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三书 概览
问候
- 1:1 我作长老的写信给亲爱的该犹,就是我真心所爱的。
- 1:2 亲爱的,我愿你事事安宁,身体健康,正如你的心神安宁一样。
约翰如在若二一样,一开始即自称“长老”(约翰二书)。关于收信人该犹,约翰先以亲热的口吻表示爱护之情,并祝福他一切顺利和身体健康。也许该犹正在患病,或患病方愈。约翰祝他身体健康,并以他健康的灵魂来作比:这是对他极度的赞美。
- 1:3 我非常欢喜,有弟兄到这裏来,证实你对真理的忠诚,就是你按着真理而行。
- 1:4 我听见我的儿女按真理而行,我的欢喜没有比这个更大的。
从该犹的地方,有几个弟兄来到约翰跟前称述该犹“心里存的真理”;“按真理而行”,即他的生活行动都遵照耶稣所启示的道理,使约翰非常喜乐。来的这些弟兄大概都是常在各地巡行的传教士,他们曾受到了该犹的帮助(6、7两节)。
合作和反对
- 1:5 亲爱的,你对弟兄,特别是对作客旅的弟兄所做的都是忠诚的。
- 1:6 他们在教会面前证实了你的爱;你若以对得起上帝的方式,为他们送行就好了;
- 1:7 因为他们是为基督的名( [ 1.7] 「基督的名」: 原文直译「那名」。)出外,并没有从未信的人接受甚么。
- 1:8 所以,我们应当接待这样的人,好让我们与他们在真理上成为同工。
上图:罗马马车的复制品。牛车是罗马道路上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有日行40至50公里的马车。罗马道路每隔25至30公里就有驿站供官方使用,也有私营旅馆,但有些声名狼藉,因为常被小偷光顾、或被妓女当作卖淫场所。当时信徒外出,通常是找当地的信徒接待。
该犹“凡你向作客旅之弟兄所行的都是忠心的”,是说他帮助本教会的信友并款待过路的传教士都是按基督教的真精神。这些传教士到了约翰所在的教会,就当众称赞该犹的爱德(3节)。约翰这样写,是因为这些传教士还要经过该犹那里往别的地方去传教;为此,约翰先博得该犹的欢心,然后求他供给他们传教的一切费用。所说“是为主的名(原文是那名)出外”,意谓他们既是上帝所派遣的教士,为了上帝的原故(约翰福音13:10;马太福音10:40),资助他们要周到大方。约翰随后即说明资助他们的原故:(一)他们去是为传扬耶稣的福音;(二)向外教人传教,不应当先加给他们负担,保禄初到一地也是如此(哥林多前书9:15;哥林多后书11:9;帖撒罗尼迦前书2:9等);(三)信徒辅佐到外方去的传教士是神圣的义务,因为如此他们在宣传福音的神圣工作上才有分子。由使徒的这种思想,今日在各国信徒们中间产生了无数辅佐传教的善会。
- 1:9 我曾写过一些东西给教会,但他们中间那好作领袖的丢特腓不接纳我们。
约翰称赞了该犹之后,就指摘一个正与该犹背道而驰的人,此人叫丢特腓。他似乎是当地教会的领袖,或者是一位长老。约翰先指摘他不服从自己,或者不接受自己所写的信,或者把那信秘而不宣。为此约翰此次没有给教会的领袖,而给该犹写了这信。所说“我曾略略地写信给教会”,学者多以为是指约翰二书,但也有些学者以为是一封久已失传的信。
- 1:10 为此,我若去,要提起他所做的事,就是他用恶言攻击我们,还不满足,他自己不接纳弟兄,有人愿意接纳,他还阻止,并且把接纳弟兄的人赶出教会。
约翰告诉该犹,他不久要来视察,必当面劝戒丢特腓的过错,令他醒悟:(一)因为他在信友集会时诽谤了老使徒的名声,不承认他是自己的上司;(二)不收留约翰所派去的或举荐当收留的人;收留传教士或好客是当时长老分内应行之事(提摩太前书3:2;提多书1:8;彼得前书4:8);(三)更甚者是是他自己不但不收留传教士,而且也禁止别人行此爱的工作;别人行了爱德,他遂滥用神权,把他们开除教籍,不让他们参与集会。由此可知丢特腓是当地握有神权的圣职人员。
- 1:11 亲爱的,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行善的人属乎上帝;行恶的人未曾见过上帝。
- 1:12 低米丢行善,有众人给他作见证,又有真理给他作见证,就是我们也给他作见证,你知道我们的见证是真的。
约翰指摘了丢特腓之后,就训勉该犹应从善如流,嫉恶如仇,因为只有行善的,才是上帝的儿女(约翰一书3:10,4:4、6,5:19;若8:47);反之,“行恶的未曾见过上帝”,是说犯罪作恶的人,不真认识上帝,也不能与上帝结合相通:这是约翰本有的语法(约翰一书2:3,3:6、20)。使徒最后提出低米丢,加以赞扬,因为不仅这些来到约翰前的人赞美他,而且“真理给他作见证”。所说“真理”,似乎是指务低米丢圣德超凡的生活;有的学者以为是指圣神赐给低米丢的奇恩异宠,作证他的品德(Belser)。不仅如此,约翰亲自也为他作证,并且还加上该犹所见所闻的,以证明称赞低米丢的话正确可靠。关于低米丢的事迹按圣经所载的仅此而已。使徒法典(Constitutiones Apostolicae VII, 46: PG I, 1054)记载:约翰立了一位名叫低米丢的人为非拉铁非城的主教,不知是否即为此人。有的学者以为约翰即是托此人给该犹带去了此书。
问安
- 1:13 我还有许多事要写给你,却不愿意用笔墨来写给你,
- 1:14 但盼望很快见到你,我们好面对面谈论。
- 1:15 愿你平安!朋友们都向你问安。请你替我按着名字一一向朋友们问安。
“愿你平安”的祝辞源于以色列人,但已成了基督徒的祝福辞(约翰福音20:19、21、26;彼得前书5:14等所说的“朋友”不是指一般信友,而是指忠于约翰的信友。
上图:位于阿尔及利亚Timgad的古罗马道路遗址。罗马帝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公路系统,为福音的广传铺平了道路。主前450年的十二铜表法(The laws of the Twelve Tables)规定,直路至少宽2.4米,弯路至少宽4.8米。罗马道路是主要由石头铺成,部分混入金属材料。罗马道路都有夯实碎石作基床,以保障路面干燥,并有行人道、马道和排水沟渠,一路开山、修桥,小溪则铺上石砖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