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 第6章 概览
不可彼此告状
- 6:1你们中间有彼此争吵的事,怎敢告到不义的人面前,而不告到圣徒面前呢?
上图: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主后527-565年在位)和他所编撰的《查士丁尼法典 Code of Justinian》(又称《民法大全 Corpus Juris Civilis》,1581年版)。罗马帝国以法制闻名于史,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世界最早的大学最初往往只有神学和法律两个专业,而法律学习的就是《民法大全》。
信友们既然彼此都是弟兄,属于一家,那未如果发生了什么问题,就当彼此以友爱来求解决;如今哥林多信友却把自己的事诉诸外教法庭。这里称外教人为“不义的人”,是因为他们在上帝前尚缺乏公义。还是罪人;既是罪人,怎能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公义的判决?并且信友到他们那里去诉讼,还给他们一个很坏的影响,因为信友本应是“圣者”,如果在他们中仍有争讼之事发生,明显他们仍有一些自私自利、吝啬、不义等等的罪恶。按当时侨居在外的犹太人,在他们群集侨居的地方,到处已设有自己的裁判厅、连罗马人也慨然认可他们所有的这一种权利。保罗在此并不是不承认教外法庭的裁判权(罗马书13:1-3),但他决不容许的,是信友把自己团体内所发生的事向教外法庭起诉求解决。
- 6:2 你们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要受你们的审判,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
- 6:3 你们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
- 6:4 既是这样,你们若有今生当审判的事,会让教会所轻看的人来审判吗?
- 6:5 我说这话是要使你们惭愧。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审断弟兄中的事吗?
- 6:6 你们竟然有弟兄去告弟兄,而且告到不信主的人面前。
按圣经记载,信友们来日是要参与基督审判这恶贯满盈的世界的(但以理书7:22;所罗门智训3:8;启示录3:21,20:4;马太福音19:28;路加福音22:30)。圣父既将审判的全权交给了基督(约翰福音5:22、27),那么身为基督妙身的信友们也将同基督一起审判那些恶天使和世人(犹大书6;彼得后书2:4)。信友在基督内既享有这样崇高的地位和权利,竟没有资格和才能来处决这些现世日常生活的案件吗?既然是属日常生活的小事,保罗遂以讽刺的口吻说,那么连那最无才无能,且又一点不受人尊敬的人也可权作法官。最令人奇怪的是:哥林多人口口声声自以为是“有智慧的人”(4:10),但他们在自己中竟找不出一个有才能审判这些小事的人,以致非找教外人裁判不可。保罗见哥林多教会为信友彼此间的纷争不睦所扰乱,心里十分悲痛;况且有了纷争还在教外人前求解决,给他们一个很不好的印象,这叫他怎能不伤心叹息!
- 6:7 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甚么不情愿受冤屈呢?为甚么不情愿吃亏呢?
- 6:8 你们反倒去冤枉人,亏负人况且所冤枉所亏负的就是弟兄。
- 6:9 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娼妓([6.9]「作娼妓」:原文意思是「娇媚」,可能指神庙裏的男妓。)的,亲男色的、
- 6:10 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国。
- 6:11 从前你们中间也有人是这样;但现在你们奉主耶稣基督([6.11]「主耶稣基督」:有古卷是「主耶稣」;另有古卷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上帝的灵,已经洗净,已经成圣,已经称义了。
基督教会内的第一条法律即是爱德。本着爱德信友彼此之间本来不应发生什么诉讼事件;如果不幸发生了争讼事件,信友们亦应本着爱德甘心情愿忍受凌辱才是(马太福音5:39-42);但哥林多人距这理想境地还远得很,他们不但没有忍耻受辱的心愿,而且还凌辱人,侮辱自己的“弟兄”。他们这样作,绝对不能进入天国。此外保罗还提到了另一些罪过(类似的“罪单”见罗马书1:29-31;加拉太书5:19-21;歌罗西书3:6-8),犯这些罪过的人,同样也不能进入天国。这些罪过大都足哥林多人领洗前所习惯犯的,领洗后他们尚未能完全根绝这些恶习。哥林多人固然藉圣洗圣事涤除了旧日的一切罪恶,但领洗后,还必须尽力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上,保持领洗时上帝藉基督的功劳和圣灵的恩赐所赐给他们的圣善和公义的身分(罗马书6:18-23),不然就“不能承受 神的国”。11节的话似乎是暗示付洗时所用呼上帝圣三名号的款式,因为施行圣洗时原是以上帝圣三的名义授与人恩宠。保罗在此节明显地提及了上帝圣三的名子:基督、圣灵和上帝(“上帝”二字,依保罗的笔法通常是指上帝圣父)。此外,本节还明明点出了圣洗圣事的效能,即将人过去的一切罪恶完全彻底消灭,一点也不存留。
在身体上荣耀上帝
- 6: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是凡事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都不受它的辖制。
- 6:13 「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但上帝要使这两样都毁坏。身体不是为淫乱,而是为主;主也是为身体。
