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 第7章 概览
- 7:1 所以,亲爱的,既然我们有这样的应许,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和灵魂一切的污秽,藉着敬畏上帝,得以成圣。
保罗为教会悔改而欢喜
- 7:2 宽宏大量地接纳我们吧!我们未曾亏负谁,未曾败坏谁,未曾占谁的便宜。
- 7:3 我说这话,不是要定你们的罪,我已经说过,你们常在我们心裏,我们情愿与你们同生共死。
前章注三内已提过,本书的第一部分至此行将结束,所以保罗在此处结束了上段的劝言之后,又回到6:11-13“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6:13),所未尽言之处说:“你们要心地宽大收纳我们”(7:2),因为由我们方面,找不出你们有什么不能容纳我们的理由,细查我们的行为,在执行使徒职务时,未曾亏负谁:在宣讲福音时,也并没有更改过上帝的道理,因而“曾败坏谁”(2:17,4:2);在传教事业上,也没有“占谁的便宜”以饱私囊(12:16-18)。保罗这话明显是为反驳犹太主义保守派人对他所散布的诬蔑与恶评(10-13),所以他继续写说:“我说这话,不是要定你们的罪”(3),只是为我自己辩护而已。我们决不相信你们曾这样批评了我,纵然你们曾这样批评了我,我对你们所怀的爱也不能容许我来定你们的罪,因为我以前曾说过:“我们的心也敞开了”。“你们常在我们心里”(3:2,6:12),无论是生是死,都不能使你们离开我的心,都不能减少我对你们的爱,因为真实的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13:7)。像这种伟大的爱怎能不引起哥林多人的共鸣?何况哥林多教会目前的光景已大为改善了。提多已回报哥林多教会悔改的经过,因此保罗在下节(4)说:“我因你们多多夸口,满得安慰;我们在一切患难中分外的快乐……”,由此衔接2:13中断的叙事部分,见2章相关注释。
- 7:4 我对你们很是放心,多多夸耀你们;我满有安慰,在我们一切患难中格外喜乐。
- 7:5 我们从前到了马其顿的时候,身体没有丝毫安宁,反而到处遭患难,外有纷争,内有惧怕。
- 7:6 但那安慰灰心之人的上帝藉着提多来安慰了我们;
- 7:7 不但藉着他来,也藉着他从你们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们,因为他把你们的思念,你们的哀恸,你们对我的热忱,都告诉了我,使我更加欢喜。
关于本段追述之事(4-13a),在本书的1章-2章相关注释内已详细说明了,此处不再赘述。保罗之所以在此高兴说:“我因你们多多夸口,满得安慰;我们在一切患难中分外的快乐……”的原因,是因为他到了马其顿,遇到了他的调停使者提多,获得了哥林多教会悔改的好消息(6,7),因此他“满得安慰”,尤其“在一切患难中”,更是“分外的快乐”。保罗为说明他所受的苦难是多么大,遂继续写说:“我们从前就是到了马其顿的时候,身体(即指他的软弱的人性)也不得安宁,周围遭患难,外有争战,内有惧怕(5)。外面的“争斗”,是指时时处处追踪保罗的犹太保守主义者以及假使徒们,对保罗的攻击与迫害;内在的“惧怕”,是指保罗对各教会的挂虑(11:28),尤其对哥林多教会的挂虑不安,以及期待提多回报的焦虑心情。正在这种内外万分痛苦之中,“赐各样安慰的上帝”(1:3,2:14),“上帝藉着提多来安慰了我们”(6),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那封“血泪书”所收的善果,即你们悔改的好消息(8-13a);并把“们的想念”,即想念再见自己导师之情,“哀恸”,即悲痛得罪了自己的导师之情,“向我的热心”,即为我辩护以攻击敌人的热情,都给我报告了,“叫我更加欢喜”。一年来的焦虑,即刻消逝。由此可以设想,保罗的心情是如何的高兴与快慰。
- 7:8 即使我先前那封信使你们忧愁,后来我曾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为我知道,那封信使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
- 7:9 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曾忧愁,而是因忧愁导致你们的悔改。你们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
- 7:10 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而忧愁,就生出没有懊悔的悔改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叫人死。
- 7:11 你看,你们依着上帝的意思而忧愁,这在你们当中产生了何等的殷勤、甚至辩白、甚至愤慨、甚至恐惧、甚至渴望、甚至热忱、甚至责罚。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无可指责的。
- 7:12 所以,虽然我从前写信给你们,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而是要在上帝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忱表现出来。
- 7:13 因此,我们得了安慰。在我们所得的安慰之外,又因你们众人使提多心裏畅快喜乐,我们就更加欢喜了。
