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书 第4章 概览
預言有人離棄信仰
- 4:1 圣灵明说,在末后的时期必有人离弃信仰,去听信那诱惑人的邪灵和鬼魔的教训。
在讲过教会是真理之柱石和根基,和敬虔的奥秘以后,保罗又预示将来要有人良心上烙了火印,要背信,要听信魔鬼的谎言,宣讲一种假冒为善的苦行,禁止婚娶和禁止吃某些食品(1-3)。为相反这类的谬论,基督徒应当认识一切受造物都是善的,但要人以感恩的心去善用(4,5)。
“圣灵明说”,即运行于教会,以预言神恩预示未来的圣灵(哥林多前书12:7-10),藉着有预言神恩之人的口公开宣布了。“在后来的时候”一句,不是指世界末日,而是指从耶稣基督第一次降临到基督第二次来临(世界末日)的时期(哥林多前书10:11;帖撒罗尼迦后书3:1;彼得前书1:5;约翰一书2:18等)。将来有些假学士要故意背弃信德,远离他们以前所接受和所信的福音真道,而去“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他们却假托领受了上帝的默感(帖撒罗尼迦后书2:1;哥林多前书14:32;约翰一书4:1-6),但他们所说的默感是虚假的默感,来自魔鬼的暗示。他们“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即说谎者的父亲与其侍从的教训;因为魔鬼从起初就是说谎的和杀人的(约翰福音8:44、45)。魔鬼本知道什么是真理,却以谎言骗人,就如耶稣曾预言说:“敌人”(魔鬼)要在自己的田里撒稗子(马太福音13:39)。撒谎的魔鬼和他的同道人在信徒中间常散播错谬的道理,企图毁灭教会,推翻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 4:2 这是出于撒谎者的假冒;这些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了一般。
- 4:3 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上帝所造、让那信而明白真理的人存感谢的心领受的。
上图:「诺斯底主义 Gnosticism」对灵界的探知(1888年法国弗拉马里翁Flammarion的版画)。希腊文「诺斯 Gnosis」的意思是「知识」,诺斯底主义者持二元论,认为属灵的世界是圣洁的、物质的世界是邪恶的,人只能透过某种神秘知识而得救。诺斯底主义导致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禁欲主义,认为物质的身体毫无价值,所以应该克制己身;一种是放荡主义,认为既然灵性超越了肉体,所以放纵情欲并不影响灵性。诺斯底主义在主后1-3世纪影响了许多宗教,如摩尼教;也渗入早期教会,是教会最早的异端之一,《犹大福音》就是诺斯底主义异端的作品。这种异端认为:1、既然物质世界是败坏的,那么圣洁的至高神就不可能与物质世界扯上关系。因此,诺斯底主义者发明了各种理论来否定主耶稣的道成肉身。2、既然物质世界是邪恶的,那么创造天地的耶和华神必定是劣等的恶神,而不是至高的善神。因此,凡是被耶和华神看为恶的人,都成了英雄,如:伊甸园的蛇、该隐、所多玛、蛾摩拉、犹大等;凡是被耶和华神看为善的事,都应该反对,如:婚姻、律法等。现代诺斯底主义流行于新纪元运动(New Age Movement)中,《达芬奇密码》就是以诺斯底主义为基础的小说。
说谎之人口口声声假托自己是上帝所默启的人,可是他们却顺从了魔鬼的暗示。此处上下文所说的说谎者被形容成撒但的奴隶,身上带有烙印的奴隶。罗马帝国时代,是在逃犯和犯人的身体上烙印。但说谎者把印烙在自己的良心上。3节保罗所说的说谎者也就是禁欲主义者,他们禁止婚嫁,戒绝某些食物,违者似乎应受惩戒。这类的禁令盛行于犹太人中(艾色尼派一大部分戒绝婚宴),在外教人地方,如毕达哥拉斯学派(Pythagorici)和俄耳甫斯教派(Orphici)以及迈实教派(magismus)也有类似的禁令。罗马人在庆祝女谷神节日(Cerealia)的前三十天内都应戒肉戒酒。有些经学家认为此处显示当时“伪智派”(Pseudognosis)任何一派的痕迹。金口圣约翰、忒敖多勒托认为是克欲派(encratiae)、马尔强派(marcionitae)、瓦冷提诺派(Valentiniani)。圣达玛色诺(S.Damascenus)和圣托马斯认为是摩尼教派(Manichaei)。但是保罗的语法极其含混,并且上述的几个宗派是盛行于第二世纪的。他所说的禁欲禁食的邪说可能是指撒马利亚术士西满和第一世纪所产生的诺斯底派的学说。他们以为物质是恶的,因此必须摈弃物质的繁殖,甚至合法的繁殖都在禁止之列。保罗给哥罗森人的信里曾经申斥过类似的邪说(歌罗西书2:20-23)。关于婚姻,保罗曾经说婚姻是一件好事,虽然逊于守贞的生活(哥林多前书7章)。并且在提摩太前书书内一再论及夫妻和寡妇的职责(2:15,5:14)。关于食物问题,保罗在格前书内对祭邪神之物有冗长的论述(8-11四章)。在罗书内也谈到食物的问题(罗马书14章)。然而本书信所论的,似乎不是罗所说的那些信心软弱和犹豫的人,而是那些把犹太人、外教人、迈实教、诺斯底派等的戒条混合成一种教条,强令信徒遵守的人。保罗并未指定那些说谎者所禁止的是何种食物。不论如何,这种禁令严重地妨碍了基督教会的自由发展。保罗根据创世记1章驳斥这些伪善的禁欲者说:人吃的食物不是恶的根源,因为这一切都是唯一真上帝所造的。上帝造这些食物是为叫人享用,是为叫那虔信和认识教会所传福音真理的人,带着感恩之心享受的。饮食前后必须祈祷感谢上帝赐给我们的食物。耶稣生前在分饼的神迹(约翰福音6:11-23;马太福音15:36),在建立圣体大礼(马太福音26:17),在显现给以马仵斯二门徒之时,都给我们立了谢恩的表样。保罗在地中海遭暴风袭击的船上也行了祝谢礼(使徒行传27:35)。犹太人,尤其艾色尼派通常都在饭前祈祷谢恩。基督徒自然也接受了这良好的作风。
