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2章 概览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的工作
- 2:1 弟兄们,你们自己知道我们来到你们那裏并不是徒然的。
- 2:2 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蒙难受辱,这是你们知道的,可是我们还是靠着上帝给我们的勇气,在强烈反对中把上帝的福音传给你们。
上图:古罗马时代的腓立比监狱,保罗和西拉很可能就被关在这里。
保罗为什么在本章内写辩护自己的话,用意是驳斥毁谤自己的敌人。毁谤他的不是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因为保罗对他们多是夸赞之辞,且按3:6所说:那里的信徒是怎样对保罗怀有热爱与想念之情。毁谤保罗的人,按使徒行传17:5-8当是侨居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他们迫使保罗离开了帖撒罗尼迦之后,还要破坏他以后在庇哩亚的传教工作(使徒行传17:13),也一定尽力对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留下的传教成果加以破坏,因此在本章15、16两常以严厉的辞句斥责犹太人。毁谤保罗的人可能说他是如同一般云游四方的哲人骚士。因为当时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中,巧言令色,迷惑愚民,诈财图利。这些话在新教友之中可能发生不良的影响。保罗为预防起见,就在本章写了辩护自己的话。保罗先以消极(1-12),后以积极的方式驳斥毁谤他的话。
本书信中多次用“你们……晓得”,“你们作见证”(1:5,2:1、2、10、11,3:3、4,4:2、11,5:1等)等词句,表示保罗所写的已是他早已口授的道理,或他素常所行的,以唤起读者的回忆,也叫他们来作证明。此处叫他们回忆当他来到他们中时,并不是一无所有,或心中空虚的,而是怎样具有“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1:5、9),来到他们中传福音(2:2)。按保罗到帖撒罗尼迦城时,是不久以前在腓立比才受了鞭打和凌辱(使徒行传16:20-24)。虽然如此,但是保罗说:我们仍全心依赖上帝,仗着他放心大胆地给你们讲了福音。那时我们下了最大的努力,想尽种种方法使你们外教人接受福音:这是“在大争战中”一句的意思。
- 2:3 我们的劝勉不是出于错误,也不是出于污秽,也不是用诡诈。
3节保罗以消极的方式保护自己宣讲的纯正意向。他所讲的福音,或对信徒的规劝:(一)不是出于“错误”,即主观的幻觉。所传非真道;(二)“不是出于污秽”,按“污秽”,在保罗书信中常指奸淫的罪,此处与4:7并罗马书6:19不是泛指邪淫不洁或贪欲之念,而是直指贪享肉情之乐。保罗说自己决没有引人行淫的意图,决不像当时一些神秘教派,另外在格林多行淫敬神的宗教仪式;(三)“也不是用诡诈”,即决不是有意欺骗人,如5-7节所说: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也没有藏着贪心。
- 2:4 但上帝既然认定我们经得起考验,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着传讲,不是要讨人喜欢,而是要讨那考验我们的心的上帝喜欢。
- 2:5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着贪心,这是上帝可以作证的。
- 2:6 我们作为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受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向别人求荣耀,反而在你们当中心存温柔,如同母亲哺乳自己的孩子。
- 2:7 【并于上节】
- 2:8 既然我们这样爱你们,不但乐意将上帝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乐意给你们,因为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