8-13a一小段。是保罗追述写那封“血泪书”时的心情与经过(2:4并注),以及所产生的美果。保罗在本段中的措辞与说话,十分谨慎婉转,由此我们可以见到伟大的使徒的心情是多么细腻。他现在的心情是充满了安慰与喜乐(7),因为见到他所写的那封“血泪书”时的心情,按他自己所说的,是“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写的(2:4):因为一方面,以他慈父的心肠,不愿写那封严厉的书信,怕使他的子女们忧苦难过,但另一方面,他的使徒使命又逼迫他不得不如此。因此当他追述他当时的心情时,写说:“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为你们的忧苦得到了悔改(9-11);“我后来虽然懊悔”,是指他的慈父的心肠所说的,因为他实在不愿看见自己的子女悲伤忧苦,“不过是暂时的”,这也正如他在2:2所说:“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由“我后来虽然懊悔”一句,不但证明了保罗多么爱哥林多人(2:4)。并且也证明了保罗在此所指的“先前写信”的那封信,决不能是哥林多前书,因为哥林多前书决没有可使保罗在寄发后而生返悔的原因。所以应另有一书,即所谓的“血泪书”,见引2章的注释。保罗的心情如今充满了喜乐(9),但谦逊的保罗,并不将喜乐的原因归功于自己那封严厉的书信,而归功于哥林多人能以谦逊的心情接受那封严厉的书信,因而导致他们悔改。他们之所以能够诚心悔改,是因为他们“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意即是因为他们以超越的眼光,以爱上帝之情,认清了这是上帝的圣意使自己的导师写了那封严厉而伤痛的书信,以谴责他们的过犯,因而谦逊认错、悲伤、忧苦,以至于悔改:“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如果我们没有写那封“血泪书”,恐怕至今你们还固执于恶,因而由我们受到莫大的损害。保罗在此既提及了按照上帝的圣意所有的忧苦,因而联想到世间的忧苦,遂在10节中讲明这两种忧苦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按照上帝圣意而来的忧苦与悲伤,能使人产生根本上的变化,这变化能保持一生,直到进入永生;但“世俗的忧愁”,即谓以世俗之见,对世间之物,如快乐、名誉、金钱、财帛等等的损失而生的悲伤与忧苦,这忧苦能使人陷于痛苦的绝境,因而失望、自杀,以致陷入永死。11节是保罗按照提多的回报以及哥林多人所行的,让哥林多人看清按照上帝的圣意而来的忧苦所产生的善果。“殷勤”:即谓对我们的关怀,一心倾向我们之情(12);“自诉”:即谓向提多辩白自己对那惨痛的事件无甚关联;“自恨”:即谓对人们侮辱自己的导师的事件愤愤不平;“恐惧”:即谓害怕得罪了上帝和自己的导师;“想念”:即谓想念再见到自己的导师;“热心”:即谓对那惨痛事件的主角所有的愤慨与所施的惩罚;“责罚”:即谓对那罪魁所行的严厉惩罚,甚至保罗还要向他们替他求情(2:5-11);这样,“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虽然保罗在此仍未指出“这一切事”到底是什么事,但由上下文看来,以及保罗尽力避讳指明“那事件”的说法看来,想必是保罗在“中间巡视”时所遭遇的不幸,详见2章注释。12节是保罗追述写那封“血泪书”的目的:他写那信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报复,所以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也不是为挽回自己的面子,所以说:“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他主要的目的是“要在上帝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要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把对我们的恩爱,以及诚心依恃之情表达于外。让敌对我们的人看清你们是倾向我们的,是属于我们的。由此节可知,本段所提的“那封信”,不可能是指的哥林多前书。“那事件”,也不可能是指的哥林多前书5:1所述乱伦的事。既然目前使保罗伤心的事件已经过去了,哥林多的信友也悔改了,他的焦虑心情也就平息了,因此他写说:“故此,我们得了安慰”(13a)。
- 7:14 我若对提多夸奖过你们甚么,也不觉得惭愧,因为我对提多夸奖你们的话是真的,正如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向来都是真的。
- 7:15 提多一想起你们众人的顺服,怎样恐惧战兢地接待他,他爱你们的心就越发热切了。
- 7:16 我如今欢喜,因为我在一切事上对你们有信心。
本段可说是6、7两节的余音。保罗在7节内本来已提到了提多由哥林多信友所得到的安慰,如今又提起来特别夸赞提多的心肠怎样倾向哥林多人,以及哥林多人如何对提多表示服从。他重提这事,不但是为表示自己如何高兴,并且也是为准备再次打发提多到哥林多去执行另一使命,为耶路撒冷的圣徒捐款的使命(8:6、16)。提多所负的第一次使命得到了完美的结果,将哥林多人与保罗间的关系疏导成功了,因此保罗高兴的作结说:“我如今欢喜,能在凡事上为你们放心”(16),不必再有所顾忌;言外之意足说:如今我们既和好如初,我敢将这一年来所惦念的事向你们说出来:原来你们一年前已着手捐款(哥林多前书16:1-4),至今尚未完成,那么就请你们快快完成罢!(见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