旧约先知书中这种说法,屡见不鲜。此处耶稣为将保罗的未来使命表示给保罗所用的方式,与上帝选拔旧约时代的大先知采取的办法相似,就是从百姓中(参阅耶利米书1:7)由外邦人里(参阅诗篇105:47),擢拔出来,遣发他到列邦(参阅耶利米书1:5),为开明他们(即外邦人)的眼,为将他们从黑暗中救拔出来(参阅以赛亚书42:7、16),为使他们“因信”基督而“得蒙赦罪”。而与“成圣的人”(即基督徒,见9:13)享受同样福分。
保羅向猶太和外邦人作見證
- 26:19 「因此,亞基帕王啊!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 26:20 我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上帝,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
第三段:保罗的使徒任务及其宣讲与旧约先知同(19-23)。保罗对这“从天上来的异象”彻底服从了,并未失信,他全心宣讲基督,“先在大马士革,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犹太全地”一句,见于一切希腊抄本及译本,但从使徒行传以及保罗书信上看不出他曾在犹太全境传了福音,因此有些学者以为此处经文有残缺窜改之处。保罗多次经过“犹太”或巴勒斯坦,这是真的(如使徒行传15:2、3、30,18:22,21:15、16);是否保罗此处暗示这种旅程即指宣讲福音?可能如此,但不一定。如果说经文应予修正的话,那么似乎布拉斯(F.Blass)的修正法较为可取:就是将“犹太”读作“犹太人”。因为我们知道保罗的一贯作风是每到一处,如果该处有犹太人,就先向犹太人宣讲,然后才向外邦人宣讲。保罗宣讲的主旨与施洗约翰相似(参阅马太福音3:2、8),即叫人悔改,作与悔改相称的工作。
- 26:21 為這緣故,猶太人在聖殿裏拿住我,想要殺我。
因为保罗向一切人,也向外邦人宣讲得救的福音,犹太人乃掀起迫害保罗的狂潮,他们在耶路撒冷圣殿曾企图向他下毒手杀他(见21:31)。
- 26:22 然而,我蒙上帝的幫助,直到今日還站立得穩,向尊貴的和卑微的作見證。我所講的,並不外乎眾先知和摩西所說將來必成的事,
- 26:23 就是基督必須受害,並且首先從死人中復活,把亮光傳給猶太人和外邦人。」
可是保罗因上帝的助佑,“直到今日”还不断向“尊贵、卑贱、老幼”作证,作证“先知和摩西”已说过的将要成就的事,即在旧约里所预言的基督:基督必须受难,必须由死者中复活,且是复活起来的第一人(参阅哥林多前书15:20;歌罗西书1:18),做了光照本国及外邦人的光明(参阅以赛亚书49:6)。关于基督必须受苦的问题,复活起的耶稣已亲口向去以马忤斯的二位门徒说过了,参阅路加福音24:25-27。
保羅懇請亞基帕信主
- 26:24 保羅這樣申訴時,非斯都大聲說:「保羅,你瘋了!你的學問太大,反使你瘋了!」
- 26:25 保羅說:「非斯都大人,我不是瘋了,我說的乃是真實和清醒的話。
巡抚非斯都听了保罗的辩护,“大声”中止保罗的话说:够了!保罗,“你癫狂了吧”你念书太多,把你弄疯了!这一声呼喊,显然不是出于恶意。非斯都很惊奇使徒的口才,只因他不懂宗教问题,就劝保罗节制发言。使徒却立即答说自己没有疯,说的都是真理和清醒的话。
- 26:26 王也知道這些事,所以對王大膽直言,我深信這些事沒有一件能向王隱瞞的,因為都不是在背地裏做的。
保罗遂向着对犹太宗教问题较有认识的亚基帕王说话,因为这些事,不是在“背地里做的”。凡有关基督徒的一切事迹,无论是在巴勒斯坦,或日后在全罗马帝国,都不是在暗中行的,基督教的声望业已传遍各处,研究犹太宗教问题的亚基帕,对这些事不能没有听过。
- 26:27 亞基帕王啊,你信先知嗎?我知道你是信的。」
- 26:28 亞基帕對保羅說:「你想稍微勸一勸就能說服我作基督徒了嗎?」
上图:亚基帕二世肖像。
最后使徒大胆地问亚基帕王说:“亚基帕王啊,你信先知吗?”如果他相信旧约时代的先知,保罗便会用许多例证,给他证明被钉而死,死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就是早为先知所预言的基督。当时亚基帕固然相信先知,但他的信仰却是渺茫而不着实际的;反之,保罗所期待于他的,却是实际的信德,即相信历史上的耶稣实在是历代先知所预言的基督。无如亚基帕却没有这样的信德,因之,他把这事看得无足轻重而取笑地向保罗说:你想稍微一劝,便叫我作基督徒啊!亚基帕是怀疑派,一定无意作基督徒,尤其与之苟合的他的胞妹百尼基氏坐在他旁,更无动于中。
- 26:29 保羅說:「無論少勸還是多勸,我向上帝所求的,不但你一個人,就是今天所有聽我說話的人都要像我一樣,只是不要有這些鎖鏈。」
保罗仍愿意用自己答复的话,改正亚基帕的态度。保罗在各种光景这样说教的精神,真值得钦佩:“差一点也罢,差的多也罢!”就是说,无论差多少,他唯一所期望的不仅亚基帕,甚至一切在场的人都能像他一样,就是都能以活泼而实际的信德当作基督徒,接着还伸出带有锁链的手臂风趣地说:当然,“只是不要像我有这些锁链”。
- 26:30 於是,王和總督以及百妮基跟同坐的人都站起來,
- 26:31 退到裏面,彼此談論說:「這個人並沒有犯甚麼該死該監禁的罪。」
亚基帕没有回答保罗最后一句话,即宣布退堂。路加此处以目睹者的生动笔调叙述王、巡抚和百尼基氏以及在座诸人先后站起的情形,可见他当时也在场。及至退出公堂,大家彼此谈话时一致承认保罗是无罪的。
- 26:32 亞基帕對非斯都說:「這人若沒有向凱撒上訴,早就被釋放了。」
亚基帕最后向非斯都评断保罗说,“这人若没有上告于凯撒,就可以释放了。”所以亚基帕正如非斯都一样(25:25),也承认保罗无罪,可是无罪的保罗还得带着锁链将近三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