由4-8节再反复逐条驳斥3节三种毁谤之辞:保罗等人不是主观错误的人,而是“上帝……验中了”的人;“验中”或译“鉴定”,即是“考试”“试验”的意思,就如政府以“考试”录取能尽职的合格职员。上帝怎样试验了保罗,参阅哥林多前书4:1-5;哥林多后书1:12、17:23。上帝考验他合格,才委派他传福音(提摩太前书1:11-14)。保罗说上帝怎样委派了,我们就怎样去讲,丝毫不敢改变,为求人喜欢,而只是荣耀上帝,救人灵魂。在5、6两节中连用了“没有”这个词汇:否定他(一)不是谄媚(5节),用巧言花语笼络人(与“欺诈”相对);保罗对此事叫帖撒罗尼迦人作证;(二)也没有藏着贪心,托故图利;保罗对此事,呼上帝作证;(三)也不是剥削者。前二者为因,第三者为果;因着谄媚和伪善的言行,为获得荣名和财物。这是为了满足贪利图财的心。保罗此处(6节),再一次驳斥毁谤他是云游四方的哲人骚士的人。不过保罗又接着说:他们作使徒的人本来有权利可以向他们的信友取物质的供应品,但是他不如此作,反自己去劳作,以挣自己的衣食(9节);也没有拿基督委派他的权柄严厉对待过帖撒罗尼迦人,也没有以师傅对徒弟的尊严态度待过他们,而是以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的“慈祥”态度。8节仍接7节慈母的比喻,阐明他对帖撒罗尼迦人毫无保留的牺牲,就如一个母亲爱她的孩子,不仅以自己的奶养活他们,而且把自己及自己一切所有的都牺牲了,与自己所爱的子女祸福同受。保罗说自己对帖撒罗尼迦人也是如此。他热爱他们不仅把福音的宝藏分赐给他们,而且也把“自己的性命”,即整个的人交出。完全属于他们,成为他们的所有物。
- 2:9 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做工,传上帝的福音给你们,免得你们任何人受累。
虽然保罗在7节中已强调作使徒的有叫人供应的权利(亦见哥林多前书9:1-15;路加福音10:7),但是在9节中还说明他自己怎样劳苦工作,维持自己的生活,而没有用向人求供应的权利。按使徒行传18:3保罗的手艺是织制帐幕的布。他一定黎明起来,操作到午前十一点钟。由十一点到下午四点是当时希腊都市中市民公开活动的时候。保罗就趁此时刻在公众场所向人宣讲福音。(参阅使徒行传19:90。按使徒行传此处D卷所载:“天天由第五时辰到第十时辰。”保罗即由上午十一点到下午四点在以弗所一个学校中讲道。)关于保罗在劳动方面给与希腊罗马人的影响,此处略加讨论:古希腊与罗马人对体力的工作十分卑视,视工作为痛苦。西塞罗说:“凡不是为艺术而为劳资的工作算是卑污职业。因为所求的酬报就是给奴隶的赏钱……操这样职业的人不可当作一个自由的人。”这话可以代表罗马人对劳作所有的思想。但犹太人则不然,圣经常有赞美工作的诗歌,如诗篇104;箴言6:6-11;传道书12:4-26;所罗门智训10章。福音称耶稣为木匠的儿子,决没轻看的意味(仅是表示惊讶他的口才)。文士们度日的原则是一面操作,一面读经。“研究律法与俗务结合诚为美德,忙于此二者可驱避犯罪。研究律法,如不劳作终归无用,且招致罪过。”保罗自幼遵守文士的教训,读经之外,学了织帐幕布的手艺(使徒行传18:3)。他现今到了轻视劳动工作的希腊城市中,主旨是传福音,但不以劳动为耻,仍操旧业,为挣自己和同伴的衣食(使徒行传20:34)。他这种榜样与基督教同时传到罗马帝国,提高了劳工的身价,转变了希腊罗马人对劳工的思想。
- 2:10 我们对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正直、无可指责,这有你们作证,也有上帝作证。
- 2:11 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待你们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
- 2:12 我们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使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他自己的国、得他荣耀的上帝。
10-12节保罗对每一个信友的关怀。他先请读者并请求上帝当作见证,证明他和他的同伴对上帝(圣善)和对人(正义)的行为都是“无可指摘”。使徒对他们的爱在7节以母亲对孩子的爱来比较,在11节以严父教子的比喻表示他“劝勉,安慰,嘱咐”了他们每一个人,怎样叫他们修德行善,略与上帝的圣善相称,因为上帝是圣善的,人当尽力去效法(马太福音5:48;利未记11:44,19:2),才能进入天堂,因为天上的荣耀是圣善生活的报酬(罗马书2:7、10)。
- 2:13 为此,我们也不断地感谢上帝,因为你们听见我们所传上帝的道的时候,你们领受了,不以为这是人的道,而以为这确实是上帝的道,而且在你们信主的人当中运行着。
- 2:14 弟兄们,你们与犹太地区上帝的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裏的各教会,有同样的遭遇,因为你们也受了同胞的迫害,像他们受了犹太人的迫害一样。
