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 第2章 概览
傳揚釘十字架的基督
- 2:1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講上帝的奧祕。
- 2:2 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 2:3 我在你們那裏時,又軟弱,又懼怕,又戰戰兢兢。
- 2:4 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委婉智慧的言語([2.4]「委婉智慧的言語」:有古卷是「委婉的智慧」;另有古卷是「人委婉智慧的言語」。),而是以聖靈的大能來證明,
- 2:5 為要使你們的信不靠着人的智慧,而是靠着上帝的大能。
上图:十字架曾作为一种古代死刑的刑具,流行使用于巴比伦、波斯帝国、亚兰、以色列、迦太基和古罗马等地,常用以处死叛逆者、异教徒、奴隶和没有公民权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这种死刑方式是一种忌讳。由于消耗的资源很大,一年通常只会处死数人,对象是极度重犯。主后337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下令禁用此刑具。刑具的形状是两条架成十字形的原木。行刑前,犯人会先行背着十字架的横木游街,直至走到行刑场所。行刑方法是先把犯人的双手打横张开,并用长钉穿过前臂两条骨之间,把手臂钉在一条横木上,再把横木放在一条垂直的木上,再把双脚钉在直木上面,然后把十字架竖起来,任他慢慢死去。
保罗初次来到哥林多,就未曾以宣传人的智慧,或什么新哲学的人而自居,他只以一个上帝的使者的身份而出现。他所负的使命就是宣传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的福音;为此哥林多人的回头,不是使徒的功劳,也不是人劝诱的效果,而只是上帝德能的功绩。在第一节内保罗很简短地提及宗18所载,关于他初到格城如何给他们传道之事。他出现在这座城内,并未以一个能言的演说家,或一个聪敏的哲学家的姿态出现(这本是希腊人所重视欢迎的),而只给他们带来了上帝的证言,即上帝藉他的圣子死于十字架上所赐与全人类的福音。无疑地,使徒曾将基督整套的道理传授给了他们(见11:23-26,15:1-8),不过他宣讲的中心点却是十字架的奥迹。保罗到哥林多以前不久,曾在雅典传教过,企图就合希腊人的心理,开始试用自然神学的理论来阐明他的道理,给雅典人证明基督是光荣的主(使徒行传17:18、22-31),但结果却很微小,为此他决定在哥林多,一开始就宣讲救赎的中心奥迹。就这宣讲的内容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吸引哥林多人的地方,就使徒的外表来看,更是如此,因为他是在“软弱”、“惧怕”和“战兢”之中出现在哥林多人前的。保罗说自己是在“软弱”之中,是因为保罗在当时可能有一种疾病缠身(见哥林多后书10:10,12:7、8);说自己“惧怕”,是因为他见到哥林多城所有的特殊境况,心想在这样堕落的城市内,怎能有什么成功的希望?然而哥林多宣讲的成功为他未来的前途,却非常有关,因此心中不免有些“战兢”。可是怜恤谦卑者的上帝决不能离弃自己的使徒,遂在夜间藉着异象坚固了自己的使徒,并且向他保证在此城中有许多是属于主的人(使徒行传18:9、10),保罗这才放弃了这种犹疑不决的恐惧态度。正因为保罗自知软弱无能,正因为保罗绝对不求以口才说服哥林多人,上帝圣灵才在他的宣讲上大显威能,使奇迹随他的宣讲而生(哥林多后书12:12)。其中最大的奇迹,当算是许多哥林多人由最可怜的罪恶中回头归向主,获得了对主的信仰(6:9-11),并且其中还有不少新回头的信友竟获得了各式各样的特恩(12:1-11)。所以哥林多教友的信德完全是由于上帝的德能,完全是上帝恩典的工作。由此可见,哥林多人对人的智慧绝没有可夸口之处。
上帝之靈的啟示
- 2:6 然而,在成熟的人中,我們也講智慧,但不是今世的智慧,也不是今世有權有位、將要滅亡的人的智慧。
- 2:7 我們講的是從前隱藏的、上帝奧祕的智慧,就是上帝在萬世以前預定使我們得榮耀的智慧;
- 2:8 這智慧,今世有權有位的人沒有一個知道,若知道,他們就不會把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
- 2:9 如經上所記:「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保罗摈弃了人的虚妄的智慧,但他却认识,并宣讲另一种高超的智慧,即上帝的智慧。不过这样的智慧他只向“完全的人”讲,所以保罗将信友分做两等:一等是那些在信心上尚薄弱的人,他们有如“婴孩”,还需要吃奶(3:2;希伯来书5:12),他们还是“属血气的人”,“属血气的人”(2:14,3:1):一等是在信心上已大有进步的人,他们也称为“属灵的人”,因为他们是在圣灵的指引下参透万事(2:13,3:1,14:20)。“上帝的智慧”究竟指的是什么?保罗称它为“从前所隐藏、上帝奥秘的智慧”,换句话说,就是上帝用以拯救世界的那隐密的计划(罗马书11:33-36;以弗所书3:10;2:2、3)。上帝从永远就决定要把这救赎的计划启示给信友,事实上上帝如今已将它启示给人了(路加福音10:23),且赖基督的救赎赐给他们光荣(歌罗西书1:26、27),即在基督内使他们有分于上帝的财富(歌罗西书2:3)。