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书 第5章 概览
牧养上帝的羊羣
- 5:1 所以,我这同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证人和分享将来所要显现的荣耀的人,勉励在你们中间的长老们:
- 5:2 务要牧养在你们当中上帝的羣羊,按着上帝的旨意照顾他们( [ 5.2] 「按着…他们」:有古卷没有「按着上帝的旨意」;另有古卷没有「照顾他们」。),不是出于勉强,而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而是出于乐意。
- 5:3 不要辖制所托付你们的羣羊,而是要作他们的榜样。
- 5:4 到了大牧人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到那永不衰残、荣耀的冠冕。
在本章内作者首先规劝做圣职人员的应如何管理属下,做属下的应如何服从圣职人员(1:5a)。然后劝勉做圣职人员的和做属下的都要谦逊,不要傲慢(5b-7),要谨持醒寤(8、9),依赖上帝(10、11)。既然上帝的审判要由上帝的家人开始,所以作者对管理上帝家人的圣职人员,也得有所劝告。关于“长老”一字的含义,此处长老不是指年长的人,而是指各地教会的监督或司祭。教会初兴时使徒在各地教会内立有监督或长老,代替自己治理教务(使徒行传11:30,14:23,15:2、23)。他们的职责,保罗在他的书信和在米利都对长老所发表的训话内,言之甚详(使徒行传20:17-35)。本书作者,身为使徒之长,以三种名义向他们提出劝告:(一)是他们中一位同做长老的人;这是他自谦之词,虽身为使徒之长,仍这样谦下;(二)是为基督苦难做证的,因为他不但亲眼看见耶稣之受苦受难(马太福音26:51-75;约翰福音18:10-22),而且还给人类宣讲了赖耶稣圣死得救的福音,自己也曾为耶稣的名受了苦难(使徒行传3:15,5:30、32,10:3941);(三)是有名分分享未来要出现的荣耀的人。这三种名义都是出于他与他们共同对基督所有的关系。长老既然代表基督治理教会,管理他的羊群,就应该如同基督一样做羊群的好牧人(见2章;约翰福音21:15-19),且应常记住自己并不是羊群的主人,而只是主所委派的牧人(使徒行传20:28);为此作者劝告他们应该躲避三事,同时又该力行三事:(一)尽责不应只因为是责任所在,非如此不可,而应该甘心情愿,如同基督一样,随顺上帝的旨意,全力以赴(约翰福音10:14-18、27-30)。(二)不应如同佣工一样惟利是图,而应为羊群的利益着想,乐于牺牲一已的私利。信众自当维持圣职人员的生活(哥林多前书9:7-14);但圣职人员取得酬资或爱心,也是为给信众服务(哥林多后书11:8),而不是以求自肥(以西结书34:1-10)。(三)是牧人不是主人,所以对属下不应作威作福,如同霸主一样(马太福音20:25-28;路加福音22:25、26,参见路加福音12:42-48;哥林多前书9:19-23;哥林多后书1:24,4:5),但该以身作则,言行相顾,使属下有所取法(哥林多前书4:16,11:1;腓立比书3:17;帖撒罗尼迦后书3:79;提摩太前书4:12;提多书2:7)。实在,再没有比高高在上者的跋扈傲慢,更容易引起属下的反感,互相猜忌,而丧失基督精神的(马太福音5:14,11:29);也没有比为长上的嘉言懿行,更容易使属下服从,易于接受和随顺基督的圣训的(约翰福音16:15;帖撒罗尼迦前书1:6、7)。根据这三个德行,立言立行为人灵魂牧人的长老,在大牧长耶稣基督(2:25;约翰福音10:10;希伯来书13:20)再度出现(1:20),降来审判生死者时,必要由他的手内领取不朽的荣冠,永生的报酬(雅各书1:12;哥林多前书9:25;提摩太后书4:8)。3节内的“所托付”原文作“cleros”。此字原意是指“骰子”,后引伸亦用来指由投骰所得的事物或职位。此处是指长老受托管的信众或其他在下的职员,因为他们是上帝委托给他们管理的一部分产业。至于此字用以指称教会的神职班,乃是比较晚出的事。
- 5:5 同样,你们年轻的,要顺服年长的。你们大家都要以谦卑当衣服穿上,彼此顺服,因为「上帝抵挡骄傲的人,但赐恩给谦卑的人。」
- 5:6 所以,你们要谦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这样,到了适当的时候,他必使你们升高。
- 5:7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他顾念你们。
作者规劝青年,只一句话,要他们顺服年长的(5a),在这里年长的,与青年人相对,似乎是泛指一切年老的人。如此“青年”不但是指信众和在下的职员,而且也是指一切年事较幼的人。作者因为要立即转入规劝人人力修谦德,所以就以青年和年长的概括一切在职位和年岁上互为长上属下的人。实在不论你们是长上或长老,是属下或少年,都该披上谦逊的服装,彼此服事(歌罗西书3:12;约翰福音13:4)。“因为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箴言3:34;雅各书4:6)。为此任何人都该修谦德,屈服存上帝权能的手下(出埃及记3:19;申命记3:24,4:34;以西结书20:33、34;使徒行传4:27-30),接受他的一切安排,始终坚忍信赖,到了时候,上帝必要举扬这样服从自己的人(路加福音14:11;雅各书4:10)。如此,人还有什么可忧虑,可烦闷的呢?只有将一切委托给主(4:19),主自会照顾(1:17;诗篇55:23;马太福音6:31-34;路加福音12:7-9;腓立比书4:6、7)。