保罗为自己辩护之后(1-12节),于13节一提及帖撒罗尼迦人怎样欢迎福音的事(1:6、9),遂又表示感谢上帝的意思。他既指出他讲福音的使命为上帝所委派(4节),所讲的话是代表上帝而不是人的话,因此人当绝对相信。保罗此处赞美信友对上帝的话实在表示了活泼的信心,上帝的话在他们身上实在“发生了效力”,是说因信心加强了他们的力量,忍受所有的磨难。在这一点上他们效法了在犹太(即指全巴勒斯坦)的母教会。二教会相同之点都是在受“本地人”的迫害。按母教会之受犹太人迫害,见加拉太书1:13;哥林多前书15:9;腓立比书3:6;提摩太前书1:13;使徒行传8:1,9:1,12:1。帖撒罗尼迦教会之受同乡人的迫害,大概是指使徒行传17:5-8犹太人所发起及以后相继发生的迫害之事。
- 2:15 这些犹太人不但杀了主耶稣和先知们,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令上帝不悦,且与众人为敌,
- 2:16 阻挠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他们得救,以致常常恶贯满盈,但上帝的愤怒终于临到他们身上。
保罗一提到犹太人迫害教会的事,就引起了他对犹太人的攻斥。15、16两节历述他们的种种罪过,并预言他们要受的惩罚:(一)“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耶稣(马太福音21:34-39,23:31-37)与司提反(使徒行传7:52)也曾提过此事。(二)“又把我们赶出去”,也翻译为“迫害我们。”“我们”即指保罗和他的同伴。使徒行传16,17两章记保罗在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被犹太人迫害遭驱逐的事。(三)“他们不得上帝的喜悦。”这话不是前二者的效果,而是指他们不蒙上帝的喜悦常有的罪过,这罪过是指他们的骄傲固执,闭上眼故意不看光明的罪过。(四)“且与众人为敌。”此处保罗不是如同塔西佗所说:“犹太人仇恨其他一切人民。”和其他史家有同样的思想。他所说犹太人与其他人民为仇,是因为他们阻止其他人民得救恩的事。(五)“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关于犹太人嫉妒外邦人听福音的事,见使徒行传13:45,14:2、8,17:5、13。保罗列举他们这五条大罪之后,对他们恶贯满盈的罪过所招致的惩罚,在保罗怒不可遏的笔下已下了最后的判决。此处“忿怒”与1:10,5:9为同一意义(参阅1:10)。此处对犹太人恐吓之辞,大概不是指七十年耶路撒冷的毁灭,因为此处语气十分广泛,不暗示一定的事实。保罗此时的观点只有一个,即罪过的惩罚,犹太人罪大恶极已失去了上帝的恩爱。此时摆在保罗眼前的是整个犹太民族过去和现在的罪恶。
保罗希望再访问帖撒罗尼迦教会
- 2:17 弟兄们,我们被迫暂时与你们分离,身体离开,心却没有;我们极力想法子,渴望见你们的面。
- 2:18 所以我们很想到你们那裏去。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
保罗上边驳斥了毁谤他的人以后,由2:17-3:13转入另一题目:述保罗对他们的想念之情,他既两次愿意回去而不能实现,就打发提摩太代去。他回来的报告使他万分高兴,就感谢上帝的大恩,也求上帝使他自己再回到他们那里。保罗写他与帖撒罗尼迦人别离之情,按原文的意思好像孤儿丧父的失怙之情,他虽不与他们见面,心却与他们同在,切愿赶快到他们那里。他不仅一次,且是两次愿意去。所说第一次也许是指在庇哩亚期间有意从那里去,但犹太人忽然来从中扰乱,信友们把保罗从那里由水路送到雅典(使徒行传17:10-15)。第二次也许是从雅典愿意,但他又不能亲自去,就打发提摩太去了(3:1、2)。保罗说他不能去的原因是“撒但阻挡了我们”。所谓“撒但”即是指常与上帝的国作对的魔鬼。
- 2:19 当我们的主耶稣再来,我们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盼望、喜乐和所夸的冠冕是甚么呢?不正是你们吗?
- 2:20 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和喜乐!
保罗虽然目前被阻挡,看不到帖撒罗尼迦的信众,但他在神目中好像已看见耶稣再来临时在列队凯旋的基督徒中也有帖撒罗尼迦人,这些人既是他归化的信友,就是他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保罗一想到这里,感情十分激动,用了肯定的问答句说出。19节“来”一词(亦见3:3,4:15,5:23;帖撒罗尼迦后书2:1、8、9),按原文为“parusia”,本指神的下降或帝王的临幸。保罗用于耶稣最后的来临十分恰当,因为耶稣是上帝,又按他的人性来说,亦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