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靈與靈修

哥林多前书 第14章 概览

说方言和作先知讲道

使徒在13章已指出,一切恩赐若与爱相连才有价值,因为只有爱才寻求别人和教会的利益。使徒在歌颂“爱”以后,便讨论多数哥林多信友所特别重视的“方言恩赐”,给他们指明,正是这一恩赐为教会没有多大益处。本章所叙述的一切,为我们明了圣灵在初期教会内所行的各种工作,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不过对于本章的解释也实在不易,尤其对于“方言恩赐”解释起来有许多困难。为易于明了,我们首先解释本章的经文,然后在章尾写一附注,简略讨论方言恩赐,并将这方言恩赐与圣灵降临节日使徒所领受的说方言恩赐作一比较。看看二者是否相同。

先知恩赐远超过方言恩赐。有先知恩赐的人说话,是代上帝对听众发言,是因上帝的的名劝勉安慰听众。有先知恩赐的人(一如旧约时代),是宣讲悔改与博施安慰的使者,在一切事上所寻求的常是他人的好处,在这一点上,他与那有方言恩赐的人不同。由本章前数节,已多少可以看出“说方言”究竟有什么意义。为易于明了全篇所讨论的,我们应注意以下各点:由使徒的话得知,当时有些信友因圣灵的恩典所感动,热情勃发,神魂超拔,就不知不觉说出一些赞美上帝的话。他们所说的是对上帝的祈祷,在魂游向外的祈祷中,他们往往也提及一些“奥秘”的事,在场的人,如没有“翻方言”的人给他们解释那奥秘的意义,谁也不能明白他们所说的是什么;并且连有说方言恩赐的人,自己也不明了他所说的话有什么意义。只是他们的“心灵”,也翻译为“神魂”,即灵魂的最高部份在祈祷,他们的理性部分却没有参预祈祷(14:15-16),因为他们的灵魂因受圣灵的感动,爱火炽燃,自己固然可由这感动得一些益处,但为别人却没有什么益处。因为方言恩赐既是圣灵的恩宠,所以保罗也希望每位信友都有这一恩赐,但他更希望每位信友都获得先知恩赐,几时有解释恩赐,方言恩赐才为教会有益处(12:10):为此,几时有解释的人在,保罗才许人在集会中使用方言恩赐(14:27-28)。保罗就以自己传道为例,来证明他在这里所说的。假如他来到哥林多,只向他们说语言,听众听了固然惊奇,但他们由他的来临,却得不到丝毫的神益。使徒的宣讲若不是来自上帝真正的启示和健全的知识,若不是以先知的规劝,或以牧人的训诲,也得不到效果。

使徒此处设了几个比喻,以证明方言恩赐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人在魂游向外状态中所发的声音和呼喊,就如一个乐器所发出的断续不清的声音和调子,听这种声音或调子的人,全不明白弹奏的人弹奏了什么调子。又如在作战的时候,若吹信号兵吹的号声不清楚,兵士就不知怎样准备迎敌;再如那用自己的舌头发出各种声音的人,若人分不清他说的是什么,他就好像是“向空说话了”(9:26),他所说的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保罗最后拿世上各种不同的语言作比喻。谁也不知道世上有多少语言,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声音和语调。假如我不懂一人所说的话,说话的人就必拿我当作一个“化外之人”,一个无知识的化外之人,我与他就无法交换意见。一个人有说方言恩赐,也是如此,若他与信友之间,不能交换意见,也就如同说外国话一样。这些比喻都是告诫哥林多人,不要过于喜爱方言恩赐。

哥林多人既这样热切追求方言恩赐,也当祈求圣灵赐给他们解释方言之恩,如没有解释恩赐,不说别人,即连说方言的人,由说方言时所行的祈祷,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说方言的人,他们的神魂(即灵魂最高部分)固然是受圣灵的感动,但他们的理性对神魂所行的就不明了。像这样的人所行的祈祷,已不是人自己的祈祷,而只是居于人灵内的圣灵所行的作为(6:19;罗马书8:26)。假如有人愿意这样的祈祷为自己并为人取得好处,就必须求圣灵赐给自己或者赐给别人解释之恩,好解释他所行的祈祷的意义。保罗素来也重视方言恩赐,因为这原是圣灵的恩赐之一(弗5:19);但他决不愿意宗教敬拜只成为一些或几个人的宗教经验。(当时散布于全希腊及小亚细亚一带的神秘教为新奉教的哥林多人能招致这样的弊病。)信友共同的敬拜应绝对排除这类纯属少数人的宗教经验;何况这类宗教经验不一定是来自上帝圣灵(哥林多后书11:14)。那有方言恩赐的人,或许自己的神魂赞美上帝赞美得很好,但那些在场的不通语言的人,既不明了他的语言,也就不能答应“阿们”,不能赞同他的祈祷。犹太人已早有全体民众齐声答应“阿们”的习惯,表示赞同一人代众举行的祈祷,当时的信友也承袭了这一习惯(罗马书1:25,9:5:启示录5:14,7:12,19:4)。