- 4:4 上帝所造之物样样都是好的,若存感谢的心领受,没有一样是不可吃的,
- 4:5 都因上帝的话和人的祈祷而成为圣洁了。
信友们可以随意吃什么东西,“凡上帝所造的物都是好的”(创世记1章;使徒行传10:14、15)。“若感谢着领受”,不妄用,并把一切受造物看作上帝的恩惠,向上帝表示感谢之心,那么“就没有一样可弃的”。因为每样食物“都因上帝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即是藉着从圣经(上帝的话)上,尤其从适于祈祷的诗篇里摘录下来的祈祷祝文祝圣了的。
基督耶穌的好執事
- 4:6 你若把这些事提醒弟兄们,就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在信仰的话语和你向来所服从的正确教义上得到了栽培。
在讲明信徒应如何善用受造物,以反对伪善的禁欲主义以后,保罗现在直接向提摩太说话,指示他应努力作一个好执事(6节),回避尘俗和老妇的无稽之谈,应如何锻练自己作一个好勇士(7节),应如何专务“操练虔诚”(8)。“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即谓你要把我告诉你的话(3-5节),如同一个好导师晓谕上帝家庭中的弟兄们知道,那么你一定是基督的好仆役。圣托马斯解释说:好执事“常注意主人的旨意”。金口圣约翰说:提摩太为作一个好仆役,“真道的话语”,即圣经的话,因为他从幼年在母亲和外祖母教养之下,默想圣经中的好教训(提摩太后书1:5),又从保罗所得的教训和榜样,作为操练虔诚的食粮。
- 4:7 要弃绝那世俗的言语和老妇的无稽传说。要在敬虔上操练自己:
- 4:8 因操练身体有些益处;但敬虔在各方面都有益,它有现今和未来的生命的应许。
基督的好执事又必须接受作战的训练:第一步是消极的训练:要克制自己的好奇心,凡是尘俗不经之论,不仅不去谈论,连听也要回避;至于老妇们的传奇故事,无稽荒诞的神话,更不可听信。在教训人的训话中,切不可加杂上那些荒诞不经的传说。按当时这些荒诞不经的传说是由犹太人、外教人、迈实教、诺斯底派的学说融会贯通而来的。这样的传说只有引人轻视真正的宗教,引人忽略敬拜上帝的事。第二步是积极的训练:即“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是说在热心事主的事上,渐渐依法励行,每日恒心实习;这种操练的目的是为获得敬主的热诚,巩固自己的宗教生活,使灵魂常与上帝结合。8节说明要提摩太为虔敬而操练自己的理由:因为身体的锻练,角力场和运动场上的竞赛,没有别的,只是一种虚荣而已。保罗所注意的是操练虔诚,因为先训练自己,然后才能训练信徒,的确在“凡事都有益处”:今生有益处,因为虔敬给你带来良心的平安和安慰;来生有益处,将来永远与主在一起(帖撒罗尼迦前书4:17),能面对面的看见主,与他同在(哥林多前书13:12)。耶稣在世时曾应许那些弃绝世福的人能得百倍的报酬(参阅马太福音19:29;马可福音10:30;路加福音18:30)。
- 4:9 這話可信,值得完全接受。
- 4:10 我們勞苦,努力( [ 4.10] 有古卷是「遭受譴責」。)正是為此,因為我們的指望在乎永生的上帝。他是人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
“我们劳苦努力,正是为此”:是说我们吃苦耐劳,努力奋斗,忍受迫害,在身上带着基督的印记(参阅加拉太书6:17;提摩太前书3:2),正是为得到上述灵性的益处。我们这样受苦受难,奋力挣扎,因为我们所有的希望是永生的上帝,唯一的真上帝(3:15),他能给人实践对今世和来世所许的诺言。真上帝是“万人”的救主(2:4),也是不信者的救主,上帝也给了不信者获得救恩的方法;为他们得救,我们应当为他们祈祷(2:1-4)。但上帝更是“信徒的救主”,他们坚信启示的上帝所有的权威,已因望德获得救恩(罗8:24)。“他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一句,与2:4意义相近。本处的意思是说:上帝不但愿意,而且事实上也赏赐了所有的人能够得救的恩典。上帝拯救世人的办法,就是藉着圣教会。
- 4:11 你要嘱咐和教导这些事。