- 6:14 上帝已经使主复活,也要用他自己的能力使我们复活。
在这几节内保罗又重回到淫乱的问题上,因为前面所提的乱伦之事,已足证哥林多城市的淫风是如何炽盛,为信友们有多大的危险(5:1-3),为此保罗在此给信友们指出“贞洁”为信友所具有的最深的意义。肉欲的罪恶本身就为人有害,就应彻底避免,但为信友们更有较深的理由应躲避这些罪恶,因为信友是与基督密切相结,他的身体已成了上帝圣灵的宫殿。此外,人的身体并不是为满足人肉欲的工具,而当作为荣耀上帝之用,因为人的身体原是预定了终于要与基督共享荣耀的,所以万不可作贱。12节所说:“凡事我都可行”一句,似乎是当时哥林多人中的放任派用来掩饰自己行径所提倡的口号。保罗可能也曾说过这句话,但他的意思是说基督给信友带来了上帝的儿子的自由。使他们再也不受旧约礼规的约束。只要是真、美、善、一切尽可享受。但是,若信友假借这口号去再度作罪恶的奴隶,保罗则完全反对这种自由(约翰福音8:34),因为信友的自由当以对己对人的真爱为原则。13节所说“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一句,似乎也是当时哥林多人的一句口号。哥林多城市内的一些放荡信友仿效希腊哲学家(如昔尼克(Cynici)和伊壁鸠鲁派),以这句话来辩护自己的淫行,说人的物质生活全是靠饮食维持,这样肉欲得由淫乐来满足,原是一件纯属本性的事。可是保罗答复他们说:人的物质生活只是暂时的,为维持这种生活的官能也只在这短时期内有作用(马太福音22:30);但人的身体(就它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说),却有预定的更高目的。它是属于主基督的,是被祝圣了的,因此不可以淫乱来亵渎它,来作贱它。整个的人——灵魂和肉身,都因耶稣的复活(15:12-15),已预定为获享未来的光荣。基督救赎了整个人,因此整个人——灵魂和肉身,全属于基督所有;整个人是属于主。“主也是为身子”,因为耶稣之来,不只是为救人的灵魂,也是为救人的肉身,以自己的恩典(另外在圣事内)不断地祝圣它,准备它达到将来的目的。
- 6:15 你们岂不知道你们的身体是基督的肢体吗?我可以把基督的肢体作为娼妓的肢体吗?绝对不可!
- 6:16 你们岂不知道与娼妓苟合的,就是与她成为一体吗?因为主说:「二人要成为一体。」
- 6:17 但与主联合的,就是与主成为一灵。
- 6:18 你们要远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甚么罪,都在身体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体。
上图:哥林多古城遗址。这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以道德败坏著称。远处的巨石上是哥林多卫城Acrocorinth,顶峰是爱神阿芙洛狄蒂(Aphrodite)庙,庙中有上千称为Hetaira的庙妓,山下的哥林多城里也有许多公开揽客的妓女。古希腊的哥林多庙妓非常有名,是哥林多城重要的收入来源,船长、商人和士兵们在此挥霍金钱。-c
既然信友实实在在与基督相结合(1:9、30)。那么他们的身体遂成了基督妙身的肢体(10:17,12:12-14;以弗所书5:30)。由于信友的身体和基督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淫乱的罪过由此更显的重大。信友与娼妓结合,就无异是从基督妙身上夺下一肢体来亵渎作贱,来与娼妓结合,成为一体。(自然,保罗在这里不只想到狎妓的罪,而且也想到其他一切淫乱的罪;所以只提到娼妓者,只是就近取譬,因为当时在哥林多城内淫业甚为昌炽。)男女间肉体的相交原是构成他们二人间最亲密的结合,亲密得以致于二人竟成了一体(见创世记2:24;马太福音19:5)。若论正式的夫妻,尤其二人都是信友的话,他们的结合不但不破坏他们与基督的结合,反而使他们与基督的结合更为巩固,见7:10-12;以弗所书5:25-33;但若是和娼妓结合,那么他就真成了娼妓的奴隶,降低自己的身价,成了一个最下流的人。为此保罗恳切告戒哥林多人务必要远避一切淫乱的事。18节的话未免夸张,因为还有其他直接侵犯自己和损害人身的罪,如自杀、贪食、醉酒等,但保罗在这里只提到了淫乱之罪,是因淫乱之罪在哥林多特别盛行而已。不过事实上也实在没有什么其他的罪比淫乱的罪更明显地作贱一个受基督祝圣过的身体,为此众罪恶中,最摧毁信友地位的,莫过于淫乱的罪。
- 6:19 你们岂不知道你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上帝而来,住在你们裏面的。而且你们不是属自己的人,
- 6:20 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体上荣耀上帝。
使徒在17节说:但与主联合的,便是与主成为一灵。因为是同一的圣灵。住在耶稣基督的人性内,也住在信友的身体内(3:16),为此信友的身体便成了上帝的圣殿,那么就应拿它当做圣殿,只用来光荣赞美上帝。所以保罗再三重复他的理想,要信友知道,他们已是祝圣于上帝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已毫无权利了,因为他们是上帝用高价,即基督的死亡和宝血(7:23;彼得前书1:18、19)所获得的。
20节拉丁通行本作:“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带有上帝”,增“带有”二字。这一读法看来是出于误读了希腊原文保罗在这里,以信友该常记得自己是与基督合而为一的高超思想,结束了他论及哥林多人的纷争和恶习的言论,因为如果信友们时常思念自己与基督有这样密切的结合,自当保存彼此间的爱德,自当度一圣洁的生活。
上图:从哥林多卫城(Acrocorinth)上向北俯瞰哥林多湾,过往的船长、商人纷纷上到卫城找庙妓买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