保罗自己就有魂游向外的经验(哥林多后书12:1-10),他得的方言恩赐也胜过哥林多人所得,但他在信友集会时,却更愿“用悟性”,也就是用理性——说很少的几句话,用很简短的训话训诲信友,不愿以语言之恩说许多为人所不懂的话。为了爱人,他甘愿舍弃这些超性的经验。

哥林多人渴求恩赐(14:12),保罗也深愿他们获得这些恩赐(14:5),但不愿他们如同孩子一样,为外面出奇的事物所吸引。基督徒的真正成全,不在于经历出奇的事,而在于实际的生活(罗马书12:2;以弗所书4:23-24)。在道德生活上,信友固然该纯朴无罪像孩子一样(马太福音18:3;罗马书16:19);但在审断事理上,却该如同成熟的成年人。使徒更进一步警告哥林多人,不要拿方言恩赐做为自己有齐全信德的特征,或上帝特别钟爱他们的凭据。珍视先知恩赐倒是信心的表现,上帝赐给信友这一恩赐,正彰显上帝对自己的信友特别关心照顾的凭据。使徒从“律法”(全部旧约)所取的比喻,对我们似乎有些离奇,但使徒的意思却很清楚,在以赛亚书28:11-12记述上帝惩罚了犹太选民,因为他们讥笑以赛亚先知。他们既然不愿听从先知的劝告,上帝便在不久的将来使亚述帝国来侵袭犹太人,他们所说的话是犹太人所不能明了的语言(申命记28:49)。上帝自己使他的百姓听到了外邦人的语言。那时巴勒斯坦大部分已为亚述人所占领(列王纪下18:1316),犹太人只得服从外邦人的命令。可是就连那时,虽然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他们仍不服从上帝的命令,这样上帝终于把不愿听从先知劝告的选民摈弃了。保罗在这里将那些说犹太人不懂得的话的亚述人和那些在哥林多有方言恩赐的人相比:就如对不信的犹太人会发生的事,同样可能对哥林多人发生。上帝能用这些说语言的人来惩罚哥林多人,因为他们信德不够坚固。假使他们信德实在坚固了,上帝必赐给他们更多的先知恩赐,因为先知无论如何总是上帝赐给百姓恩宠的媒介。

当时有许多哥林多信友似乎想自己有了说语言的恩赐就洋洋得意;恐怕还有不少的人,以为自己有这种恩赐是出于“自我暗示”;甚或有些人想这恩赐是受异教偶像崇拜的影响,弄得自己如此(12:2-3)。不管怎样,假使人人都愿在公共集会时说语言,实在是一件糊涂事。若真这样,假使那时进来了一位异教徒或犹太人,或是一位“不通方言的”人,即还不知有说方言恩赐这回事的人,自然要说这些哥林多信友都疯了,因为他们一点也不懂他们说些什么,而所见的只是一片混乱。假若全哥林多信友都享有说先知话的恩赐,那就不同了,不论是不信教的人或是初次听此事的信友,都要因他们的宣讲心中大为感动,因为他们深切了解先知劝他们悔改作补赎的话,就承认自己的罪过,怀着痛悔谦虚的心去投奔上帝。凡听到真先知话的人,如不是个固执于恶的人,必能辨出这是上帝的呼声:这样凡进入信友集会中的人,莫不体会到上帝真是住在基督徒中间。