总而言之,“上帝……的智慧”完全彰显在基督身上(1:30;以弗所书1:9-14,3:9-13;提摩太前书3:16)。信友们蒙召,也就是为叫他们逐渐更清楚地领悟“上帝的智慧”,终于能成为“完全的人”;但对于世界上帝的这种计划常是隐密的,因为“这世上有权有位的人”,即犹太人的领袖和罗马政权的代理人,是在“这世界的元首”魔鬼唆使下行事(路加福音22:53;约翰福音12:31,16:11),倘若他们明了了上帝的计划,决不至于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但现在正因了他们的妄为实现了上帝的计划(使徒行传4:26、27)。唆使他们的魔鬼绝没有明了降生救赎的奥迹,他原想藉钉死耶稣,把耶稣的名字从世间除去,使人不再记忆他,可是事实上,耶稣正因自己的苦难和死亡成了“荣耀之主”(腓立比书2:9-11)。使他的人性获得了上帝的荣耀,并且也使一切信友与他共享这上帝的荣耀。上帝以自己的智慧,赖基督的死亡为信仰他的人所预备了的恩赐,是这样的高尚,甚至远超过人的一切经验和愿望,是人万不能想像得到的(9节内所说的,“眼睛”和“耳朵”,是指经验的认识,至于“人心”。依据犹太人的心理学,是指智能认识的中心和总枢,同时在这节内保罗自由引用了先知以赛亚的话(64:3,65:17,52:15)。
- 2:10 只有上帝藉着聖靈把這事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 2:11 除了在人裏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照樣,除了上帝的靈,也沒有人知道上帝的事。
- 2:12 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而是從上帝來的靈,為使我們知道上帝把恩賜賞給我們的事。
由上段看来,惟有信友才能领悟上帝隐秘的计划,因为上帝藉自己的圣灵光照了他们的心(约翰福音14:26,15:26,16:13)。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上帝深奥的事也参透了”。当圣灵赋给信友宠爱时,同时也赐给他们圣灵的七恩,七恩中就有“上智,明达和超见”。保罗在此由人的日常生活取比喻说:就如人的内在思想和意志。只由他本人的自我意识知道,同时也只有他本人能把由这意识所知道的思想传与别人;同样,上帝为光照自己的信友,也把自己的圣灵赐给他们,就如把另一种新理智赐给他们一样。所以凡领过洗的人,就仿佛得了另一种新机能,能领悟超性的事理:这种新机能就是因上帝圣灵而获得的信德。从此上帝圣灵住在他内,他思想就好似圣灵在他内思想,他祈祷就好似圣灵在他内祈祷(12:3;罗马书8:15-26;加拉太书4:6)。在他的光照下,信友自会重视上帝所赐与他的一切恩惠。
- 2:13 我們也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教的言語,而是用聖靈所教的言語,用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2.13]「用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或譯「把屬靈的事講給屬靈的人」。)。
- 2:14 然而,屬血氣的人不接受上帝的靈的事,他反倒以這為愚拙,並且他不能了解,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領悟。
- 2:15 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他。
- 2:16 「誰曾知道主的心?誰會教導他?」至於我們,我們有基督的心。
圣灵不但赐与人认识上帝奥迹的新知识,并且还使那些同他的恩典合作的人,能给人善于讲解这些奥迹(约翰福音15:26、27;路加福音12:12;,马太福音10:20)。但在讲解上所用的话,并不是出于人的智慧,而是出于圣灵的提示。为此保罗和其他的传道者,是赖圣灵的德能向那些“属灵的人”(即受了信心光照的人)讲述超性的事理。也只有这些“属灵的人”才能领悟这超性的事理;这样整个的信友生活常是在圣灵的引导下:道理是出于他的道理,是他使信友能讲解,是他使信友能领悟,所以他实是整个超性生命的根源(罗马书5:5,8:2-30)。“属血气的人”,是指那些灵魂上尚未受到光照的人,他们仅以人的理智审断事理,故不能明了信德的道理(约翰福音14:17);为此上帝的奥迹为他们仍是“愚拙的”(1:23)。“属神的人”却不然,他们是在圣灵的光照下,可以正确地审断一切事理。可是他们却不为外教人所了解,所以世人常以他们为“愚拙的人”,但实际上他们却远胜过其余的世人。保罗说这些话是规劝哥林多教友不要以人的看法来评判传道者,不要希望他们讲解人的智慧,或听他们发表美妙的言论,但要希望他们讲述来自圣灵的超性的道理。使徒以以赛亚的话结束他对上帝智慧所作的简短讨论(以赛亚书40:13;罗马书11:34):任何人决不能以自己的力量领悟上帝的思想,为此任何人不可妄自评判上帝的计划。信友们真是幸福,因为他们已同基督结合为一,能根据基督的心意,即根据上帝圣灵去观察和思量上帝的事。(若一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