- 5:8 务要谨慎,要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咆哮的狮子,走来走去,寻找可吞吃的人。
- 5:9 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苦难。
上节作者劝信友把一切挂虑都委托给上帝,上帝自会照顾,但并不是说人从此就可保险救得了灵魂,而只是说信友应将一切托给上帝,好使自己无所挂虑,能以全副精神和力量去对抗魔鬼,因为魔鬼是人灵的死敌,从不懈怠,日夜巡游,有如一只饥饿的狮子,寻觅它可吞噬的食物(诗篇22:14;约伯记1:7)。所以信友应时时醒寤准备(1:13,4:7;马太福音24:42,26:41),坚信道理,奋力与魔作战,不到死不罢休(雅各书4:7;以弗所书6:16)。更要知道,遭受魔鬼猛烈攻击的,不只是一处一地的信友,而是全世界各地的同道弟兄没有不遭受恶魔的攻击的,因为不如此,不能争取未来的光荣(1:6、7,4:12、13;罗8:18;哥林多后书4:17、18)。
- 5:10 那赐一切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 [ 5.10] 有古卷加「耶稣」。)裏召了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在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建立你们( [ 5.10] 有古卷没有「建立你们」。)。
- 5:11 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为一切恩典根源的上帝(雅各书1:7),既然在基督内,因基督的功劳(歌罗西书1:12-14),召叫了人为获享他在基督内所赐与人的永远荣耀(1:7、21,4:11、13,5:1、4),即使他要人在世为他受些许痛苦,也是为成全、坚定、加强他,使他在信望爱三德上更为稳定(腓立比书3:17-19)。凡上帝所开始的,上帝必要完成;是他在人心内激起善意,是他使人成功(腓立比书1:6,2:13),所以一切迫害实不足畏,惟应依赖上帝,与上帝合作。思念及此,作者如在4:11一样,再以一简短职仪上的“荣耀颂”结束了他这封书信。
问安
- 5:12 我简单地写了这信,托我所看为忠心的弟兄西拉交给你们,劝勉你们,又证明这恩是上帝真实的恩典;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
- 5:13 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向你们问安。我儿子马可也向你们问安。
- 5:14 你们要用爱心彼此亲吻问安。愿平安( [ 5.14] 「平安」或译「和平」。)归给你们所有在基督裏的人!
12-14三节,是本书信的结尾语,可能如同保罗书信的结尾语一样(哥林多前书16:21-24;加拉太书6:11-18;歌罗西书4:18等),是作者所附的亲笔问候,证明这封书信实在是他自己写的。西拉是教会初兴时一位很有名望的人物,关于他的事迹,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内都有所记载(见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这封书信就是彼得请他代笔的,也可能还是请他将这封书信带给在小亚细亚的教会的。
他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为劝告他们,给他们证明他们所接受的是上帝的真实恩典(1:35;歌罗西书1:4-6),所以信友应该按照他所劝告,所证明的,坚持固守这信仰,作为生活的原则。巴比伦即是罗马。马可即是第二部福音的作者,大慨是由彼得受洗而获得信仰的(使徒行传12:12),所以彼得特称他为自己的儿子;他们二人间的关系与保罗和提摩太间的关系很相仿佛。“同蒙拣选”是指教会。全教会既然是上帝的家庭,那么天下的信友就是这一家庭内的兄弟姊妹;为此作者要求收信人以所共享的天父的爱,彼此接吻示爱。保罗称这亲吻为“圣吻”(罗马书16:15;哥林多前书16:20;帖撒罗尼迦前书5:26),作者因为在本书信内力劝信友要彼此相爱,所以要用爱心亲嘴文安。最后作者祝福他们常存在基督内,常享受在基督内的人所享的平安(以弗所书6:23)。这平安不是世界所能给的,也不是世界所能夺去的(约翰福音14:24,16:33),为此作者在信首信尾都祝祷读者在诸般患难中,常能享受这种平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