凡事都要按次序行

保罗在本章最后一部分内,给哥林多信友定了一些集会时所应遵守的具体规则,叫那些由圣灵获得了特殊恩宠的信友,该怎样为全体信友的利益使用所得的恩赐(12:8-11;以弗所书4:11-12)。除了上边已提及的恩赐外,保罗在这里还提到了编著和歌诗歌的恩赐(以弗所书5:19)。这里所说的诗歌不是指旧约里的诗篇,而是指信友所编的一些颂谢上帝救赎人类大工程的诗歌,如上帝之母马利亚吟咏的“遵主颂”(路加福音1:46-55),撒迦利亚吟咏的“以色列颂”(路加福音1:68-79),西面吟咏的“西面颂”(路加福音2:29-32),和其他相类似而散见于新约内的诗歌(提摩太前书3:16;启示录4:8-11,5:9-14等)。保罗说在集会时,一切该循序进行(11:18),这秩序是上帝自己所要求的(14:33a)。为此说语言的,总不得超过三人,并且还要一个一个地讲,不可同时乱讲。此外还当有一人给在场的人解释他们的话。如果没有这样解释的人,谁也不该在团体中说语言。

关于做先知的,使徒同样也给他们规定了一些规则:他们最多也不得超过三人;其余在场的人,尤其是集会的主席,当审断先知的话是否真出于圣灵(12:10;帖撒罗尼迦前书5:20+22)。当一人正在说先知话时,在坐的人中如有一人获得了圣灵的光照,正在发言的人就不该再说下去,因为常在信友集会中的圣灵,亲自指定了这人发言,所以谁也不该想只有自己有发言权,就阻止别人发言,因为实际上上帝圣灵能感动人人都说先知话。不过那受圣灵感动的,不是如同异教的先知一样,全不自知,彷佛是被迫发言。信友中的先知,在圣灵的感动下,仍是自知的,他的正常的理智仍督促他应谨守秩序。所以凡不愿在集会中守秩序的,就足见他不是受圣灵感动而说话,因为上帝决不愿有混乱的事发生。因为他是“叫人安静的上帝”(罗马书15:33,16:20;帖撒罗尼迦前书5:23)。他所愿意的,是在教会内常有平安和同心合意(7:15;罗马书14:19)。

上图:普鲁塔克(Plutarchus/Plutarch,主后46年-120年)是生活在罗马时代的希腊作家,无论基督教或是非基督徒作家都推崇其作品。普鲁塔克的著作颇为完整地保存在拜占庭的图书馆,其传世作品的数量在古代作家中数一数二。他的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受欢迎,莎士比亚不少剧作都取材于他的记载。他说:有德行的妇女「应当谨守,有外人在场时,不说话……妇女要说话,就对丈夫说,或透过丈夫荐言」(引自Advice to Bride and Groom, 31-32)。

上图:普鲁塔克(Plutarchus/Plutarch,主后46年-120年)是生活在罗马时代的希腊作家,无论基督教或是非基督徒作家都推崇其作品。普鲁塔克的著作颇为完整地保存在拜占庭的图书馆,其传世作品的数量在古代作家中数一数二。他的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受欢迎,莎士比亚不少剧作都取材于他的记载。他说:有德行的妇女「应当谨守,有外人在场时,不说话……妇女要说话,就对丈夫说,或透过丈夫荐言」(引自Advice to Bride and Groom, 31-32)。

33节后半节当与下文相连。依据各地信友集会的习惯,保罗禁止妇女在集会中发言(提摩太前书2:11-12),因为按旧约(创世记3:16)对女人属于男人权下的规定,在这件事上也应有效。若女人愿在集会中公开训诲人,就表示她不愿属于男人权下,且有碍她的端雅。不过若把本段所坚决禁止的事和前面所说的(见11:2-16)两相比较,似乎前后不相符合。据前面所说的,似乎准许女人在集会中公开祈祷和说先知话,所要求于她们的,只是在集会时要常蒙头(11:5-13)。我们以为这个难题可这样解释:在11章保罗只坚持妇女在公众集会时务要蒙头,无心讨论她们能否公开训诲人。而且保罗似乎特意将这一问题,留在后面谈,免得太得罪妇女。使徒明明知道,圣灵也能赐给妇女先知恩赐(11:5;使徒行传21:9);若果如此,使徒自然不愿禁止她们发言。但在这里他好似定了一项普通的规则;妇女在公共集会中要和顺静听,静默不言。另外对哥林多教会,保罗特别着重这一规则,因为他实在怕哥林多的妇女越来越傲慢(参看11章);如果哥林多妇女仍冒称自己有公开发言权,那么她们该知道,她们这样做是违犯全教会内所有的通例。哥林多教会并非最早的教会,也并不是只有他们的教会才是教会,为此大家都该重视其他各教会中所有的通例(4:17,7:17,11:16等)。但该知道,使徒这样的主张绝对不是减低妇女的地位(参见11:12并注),妇女的真正尊位,是在于承认并遵守上帝所规定的秩序(见以弗所书5:21-33)。