- 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这些事”,即拿前段所指出的话去“教导人”,以威权去指教人,不要迟疑不决;运用你在教会内所有的教诲权去教训人,“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为已老的保罗,提摩太常是一个青年,即使他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似乎在以弗所常由那些有名望的长者来掌教;现今换了这位年龄小而又胆小的提摩太,自然易受人的小看。在十年以前,保罗要求哥林多信友善待提摩太,好叫他放胆行事(哥林多前书16:10-11)。保罗此处劝提摩太,人年龄太小,没有多大的关系,最有关系的是持身的榜样,为此保罗说:“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就是在私下或公开的训话时,在生活和忍辱的态度上,在感动人心的爱德上,在光照人明悟的信德上,在洁德上,做信徒们的榜样(参阅哥林多后书6:6、7)。他若有这些德行,年纪虽轻,尽自己的职责,必能获得威信,必能成为群羊的模范(参阅彼得前书5:3),必能实践恩师耶稣的劝谕:“你们的光也当照在人前”(马太福音5:16)。保罗非常重视好模范的吸引力,曾大胆地写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11:1,参阅腓立比书3:17;帖撒罗尼迦后书3:9)。
- 4:13 要以宣读圣经,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
“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保罗曾希望快到以弗所去(3:14),但在未去以前的这段时间内,劝勉提摩太专心宣读圣经,不但私下宣读,而且要在信徒集会中公开宣读:或旧约,或新约。在信徒大众前已常宣读使徒们的书信和福音,参阅使徒行传13:15;歌罗西书4:16;帖撒罗尼迦前书5:27;启示录1:3。在保罗所建立的教会中特别流传着路加福音,因为在牧函中已有暗示路加福音的地方。提摩太又应当对信徒加以劝勉和教导,即从圣经上找出实际的结论和教训,把这些结论和教训贴切在信徒们的日常生活上。提摩太还应开导听众们的明悟,使他们认清异端邪说的危险,好能躲避提防。
- 4:14 不要忽略你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藉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
- 4:15 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在这些事上专心,让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
- 4:16 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导,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做,既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
为善尽自己的职责,提摩太虽领受了特殊的神恩,但保罗仍晓谕他“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即是他领受圣职而成为基督仆役时所得的恩赐。这恩赐就是圣事的恩典或职分上的恩典。保罗在提摩太后书1:6写说:“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上帝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但是此处却说:这恩赐是“在众长老按手”的仪式“赐给你的”。按一些学者的意见,这个特别的授职仪式是在以弗所举行的,但最可靠的意见是主张保罗于第二次传教途中在路司得举行的(使徒行传16:3)。从那时起到这次给提摩太写信,中间已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期间很有疏忽这恩赐的危险,所以保罗提醒他将所领受的恩赐再燃起来。这恩赐是“藉着预言”赐给他的。按“藉着预言”一语可能与1:18有同样的意思(见该处注)。但有的学者以为“藉着预言”一语,是指在授职礼仪中主礼者所诵念的经文,这经文大意是求上帝赏赐所求的恩赐。那么这祝文即是今日神学术语所称的:“成圣事经文”(formasacramenti)。保罗此处没有指出预言的内容,但因为这预言是与众长老的按手相连的,遂有赋予应选者恩赐的能力。保罗在提摩太后书(1:6)所说的“藉我按手”便是赋予恩赐的主要原因,而此处所说的长老团的按手,只是授职礼节的陪衬,而不是赋予恩赐的原因。提摩太应当经管所领受的宝藏,应使自己在受圣中所得的恩赐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和效力。“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即你要默想、应用、实行这些与恩赐有关联的事(宣读、劝勉、教导)。行这些神工,可把人训练成基督的好仆役。要专注在这些事情上,要聚精会神,不要心猿意马,为的是使“你长进”,即你在尽职和修德路上的进步,“使众人看出来”:这样自然再没有人小看你年轻了。最后一节,保罗以慈父的心肠再激励提摩太说:“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即言你要留心你个人的品行,以及教训人的话是否适宜,是否言行一致。你若言行一致,“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基督的仆人能使自己得救,又能使受托的灵魂得救,是他整个生活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