最后保罗以他使徒的全权,重提本章内所定的各项规定,劝他们恪守秩序。如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有人由圣灵领受了什么特殊的恩赐,也必应承认并赞同使徒所规定的这一切章程。假使他不以这些章程为主的命令,那么“就由他不知道吧”,换句话说,即显出他不是真先知,也不是真属于圣灵的人。因为上帝既藉使徒说话,必不能自相矛盾。保罗最后下结语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意思是说,上帝的圣意,是要我们绝对遵守次序,保持彼此间应有的爱德。

上图:著名的罗马步兵方阵(Roman infantry tactics),是罗马军团(Roman legion)的基本作战单位,以其严明的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罗马步兵方阵的战斗力来自他们严明的纪律,基督的精兵也要「循规蹈矩」(西二5),信心才能「坚固」(西二5)。保罗为神「颠狂」,却为人「谨守」(林后五13),强调教会中「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40),因为「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十四32)。我们若光有传福音的热情和爱心,却随心所欲、不讲规矩,结果必然会在异端和仇敌面前一败涂地。

上图:著名的罗马步兵方阵(Roman infantry tactics),是罗马军团(Roman legion)的基本作战单位,以其严明的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罗马步兵方阵的战斗力来自他们严明的纪律,基督的精兵也要「循规蹈矩」(西二5),信心才能「坚固」(西二5)。保罗为神「颠狂」,却为人「谨守」(林后五13),强调教会中「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40),因为「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十四32)。我们若光有传福音的热情和爱心,却随心所欲、不讲规矩,结果必然会在异端和仇敌面前一败涂地。

附注方言恩赐与五旬节日方言奇迹之异同

方言恩赐,由保罗的话看来,显然是圣灵在教会内工作的一种表现。在圣灵所赐与初兴教会的各种恩赐中,也有“说语言”这一恩赐(12:7-11,13:1-3,14)。这恩赐在哥林多特别显著,但在其他的地方,如凯撒利亚(使徒行传10:44-45)和以弗所书(使徒行传19:6),有时也出现过。在耶路撒冷于五旬节日,也会有过与此相类似的说外方语言的奇恩,使徒和门徒都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讲论上帝的奇事(使徒行传2:3-13);为此如今要讨论这两回事,是否是相同的奇迹?

I、五旬节日的奇迹在《使徒行传》中,路加以史家笔法,简单地记述了使徒们在五旬节说外方语言的奇迹说:在五旬节日,圣灵藉火舌的形状降临在耶稣的门徒身上,他们充满了圣灵,便开始说起各种外方话来(使徒行传2:4)。这一事实就应验了耶稣在升天前所说的:凡信他的人,将要说“新方言”的话(马可福音16:17-18)。在那天照彼得在他的演词中所说的,亦应验了约珥先知的预言,说在弥赛亚时代,圣灵要将圣宠倾注在众信者身上,使他们都说先知话(使徒行传2:15-21;参见约珥书2:28-32)。在场的听众都是从天下各国来耶路撒冷过五旬节的人,他们听见耶稣的门徒以各国的语言讲话,并且能完全明了他们所宣扬的上帝伟大的救世工程(使徒行传2:6-11),都十分惊异。但其中也有些人听到他们说各种不同的语言,就讥笑他们,以为他们是新酒灌满了,即喝醉了酒(使徒行传2:13)。无疑的这实在是一种奇迹,决不是出于自然,如唯理派学者所主张的,是出于“自我暗示”,或催眠术。对这一事迹,在场的证人数目很多,又都是来自天下各国(使徒行传2:41),并且他们也承认犹太人钉弥赛亚的事,太残忍了(使徒行传2:36-37)。

关于使徒说外方话的奇迹,应如何解释?不少的教父和古代的神学家,以为这奇迹是这样:使徒说的只是自己本国的亚兰话,但事实上,听众所听到的却是他们自己本国的语言,所以奇迹是在于听众的听觉。但是这一主张明明相反路加所说的,路加清楚的记载:门徒当时说的是“别国”语言,而且各人所说的,是照圣灵那时所教给他的(使徒行传2:4-5;参看马可福音16:17)。为此更好说这奇迹是发生在充满了圣灵的使徒和基督的门徒身上。这是目前公教经学者,以及誓反教保守派所有较为普通的主张。

Ⅱ、方言恩赐方言恩赐,如保罗所写的,也是出自圣灵(参见使徒行传10:44-45,19:6)。

(1)首先要问:方言恩赐是否和五句节日的奇迹是一样的奇迹?为答复这一问题,实在不容易。原因是在圣教会内相类似的事今日已不复存在。最后提及方言恩赐的是圣爱任纽(约在公元180年),此后,就连暗示这类事迹的记载也没有了,为此金口圣约翰已承认这一问题非常不易解决。假使我们把两处的记载互相比较,显然两者之间实有一些相类似的地方:两种情形下的发言人都是受了圣灵的感动,充满了极大的能力,致使在场的人莫不大为惊奇(使徒行传2:12-13,10:45;哥林多前书14:23);两种情形下的发言人又都是颂扬赞美上帝(14:15-17;使徒行传2:11,10:46)。为了这些相类似的地方,旧日的解经家,通常以在耶路撒冷五旬节日,在哥林多,以及在凯撒利亚和以弗所给人施洗时(使徒行传10:44-45,19:6)所发生的现象,同是一样的奇迹。依照他们的意见,哥林多信友所说的也是“别国”的语言。为此,如果有翻译者在场,他们所说的话经翻译后可以明了;难处是在于哥林多不常有能翻译这样语言的人。但近代的经学家,大都主张方言恩赐和五旬节日的奇迹是不同的。依我们看来,那主张有区别的学说似乎理由充足,因为我们以为,在哥林多教会所有的现象较五旬节日在耶路撒冷所发生的较低一级。显著的不同之点是:

(a)关于使徒在五旬节日的事,路加分明记载他们所说的是“别国”语言(使徒行传2:4-6,11);关于哥林多信友保罗只说他们说“方言”(“方言”原文或作单数或作多数,)并未加“别国”二字(参见使徒行传10:44-45,19:6)。为此他们所说的不是外方语言,因为保罗也只不过将哥林多信友在这种状态下所说的话,与外国语言相比而已(14:10-11)。

(b)关系较重大的异点是:五旬节日圣灵感动使徒,叫他们向在场的全体民众宣扬上帝的大德,凡在场的人,除了那不信且讥笑门徒的人以外(使徒行传2:13),都懂得了门徒所说的话(使徒行传2:11)。发显这奇迹的目的,是为使那不信的回头,所以是为了听众的好处才显了这奇迹。但方言恩赐,好像只是赐与私人的恩惠。在场的信友,若没有那由圣灵得了解释恩赐的人给他们翻译解释(12:10,14:5,13:24-28),就无法明白他们所说的(14:2、7、8,16、17)。为此,这一恩赐原不是为了听众的利益而赐与的(14:2-4),而且就连说语言的本人,如不由圣灵领受了解释恩赐,也不能明了自己所说的(14:13、14、19)。外教人,就连信友如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所得的印像,必以为这些说语言的人都是些疯子(14:23)。

(c)此外还应当注意:五旬节日的奇迹,好像只是为了那一天,过后就再没有出现同样的事。从使徒的历史上可以知道,他们后来也没有再获得这样的奇恩,虽然这样的奇恩为他们在外教人中宣讲福音是极有益的。至于方言恩赐,至少在哥林多教会内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未见衰微。到了爱任纽的时候还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2)那么方言恩赐应当怎样解释呢?从保罗的话可以知道不少的哥林多信友由圣灵领受了这方言恩赐。他们心中为圣灵感动,满腔热忱,高声颂扬上帝,就在这极度热切的时候,他们进入了魂游向外的状态,说出一些连自己也不知的话。他们的话是一些断续的呼喊,没有连贯的句子;有时说些神秘的事,可是谁也不了解究竟有什么意义。假使几个人同时说起语言来,整个团体的秩序就要大乱。在这种情形下,一些见了说语言者的热忱而受了影响的人,很有危险以为自己也有这样的恩赐,就开始说起语言来;还有甚于此的,一些人竟把得自圣灵的恩赐,和昔日在异教徒崇拜中所有的魂游向外状态混为一谈(12:2-3;参见列王纪上18:26-29)。为此保罗对使用这一恩赐特别定了一些绝对当守的规则。使徒自己本也有说语言之恩,只是他不愿意在教友集会时使用(14:18-19)。他也不愿意禁止信友使用这一恩赐(14:5-39;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5:19),唯独要求他们在团体集会时,只为团体公众的利益运用这方言恩赐(14:12-15)。